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熟悉冰性是初学滑冰的第一步,这段教学能使学生了解冰和冰刀的特性,以及冰刀接触冰面时所产生的"滑"感,进而解除恐惧心理,为进一步学习技术打下基础.熟悉冰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滑冰的感性认识;二是具体的练习内容和步骤.一、对滑冰的感性认识首先使学生了解冰和冰刀的特性及动作的结构.滑冰的动作与人在陆地上行走和奔跑的动作完全不同,对初学者来说往往在刚上冰时都采用陆地上行走向后趴冰的动作,这主要是对冰和冰刀的特性了解的不够.冰本身滑度比较高,加之冰刀刃  相似文献   

2.
滑冰弯道技术是一项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如何在弯道中沿着弯道快速有效地滑行,使滑行姿势既保持力的平衡,又能克服离心力增加滑跑速度,完美展现合理的技术动作呢?现就学生及笔者亲历把滑冰弯道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简析如下。错误动作1:弯道时左脚用冰刀平刃或内刃直接触冰。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速滑腿部动作,着重分析滑行中足部和冰刀部位细微动作。主要结论为:摆动腿着冰时间(从冰刀接触冰面到刀刃完全放平)为0.1s,着冰处靠近支撑足,从录像片未观察到着冰时足艰与冰刀座有分离现象;从足艰(蹬冰腿)开始抬起到足艰与冰刀分开最大距离(此时冰刀仍然是全刃着冰)的时问为0.05-0.067s。这正是克莱普冰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采用克莱普冰刀在这段时间能仍然在全刃蹬冰,延长了蹬冰时间,提高了滑行速度。此时的蹬冰主要是依靠足尖。这种情况也预示了蹬冰足蹬离冰面的最后一段时间伸展踝关节的重要性,提高伸展踝关节的速度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大蹬冰的力度而提高滑行速度。  相似文献   

4.
速度耐力滑行的技术要点在以最大能力滑行中距离项目时,运动员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l、腿部完全展直,长而有力的蹬冰动作才能达到最佳蹬冰效果。冰刀要紧紧咬  相似文献   

5.
初学滑冰的人往往担心摔跤,虽然经过陆地上练习,但一上冰精神就不免紧张,因此首先需要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要求动作果断大胆,精神上要放松,上体和腿部肌肉不要过分紧张.上冰后,先教学生在冰上站立、行走,然后再教滑行技术.(1)冰上站立和行走两脚冰刀成外八字形站立,两脚跟稍靠近,上体前倾,两腿弯屈,使身体重心  相似文献   

6.
"润滑"冰刀     
所谓"润滑"冰刀看上去与其他任何冰刀并无不同,区别只在于在冰刀细管中的润滑系统.通过这些刀刃(底面)中的小孔,逐渐流出液体到刀刃下,这些小孔是单向开放的.因此,没有冰或其他东西会进入这些孔中.(润滑)液体储存(放)在冰刀粘固刀刃的细管中.刀(刃)下润滑可以极大地减小冰(面)的摩擦力,使选手滑行更快,润滑冰刀人工(人为)地创造了冰和刀之间的液体层.  相似文献   

7.
冰上运动的速度滑冰,是我省大、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必修课程。哈尔滨冬季冰上课时间较长,大都在10~12学时,占一个学期体育课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速(?)滑冰课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速度滑冰主要是掌握直道滑行和弯道滑行技术。弯道滑行技术难度较大,为使学生尽快掌握这一技术动作,保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  相似文献   

8.
日本国家滑冰联盟创建于1930年,至今已有五十八年的历史。早在1870年,西方的教师、传教士和洋行的妇女等知识界人士以及经济界人士大量涌入日本,并将铁制冰刀和滑冰运动传入日本,当时在宫城县仙台地区还举行了表演盛会。滑冰这种新事物给目睹者以极大影响,并有人首次学习并掌握了简单的冰上滑行动作。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滑冰教材,并在教学法上也要有一些参考的资料,这样才能提高滑冰课的教学质量.天津大学在20多年的滑冰教学实践中对滑冰教材和教学法进行了探讨,认为高校滑冰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熟悉冰性的冰上站立,冰上踏步,冰上行走、向前滑行的单脚蹬冰双脚滑行、两脚交替蹬冰交替滑行、向后滑行的画葫芦滑行、蛇形向后滑行、转弯滑行的向左(右)压步滑行、向左(右)急转弯滑行、停止法中的花样刀的齿轮停法、球刀或跑刀的左(右)侧身停法等,下面根据教学顺序,分别叙述.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一台具有新型冰刀蹬冰技术结构、用力特点的“弧型双层滑道滑行板”.可使运动员在此滑板上连续模拟冰上起跑、直道滑行、弯道滑行的技术动作,介绍了其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1.
矮托速滑冰刀是国外一些国家八十年代初开始生产的一种普及型冰上体育器材.我国齐齐哈尔冰刀厂从一九八二年开始生产,并出口荷兰和西德等国家.这种冰刀适合中小学生和老年人以及初学滑冰爱好者使用,因此,在国外深受欢迎,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为了使初学滑冰者减少摔跤、滑倒等现象,设计者在冰刀的支铁和前后托上下了一番功夫.经过试验,采用了矮托低重心冰刀结构,即冰刀前后托比普通速滑冰刀托矮,前托矮15.9mm左右,后托矮18mm左右.这样,初学滑冰者在滑行中随时可停止,用脚的两侧接触冰面进行休息,在滑行中也可减少重心失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浅析速滑初学者的踝关节支撑能力与蹬冰方向哈尔滨投资高等专科学校孙启明在对初学者的滑冰教学中,往往有两个问题解决较难,一是在掌握滑行动作的过程中如何发展踝关节支撑能力;二是在改进和提高滑行技术过程中如何解决正确蹬冰问题。为使教学少走弯路,有必要对这两个...  相似文献   

