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点精析】文言虚词在2006年的高考大纲中明确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2007年则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就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十分重要。所以,复习文言虚词,—般不要求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而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文言虚词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考试大纲》规定,文言文阅读涉及七个考点,即“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中高频考点为文言实词的含义、筛选文中的信息、文意理解题以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3.
常见文言虚词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的基础在于扎实的文言文功底,理解的技巧在于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二者完美的结合可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为此,我们可以用以下六种方法对常见文言虚词词义加以推断。  相似文献   

4.
汉语成语是阅读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即要求“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高考《考试说明》也提出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而由于成语大多脱胎于文言,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含义和用法,必然常常显现于成语之中。因此,巧借成语,奠定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也就理所当然了。巧借成语,有助于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考点说明】“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一能力点近几年在高考的复现率为100% ,尤其是对“以”“之”的考核。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为15个 :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高考命题的特点是 :①扣准“在文中的用法”单独命题 ,而且大致表现为常见用法 ,不涉及特殊用法 ;②结合文意 ,考查虚词的比较用法。同现代汉语一样 ,在文言句子里 ,一个文言虚词的词义是受其词性限制的 ,同时一个词可能有多个义项。虚词通常起到组合、连接、辅助实词而成为完整的句子的作用 ,来体现不同的意思 ,抒发不同…  相似文献   

6.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高中生在阅读古代诗文时,应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并具体地列出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常见文言虚词。虽然《考试说明》每年所列的常见文言虚词往往  相似文献   

7.
“之乎者也以焉哉,七字安排好秀才”。文言虚词在古代诗文之中担负着表达情感与语气的使命。假若没有虚词,那文章便会丢失“性情”,失去应有的活力。正因如此,在高考古代诗文阅读中,“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相似文献   

8.
罗仁礼 《高中生》2010,(12):6-7
文言文阅读的难点之一是正确理解文言虚词.而考纲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要求,因此,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的必考内容。  相似文献   

9.
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语句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文言虚词的用法、意义掌握得不好,就会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产生负面影响。高考考纲要求考生掌握的虚词不多,但由于虚词用法灵活,要弄透弄懂也不容易,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一、考点解读《考试大纲》在“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总体要求下,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基本前提。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的虚词,即2005年《考试大纲》明确划定的18个。对于文言虚词的考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伟明先生在其《语文高考和教学改革》一文中指…  相似文献   

10.
一、2003年“考纲”和2002年“考纲”之比较(一)删除的内容虽在情理之中,却也引人注目。1.“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条目中,“常见文言虚词”由2002年的20个减少至2003年的18个,删去了“然”和“矣”两个虚词;“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条目中删除了“并提取”三个字。2.“现代文阅读”部分“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条目中,删除了“并解释”三个字。3.在“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中,“能识记文学常识”条目下的三条:“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11.
考测点导航古人说:学会之乎者也矣焉哉,可以为文也。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语句不可缺少的部分。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和兼词。文言虚词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在汉语的发展中变化大。“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  相似文献   

12.
技击指津 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是高考必考的内容。高考考试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有一个明确的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对此考纲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1.“常见”一词明确了考查的范围,一般情况下,近几年高考考查的虚词常见的有18个:  相似文献   

13.
康有发 《语文知识》2001,(12):38-41
在《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有所变动。其中,在“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一项中,所列举的文言虚词由去年的30个缩减为20个。这里有19个文言虚词与去年相同,只有“与”字是新增加的词,在中学课本中又不曾对该词有详细的介绍。现归纳如下,供  相似文献   

14.
一、考查内容文言虚词是年年高考试卷中必考的知识点。其数量虽然比实词少得多,但因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而且古今变化大,用法又灵活多样,堪为复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好在《考试说明》只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就大大降低了复习的深度、难度和广度。所谓“常见”,主要是指《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为了便于记忆,我们不妨将其编为顺口溜:“之乎者也与,若乃焉何其,因为则  相似文献   

15.
高考对文言词语的考查主要包括两个考点:“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在此,笔者针对考点谈谈对文言实词复习的一点建议。首先,要扣紧课本,牢固掌握课本上的文言词语。这些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虽然考试没有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全国高考命题秘书长张伟在文章《语文高考和教学改革》中指出:“在文言文测试方面,文言虚词和实词的考查与课文联系非常密切。考察文言虚词和实词实际上是对知识内容的…  相似文献   

16.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古诗文阅读”理解的内容里,有“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三点要求,其中“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要求,在过去的考试中,只作为选择题考查,从2002年起,改变为文言翻译题考查,这道文言翻译题占5分。因此,我们除继续加强文言实词、虚词知识学习与训练外,还要加强文言句子翻译的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训练,要让学生懂得基本要求:信、达、雅。信,即准确,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随便改变、增减原意。达,即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即有文采,…  相似文献   

17.
每年高考试卷中都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题目。从大体情况来看,考生做得并不够理想,其原因是文言虚词因依附的句子的变化,意义和用法也发生变化,考生感到难以把握。其实判别文言虚词的用法有法可循,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高考试卷中都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题目,而从答题的情况来看,都不够理想,其原因是文言虚词因依附的句子的变化,意义和用法也发生变化,考生就感到难以把握。其实判别文言虚词的用法也不是没有办法,下面的几种方法,就可以快速地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9.
“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这种题型在《考试大纲》中的能力层级为B级。近年来,经过一再简化,《考试大纲》规定了只需要考生掌握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  相似文献   

20.
朱庆和 《新高考》2011,(11):18-20
考纲回顾:明确常见文言虚词的性质与功用高考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试能力层级为"理解"B级。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虚词的用法主要是连缀词语、标识结构、表达语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