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矛盾修辞法有着深广的现实性和思想性。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现象、自然界的奇特景象、人类矛盾复杂的心理感受和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语义矛盾的俗语警句、名人名言都是矛盾修辞法的生动语源。思维的多向性和逆向性是构成矛盾修辞法语源语义场的独特思维方式。掌握矛盾修辞法的语源语义和思维方式对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中有很多修辞,其中有一种叫作矛盾修辞法。矛盾修辞法(Oxymoron)的修辞效果可以产生出两种强烈的修辞效果:出人意料和引人入胜。矛盾修辞法不仅应用于文学语言,而且渗透到各种体裁的文章之中。大学英语教材中会遇到丰富多彩的矛盾修辞法。讲解矛盾修辞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3.
矛盾修辞在应用时常和对比、对偶、映衬、警策等修辞手法交融,因此,汉语修辞学著作往往把这种句式归入相关辞格。事实上,矛盾修辞的独立性是很强的,其修辞特征也是很明显的。分清矛盾修辞和相关辞格的关系,有助于确立矛盾修辞法在汉语修辞学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矛盾修辞法(Oxymoron)这一术语源于希腊语.它用两种不相调和、甚至截然相反的特征来形容一项事物,在矛盾中寻求哲理,以便收到奇警的修辞效果。矛盾修辞法在乍看之下出人意料,而细想之后,却发现其中蕴含着复杂深刻的思想或意义隽永的人生哲理。对此修辞法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充分欣赏作品的复杂内涵和深刻思想。  相似文献   

5.
矛盾修辞是一种悖于常理而又充满魅力的说法 ,它由反义词或对立语素结合在一起修同一个中心语而构成矛盾。矛盾修辞的中西方价值取向体现着一定的民族性。简洁凝练和富于张力是矛盾修辞的两种主要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的矛盾修辞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与汉语的反衬辞格颇为相似。本文拟从矛盾修辞法的修辞要旨、构成方式和语用功能入手,对这种修辞现象进行浅层次分析,从而揭示矛盾修辞手段所表现的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矛盾修辞法,英语是 oxymoron,古希腊语是 oxusmores,把该词分解开来oxus=“sharp”,moms=“dull”,由此可见,现在所说的矛盾修辞法,渊源已久,即 a sharp dullness。因此矛盾修辞法,就是把自相矛盾的两个方面或相互不谐调的两个特征放在一起论述,形容一个事物或表达一个概念,这样不但使  相似文献   

8.
矛盾修辞法不论在英文还是中文中都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运用矛盾修辞法,可以表达许多其他修辞手法难以表达的突兀、矛盾、冲突却又彼此依存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矛盾修辞法的解读和认知过程的分析,提出可以把矛盾修辞法分为表层-深层结构和并列结构,并结合"概念合成理论"构建了一个心理空间信号输入和合成的图式。  相似文献   

9.
吴枫北 《海外英语》2013,(19):153-155
矛盾修辞法是各种修辞手法中的一朵奇葩,汉英双语皆然;其主要应用于词汇与语句两个层面,前者被称为矛盾修辞(Oxymoron),而后者则被称为似是而非(Paradox)。为了便于讨论,文章将Oxymoron与Paradox均归入矛盾修辞法之中。矛盾修辞法的普遍特征是标新立异、简洁明快、发人深省,表面上看似不合情理,实际上却高度和谐统一。修辞格的翻译对译者的智慧是一种考验,矛盾修辞法的翻译则更是如此。文章拟从宏观上对矛盾修辞法的语用翻译进行阐述,之后结合相关语用学理论原则对之进行深入剖析,希望能对矛盾修辞法的翻译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矛盾修辞     
英语的oxymoron和paradox都属于矛盾修辞的范畴,通过大量的实例对英语语言中矛盾修辞的结构形式、语用功能和内涵意义进行挖掘和探讨,揭示矛盾修辞手段所表现的对立统一的辨证实质。  相似文献   

11.
矛盾修辞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的运用看似互相矛盾、对立,实际上蕴涵着令人深省的深刻哲理。在文章中运用修辞矛盾修辞法可以产生出人意料和引人入胜两种强烈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矛盾修辞从字面上看不符合普通逻辑,但它具有哲理依据、现实依据和心理学依据,具有深层的思辨逻辑性、情景的现实必然性和修辞的合理性,完全符合辩证逻辑,它是一种言简意赅极富表现力的修辞手法。掌握矛盾修辞法能提高人们的思维品质和分析理解能力,也有利于中外矛盾修辞法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阅读时,我们常会遇到一句话中有自相矛盾的词语,这种自相矛盾的词语,就构成了矛盾修辞。克里斯特尔为矛盾修辞下的定义是:“将两个语义相斥的词或词组结合在一起,构成不合标准的解释”,就成了“矛盾修辞”。准确的矛盾修辞语,看似有悖常理,不合逻辑,但在表情达意上,却是含义隽永,异彩纷呈,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鲁迅作品的矛盾修辞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严密性、灵活性及求异性,具有意蕴的隐晦曲折性和意象的鲜明生动性。只有充分理解其作品的矛盾修辞妙用,才能使人更透彻地领会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郑艳  刘洪泉 《考试周刊》2008,(15):76-77
修辞是从日常用语中提炼出来用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方式,矛盾修辞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经常反映在英语语义中.本文通过示例,从概念、结构形式、修辞功能三个方面时矛盾修辞加以探讨.恰当运用矛盾修辞格可以带来语言艺术效果,正确理解益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或物.  相似文献   

16.
矛盾修辞是表层存在逻辑矛盾,深层蕴涵互补矛盾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其表层的逻辑矛盾占据了经典逻辑思维形式的各个领域,其深层却是认识主体对同一对象的性质从不同方面作出的揭示,它互补、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事物内部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本文对矛盾修辞的结论是:矛盾修辞是非逻辑的,又是逻辑的,它是表层逻辑矛盾和深层互补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修辞是一种含有生命哲理的诗化语言,它的深层世界是一种诗化的辩证逻辑世界。  相似文献   

17.
汉语的矛盾修辞是一种积极的修辞现象。通过对矛盾修辞的定位探讨了矛盾修辞与“自相矛盾”及逻辑的复杂关系,从而阐明矛盾修辞其表面上的不合逻辑并非真正的不合逻辑,正确运用这种修辞手段,有可能化平淡为神奇,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静 《邢台学院学报》2009,24(3):103-104
矛盾修辞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从表面上看,矛盾修饰的语义搭配似乎自相矛盾;事实上,矛盾修饰法是通过同一事物中两个对立因素的相互映衬来表达新颖的含义.正确理解矛盾修饰法的修辞作用有助于我们对此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相似文献   

19.
邹晓玲 《文教资料》2008,(29):37-38
汉语的矛盾修辞是一种积极的修辞现象.本文通过对矛盾修辞的定位探讨了矛盾修辞与"自相矛盾"及逻辑的复杂关系,从而阐明矛盾修辞其表面上的不合逻辑并非真正的不合逻辑,正确运用这种修辞手段,有可能化平淡为神奇,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0.
所谓矛盾修辞法是指将语义截然相反的词放在一起使用,来揭示某一项事物矛盾性质的一种修辞方法。换言之,它使用两种不相协调、甚至截然相反的特征来形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