13.
关于速滑蹬冰动作"爆发力"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速滑蹬冰动作“爆发力”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蹬冰技术动作是典型的爆发式动作,逐渐加大用力的蹬冰方式无法实现再加速作用。克莱普冰刀蹬冰动作下肢肌群的工作特点与传统冰刀蹬冰动作的肌群工作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式冰刀中更好地利用了小腿的能力,增加了蹬冰力量。  相似文献   

14.
速度滑冰运动员掌握弯道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是提高成绩的关键。速度滑冰弯道技术比直道技术更加复杂、不容易掌握,其规范性的要求是运动员在进入弯道时身体的左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一直保持在一个平面且向左方倾倒,倾倒角度为55°~65°,同时用右脚冰刀的内刃与左脚冰刀的外刃交替蹬冰滑行,滑行时既要保持住身体的平衡与协调用力,还要在克服弯道滑行时所产生惯性离心力的同时使滑行方向能迅速、准确地转变。针对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技术中存在的扣不住弯道、出弯道时易被甩出去等问题,提出通过动作协调性、动作节奏感、弯道速度感的训练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规定图案舞蹈比赛时,必须遵守下述的规定: 1、时间:必须准时地伴随音乐来滑行,动作与音乐的节奏要协调一致,特别是在蹬冰时要流畅而不停顿。 2、表现力:滑行动作应表达音乐的特征。 3、准确性:舞蹈的步伐、时间和动作应按规定来滑行。只要符合基本要求,为使每对舞伴能与众不同地进行表演,允许线痕在个别地方有稍许的移动。步法要确切而又灵巧。避免双刃滑行。在垫步和递进步蹬冰时,冰刀只能稍稍抬离冰面。 4、位置:舞步应按图案的规定位置  相似文献   

16.
“润滑”冰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所谓“润滑”冰刀看上去与其他任何冰刀并无不同,区别只在于在冰刀细管中的润滑系统。通过这些刀刃(底面)中的小孔,逐渐流出液体到刀刃下,这些小孔是单向开放的。因此,没有冰或其他东西会进入这些孔中。(润滑)液体储存(放)在冰刀粘固刀刃的细管中。刀(刃)下润滑可以极大地减小冰(面)的摩擦力,使选手滑行更快,润滑冰刀人工(人为)地创造了冰和刀之间的液体层。  相似文献   

17.
至今,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冰刀是骨制的。这种冰刀在荷兰的弗雷兰岛发现,捆扎在—个男性骨化石的脚上。当时,通常使用的冰刀磨成平面,以利于滑行,有时运动员用木竽支撑来助滑。托马斯·阿·贝科兹的秘书费茨斯蒂芬,于1180年在英国时曾描写—个青年如何把骨制冰刀捆扎在脚上和在围栏内滑冰的情景。他写道:“他们快速而敏捷地滑冰,如同鸟在空中飞翔。”以后冰刀改为木  相似文献   

18.
在陆地上进行了KLAP式速滑冰刀模拟蹬冰过程的点位压力变化实验,目的是验证滑行过程的支撑面积、压力点的位置压力变化的数据,在KLAP冰刀结构技术正效应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型冰刀结构的设计.介绍了实验与结果及新型桥式双托位支撑KLAP冰刀结构和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滑冰器具一冰刀演变过程的探讨,发现每一次冰刀的演变都伴随有滑行速度的飞跃,同时也蕴含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clap式冰刀蹬冰动作特点对速滑专项力量训练理念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2002年世界速滑锦标赛优秀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动作的分析后认为,clap式冰刀与传统冰刀蹬冰过程中肌群工作方式存在着明显的不同。clap式冰刀蹬冰动作遵循大环节带动小环节,由上至下的关节发力顺序规律;而传统式冰刀则是以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的近固定工作与腓肠肌的远固定工作之合力实现两侧牵拉式伸膝动作。并且提出对速滑蹬冰技术动作的爆发力程度应重新审视的观点。由于肌群工作方式的异同性提示在力量训练理念上,更应加强速度力量性训练手段的选用,提高对肌腱的训练效果,重视专项力量训练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