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沃尔特·司各特在他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来这里参观要乘月色朦胧时。”威廉·华兹华斯来到苏格兰的梅尔罗斯时感叹道:“阳光明媚时这里更令人忧郁。”如果您是一位不得不自己前来参观的旅游者,那么,您会赞同华兹华斯和司各特的看法。然而,无论您是白天观光还是夜晚游览,您将会感到,说这个地方的绰号是“沃尔特·司各特神秘的苏格兰”并非言过其实。从爱丁堡驱车行驶大约一小时——与其说是一次旅行,不如说是激动人心的冒险——方可抵达世界上条件最为得天独厚的地区之一的苏格兰。那  相似文献   

2.
晓荻 《世界文化》2005,(5):34-34
1502年5月,探险家哥伦布率领4艘旧船与140名年轻人展开他第四趟前往新世界的航程。他因为此前成功(以及失败)的航行而早已声名大噪,这一次他希望能发现直通印度洋的航线。不过哥伦布这次航行并非吉星高照,最后他还算幸运,得以安全返航。  相似文献   

3.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13,(4):F0002-F0002,1
<正>一位富人和他的儿子喜欢收藏艺术珍品,他们的藏品异常丰富,从毕加索到拉斐尔,无所不包。越南战争爆发后,儿子奔赴战场。他非常勇敢,在战斗中为救战友牺牲了。噩耗传来,失去独子的父亲悲痛不已。一个月后,就在圣诞节前夕,有人敲响了父亲的家门。一位年轻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大包裹。年轻人说:"先生,您不认识我,我就是您儿子舍命救出的士兵,他以前经常谈起您以及您对艺术的热爱。"年轻人递上手中的包裹说:"我知道这微不足道,我不是什么伟大的艺术家,但我想,您的儿子也许希望您收下这个。"  相似文献   

4.
人类很早就梦想像鸟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古人曾试着将鹰的翅膀捆在胳膊上从高处起飞,但一次次的尝试都失败了,因为人类没有鸟那样大的臂力,也就克服不了地球的引力。后来发明的气球和飞艇也都有许多致命的弊病。到了18世纪,人们制造出一种具有一对像鸟类翅膀一样的机器,能够浮上天空飞行。进入19世纪,德国发明家奥托·列林卡尔成功地研制出了世界第一架滑翔机,从山顶一直滑翔到山底,但他的滑翔机没有方向舵,只能在机翼下依靠身体的移动来控制飞行,1896年的一天,他不幸在一次滑翔中撞上山崖丧生了。就在这个时期,美国中…  相似文献   

5.
智者的勇气     
1945年,一位21岁的匈牙利青年,身上只带了5美元到美国闯天下,20年后,他成为百万富翁。 他曾经非常自豪地说:“我没有做过一笔赔钱的交易,也没有一次失败的经营。”他,就是罗·道密尔,一个在美国工艺品和玩具业富有传奇性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阿伦·罗尔斯顿是一位普通美国年轻人,登山是他最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一次在野外独自登山时遭遇的事故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惊人之举,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全美国人人皆知的令人钦佩的英雄。不久前,罗尔斯顿独自一人去犹他州东部“谷地国家公园”登山,在一处陡峭的山坡上,一块巨石突然滚动,罗尔斯顿躲闪不及,右臂被巨石死死地压住,任凭罗尔斯顿如何用力来推动巨石,试图抽出手臂,都无济于事。荒郊野外,连个人影也没有,罗尔斯顿只能坐等救援人员的到来。当时,罗尔斯顿只穿了短裤背心,野外夜晚的寒冷对他来说更是加重了严峻的考验。5天过去了,救援人…  相似文献   

