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国内新闻的传播媒介中,热点新闻报道以其独有的规模轰动效应,影响大,涉及面广,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迅速赢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许。热点新闻报道在整个舆论导向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日显其重要和突出。一定程度上,舆论导向把握得好不好,要看热  相似文献   

2.
刘莹 《河北广播》2005,(5):43-44
新闻栏目作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因此,增强新闻栏目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新闻工作的主动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陈萍萍 《声屏世界》2007,(11):27-27
“三贴近”对电视节目编排的要求 坚持方向,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的第一责任。而节目编排不是对电视台各部门生产的各档电视节目和外购的引进节目简单无序地串联。是一项政治性、艺术性很强的创造性劳动,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周密的分析,对节目实行优化组合,作出既能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能弘扬主旋律,并能满足不同观众群体各种需求的编排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要把握好舆论导向,这已成为共识:但对国际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以党报编辑为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廖亮 《青年记者》2004,(6):50-51
山东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今日报道》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10年,是一座辉煌的里程碑,也是一个光辉的起点,作为刚刚参与到这个栏目中的新生代,通过一年来的观察、体验和感悟,对这个栏目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在不断思考着我们如何才能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杨光 《记者摇篮》2005,(8):17-17
虽然在编辑的岗位上时间不是很长,但我却深深地感到身上所肩负的责任,真是责任编辑、责任在肩。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和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点作为新闻编辑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牢牢把握。编辑人员的每项工作都会直接影响党的方针、政策和舆论导向。我们编排的电视节目直接体现了编辑的政治觉悟、业务水平和工作胆识。  相似文献   

7.
社会新闻对于晚报来说是主流新闻的“富矿”,晚报需要社会新闻,社会新闻需要晚报,但社会新闻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值得细心研究,大力提倡.不断提高。在本期“泸州晚报杯征文”栏中首推的《地方晚报如何把握社会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文,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新闻宣传要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李长春同志去年8月在一次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深入生活,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我们在学习中一致认为,这是以胡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生活,民生新闻作为比较贴近民生的一档新闻栏目,因而也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民生新闻在传统新闻行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民生新闻行业去整改自身的整体运营,以谋求长期的稳定发展,把握好民生新闻的客观性对民生新闻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邵苏 《新闻世界》2011,(8):21-22
随着报业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化,如何更大程度的吸引读者的眼球已经成为各个报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拥有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版面设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上独特的版面风格是办好一份报纸两者缺一不可,如何做到导向正确不仅是文字编辑所要考虑的,美术编辑也应该考虑。本文从党报版式的重要性出发,探讨如何优化版面设计;只有加强美术编辑与文字编辑的及时"对接",才能在把握党报正确的版面舆论导向的同时提升党报的视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把关"不仅有利于在政治思想、舆论导向、客观公正等原则问题上站得稳,也是提高新闻采访和制作质量、合理分配采访资源、保证栏目精品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第一时间》节目为例,谈谈民生新闻类电视直播节目如何做好采访和后期编辑的把关工作。  相似文献   

12.
毕芳  胡兰 《新闻前哨》2010,(6):30-32
新闻宣传是门科学。“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如何使新闻舆论宣传导向正确,笔者认为把握好“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电视,作为传统媒介的一种,在所有类型的传播媒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内,新闻栏目几乎是每个电视台的核心栏目,而电视新闻编辑对一档电视新闻栏目质量的优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为了电视新闻栏目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推陈出新,吸引大众的关注,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开发与培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大陆媒体如何在台湾岛内办好一档受欢迎的广播节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台北直播室》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个由大陆记者在台湾本土完成采访、编辑、制作的广播新闻固定栏目。经过近4年的实践探索,栏目的广播优势明显、贴近台湾民众的需求、及时深入报道有关两岸关系重大事件和岛内重点新闻、正确引导舆论的节目特色,影响力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5.
《都市零距离》栏目作为集哈尔滨电视台全台之力推出的都市资讯频道的核心栏目之一,于2003年岁末开始每晚18:30准时与观众“约会”。它主要由现场、关注、零距离调查、新闻招手停、秋声读报等版块构成,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这一档以介入式调查为主要手段的社会新闻栏目,集监督、服务、互动功能于一体,倡导“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因而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节目推出的初步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版块编排设计的一些突破。  相似文献   

16.
地市电视台的优势在于本土,观众在了解了国家大事之后,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也会特别地关注.因此,地市台要想在众多媒介的激烈竞争中吸引住自己的观众群,就要立足本土,把新闻栏目办出特色,让新闻栏目的面孔更灵活一些,与观众更贴近一些。笔认为,要想办活地市台新闻,就必须把握好三个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8日,湖北电视台在非主流时段17:30-18:20强力推出全新面孔的新闻栏目——《现在直播》,仅隔10天之后,湖北电视经济频道(原湖北经济电视台)在相同的时段,打出他们电视新闻改革的王牌——时长1个小时的《经视直播》。两档新闻栏目基本锁定武汉大都市的新闻事件,报道内容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烦心事和趣事。这些事件发生在观众身边,贴近他们生活,很快就引起观众的关注、认同和共鸣。2005年8月,武汉广电局对旧有栏目《百姓连线》进行改造,以关注民生、贴近百姓为宗旨。甚至连局外人都敏锐地感觉到:继平面媒体之后,武汉地区电视业界的民生新闻大战硝烟在即。  相似文献   

18.
宣传报道的“度”,指的是对客观事物与新闻报道把握的尺度。记者确定主题、取舍材料、谋篇布局要把握好“度”;编辑选择新闻、修改稿件、制作标题、配置稿件、设计版面、组织报道,更需要把握好“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搞新闻工作,就是在把握“度”上做文章。这篇文章做得好,新闻宣传既能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能搞得生动活泼,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如何把握好宣传的“度”呢?我以为应该注意这样几点;第一,掌握好分寸。记者获得的采访线索很多,编辑每天要接触大量的稿件,一般稿件的取舍是比较好判断的,难…  相似文献   

19.
孙涛 《声屏世界》2007,(4):32-33
眼下,电视新闻互动话题正以其双向、即时、贴近、便捷的特点吸引着传受双方的目光,就是一向秉承严肃新闻传统的央视新闻频道,在2006年6月5日改版后推出的两档新栏目《朝闻天下》和《360°》也不约而同开设了互动话题板块。倾听观众心声,把握舆论主流,互动话题无疑已经成为当今电视传媒争夺受众、聚敛人气的一种特色“武器”。  相似文献   

20.
王青  张务纯 《新闻传播》2007,(11):64-65
时下全国不少地方台都在兴办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