7.
1978年1月的一个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早晨,有1000多人聚集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外,等候着售票处开门售票。其中有些人已在那里等了好几个小时,有些人带着睡袋和露营取暖炉头天晚上就来排队了。一位从布鲁克林来的妇女说:“我这辈子真是一直盼着能听一次他的演奏。”如此引人注目的人物是一位74岁的钢琴演奏家,一个备受推崇又颇有争议的人,甚至连他本人都曾这样说:“我都有点害怕我自己了。”当86岁高龄的弗拉基米尔·霍罗维茨于去年11月逝世时,世人都觉得这是个无法弥补的损失。历时200年的音乐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精湛技艺是19世纪的集中体现,而他的钢琴演奏雄踞20世纪乐坛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8.
外景:印度新德里郊外的一个小村庄。时间:天刚破晓。一辆载着英国演员本·金斯利的汽车驶进了村庄。金斯利在《甘地传》中扮演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这是他第一次以老年甘地的形象来到拍摄外景的场地。他已化好装,腰间围着白色的印度腰布,一只手揪着披在他裸露的前胸上的披巾,走下了汽车。有一个农民从围观的人群中走上前来,屈身抚摸他的双足,这是印度人向圣贤表示敬意的传统方式。金斯利局促不安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我不是甘地。”  相似文献   

9.
请善待艾米     
<正>艾米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艾米在跟随老板与客户谈判时,弄丢了一份很关键的文件,导致了谈判最终失败,公司失掉了一位重要客户。不仅如此,艾米也失去了最后一次晋升的机会——一个月前,老板向艾米承诺,如果这次谈判成功,将升任艾米为经理。这一个月来,艾米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有好几次,他甚至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实在太累了。只是艾米没  相似文献   

10.
1849年12月22日,年仅二十八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刚写完:“哥哥我只想念你一个人”这样一句遗书以后,便以叛逆罪被绑赴广场。执法官宣读判决书,立即执行枪决。给他穿上白色囚衣,牧师走近前来,伸过十字架来,让他在上面接吻,然后被绑在柱子上,蒙上了他的眼睛。士兵推子弹上膛的声响过去了,单等一声令下“放!”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皇帝的使者赶到,中止了执刑。由于皇帝的恩典改判流放西伯利亚四年。他虽然死里逃生捡了一条命,可是死罪已免活罪难饶,在零下四十度的西伯利亚连眼泪都结成冰的日子也是难熬  相似文献   

11.
在苏联莫斯科动物园里,有一块被围起来的空旷的场地,里面驯养着一群各不相同的野生动物,其中有两只狼、一只棕熊、三只獾、六只乌苏里貉以及一群狐狸。这些野生动物是在很小的时候迁到一起来的。当时有人认为,等到这些野兽长大了,它们就会原形毕露、兽性发作,整个场地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厮杀与格斗之中。“弱肉强食”,这是兽类的天性嘛! 两年过去了,这些动物都长大了,可是,它们的兽性都没有显露出来。除了对来自草原、混身棕黄色的狼以外,它们之间都互相不存戒心。别看这只狼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它总是机灵地向四下张  相似文献   

12.
赵强 《世界文化》2001,(2):31-32
美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被赞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和“一个奇迹”,1978年曾荣获“爱佛瑞·费歇”大奖。马友友1955年生于巴黎。他的父亲马孝骏曾任教授,是一位小提琴家,早年从中国移民到美国。母亲玛丽娜以前是位歌唱家。在马友友的眼里,父亲是个“严厉的家庭教师”。父亲教他法语、中国历史和音乐,还要他每天背诵两段巴赫的曲子。四岁时,他就能够演奏巴赫的组曲。不久,一位给他以很大影响的人进入了他的生活,那就是艾萨克·斯特恩。“第一次听他演奏时,他才六岁,大提琴都比他高。”斯特恩回忆道。马友友一家移民到美国时…  相似文献   

13.
雪冬 《世界文化》2006,(1):36-38
驾驶巨轮航行在五大湖水道是一次既平常又颇令人回味的经历——不过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发生危险的事故。34000吨的“蒙特利尔人号”正驶向桑德贝。乔治·维勒船长一瞥见前方水面上的桔黄色浮标,就立即接通了加拿大海岸警卫队的电话。这只浮标如同一只人们在海滩玩耍的大塑料球,漂  相似文献   

14.
失败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权失败。多数的父母竭尽全力要么防止孩子失败,要么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失败。父母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降低标准。例如某个母亲会把孩子手忙脚乱摆放的桌子说成是“完美无缺”,即使桌子不平,摇摇晃晃。还有一种方法是推卸责任。比如孩子的某门课程不及格,家长会认为他的老师不公平或者愚蠢。上述做法所产生的问题是:会使孩子对现实世界的生活毫无准备。年轻人应该明白:没有哪个人各方面都出类拔萃,也没有常胜将军。参加一场比赛,即使不能获胜,也可能得到快乐。一个孩子没有受到邀请去参加晚会,没…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一年中,许多国家都发行了特种邮票以纪念第一次载人飞行二百周年——1783年11月在巴黎由蒙哥菲尔兄弟用热空气气球把人类送上了天空。直到将近一百二十年之后,南极洲才看到了它的第一个空中使者——其名声不亚于蒙哥菲尔兄弟的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上校。斯科特乘上了从英格兰启航的他那条著名的“发现”号船上带来的一个名叫“伊娃”的气球,升到了近八百英尺的高度。在气球上他第一次从空中眺望了向南远伸的冰帽。就在十年后,当他从南极返回的时候,也在那冰冻严寒的同一地区丧生。从那时起,主要由于航空事业的发展,南极洲  相似文献   

16.
顺荡白语为“时同”,因出产井盐,故称“顺荡井”。元、明、清时期,顺荡井的盐巴从茶马古道上直接运往丽江、中甸、德钦、西藏和印度的噶伦堡。顺荡因盐业的发展而在当地建了大量的桥梁、驿站、店铺和庙宇;因盐井而流存有许多民谣、民歌和传说。  相似文献   

17.
他正在他的老施华茨帕尼豪斯的工作室里。身后是他的“伯爵”牌钢琴,已经由于为听到自已的疯狂弹奏而毁坏了。几枚零星硬币散落在桌上的一些杂物之中。桌上有他的助听器,他的对话本子——每个来访者都必须把想说的话写在上面——木匠用的铅笔,信件,鹅毛笔,一只破了的咖啡杯,残剩的食物和他的烛台。那些日子,他对这一片杂乱无章已毫不在乎  相似文献   

18.
伯父     
夕阳已落至山尖,正在散发着最后的余热。血红色的天空下,寂静的田野上,有一个身背熟睡的小孩正在弯腰劳作的老农,血红的阳光射到他黑里透红的脸上,反射出古铜色的光。他稳稳地举起锄头,待锄头划过眼前上升到一个并不高的高度,再用力落下去,扎进泥土里。他就这样一锄又一锄地开挖着。"纵然土地你再坚硬,我也会把你挖碎。"他这一弯腰一直立的反复交替,很快就把小孩荡进了梦乡。而汗珠则在老农丘壑般的脸颊上流淌着……  相似文献   

19.
名人小趣     
有一次,一位朋友去看望作家巴尔扎克。一进门,就看见这位作家倒在地板上,脸色惨白,昏昏沉沉。这位朋友惊呼道:“巴尔扎克先生不行了!”被他  相似文献   

20.
朝鲜这个国家从李王朝时代起就重文轻武,所以南朝鲜的朴正熙政权,全斗焕政权都惧怕舆论,总是对言论进行严格的控制。1987年给“汉城之春”民主运动煽风点火的,就是《东亚日报》社会部的记者金次雄所写的一则快讯。1987年5月22日上午10时半,从日本殖民地时代就具有标榜“民族报”历史的《东亚日报》社会部长郑求宗桌子上的电话铃响了,那是负责采访内务部治安本部(相当于别国警察总局)的记者金次雄打来的,他在电话里只说了一句:“是决定性的消息。”报社的电话全部由当局监听着,记者全清楚这一点,因为当局时常威胁说,“那样的消息不要发了吧!”接电话的郑求宗回答得也很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