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幼儿文学作品活动,是以幼儿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系列语言教育活动。它从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围绕这个作品展开一系列相关的主题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丰富而有趣的生活,学习丰富形象的语言,感受语言艺术的美及作品中人物的真善美;通过开展与作品主题一致的迁移经验活动和创造想象运用语言活动,让幼儿走出作品,与现实生活结合,为幼儿提供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帮助幼儿发展完整的语言。本文从分析我园文学作品活动现状入手,在确立了幼儿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内容选择及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从融入主题背景、教师开放式提问、创设多元环境、角色体验与迁移经验等角度探讨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2.
幼儿文学活动是借助具体的文学作品,以具体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富有诗意的意境.帮助幼儿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从而陶冶美的情感,培养丰富的审美想像力。然而,在平常的幼儿文学活动中。众多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却被简单化处理了:或是满足于熟练地复述故事,机械地理解作品中的几个词语;或是急于把故事的主题告诉孩子,希望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这样的文学活动是低效的,忽视了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忽视了幼儿的情感体验,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文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二.文学欣赏、创作参与程序举例文学欣赏、创作参与的方法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掌握音乐的形象、情绪,促进幼儿内心的想象、联想活动的展开。文学欣赏、创作参与的一般程序如下: 1.用各种方法将幼儿原有的有关经验提取出来。必要时也可以向幼儿提供一些新经验。 2.在以上充分铺垫的基础上,选一个文学作品,请幼儿欣赏教师表演的配乐朗诵。 3.根据幼儿能力和文学作品的难度,帮助幼儿学会朗诵该作品的某些部分(或整个作品)。 4.引导幼儿完整地(或片断地)欣赏音乐作品,帮助幼儿认识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在情绪上、性质上的  相似文献   

4.
以大班语言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为例,解析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的有效设计。在设计活动目标时,要分析文学作品的文学特征、语言特征并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的相关要求,要围绕四个角度表述活动目标,即理解文学作品内容、理解词汇或句子并表达、运用与表现、文学作品主题及领域整合。在设计活动过程时,要注意巧妙处理原始作品、遵循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提问设计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主要是感受文学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在方式上不仅可以表现为对文学作品语言的讲述,还应该与其他艺术表现相渗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有意识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以中班文学活动《拔萝卜》为例,我们开展了欣赏、表现和创作等多形式的文学学习活动。一、欣赏活动文学作品《拔萝卜》语言浅显,生动形象,与幼儿经验非常贴近。欣赏时我们借助直观的具体形象(图片、影视图像),借助  相似文献   

6.
刘亚萍 《考试周刊》2013,(92):186-186
<正>幼儿文学活动是借助具体的文学作品,以具体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富有诗意的意境,帮助幼儿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从而陶冶美的情感,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然而,在平常的幼儿文学活动中,众多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却被简单化处理:或是满足于熟练地复述故事,机械地理解作品中的几个词语:或是急于把故事的主题告诉孩子,  相似文献   

7.
对幼儿文学的口头表达,是发挥幼儿文学作品功能的主要途径,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应努力提高对幼儿文学作品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幼儿文学的口头表达能力,主要是诗歌的朗诵能力和故事的讲述能力。朗诵能力对幼儿朗诵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幼儿诗歌,从哪几方面提高朗诵能力呢? 1.朗诵者首先要对作品作全面分析。在正确掌握并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技巧的基础上,反复阅读,仔细体味,为朗诵做好准备。 2.反复进行发音练习。应注意发音是否符合普通话的规范,以做  相似文献   

8.
余红 《时代教育》2007,(7Z):117-117
幼儿的健康成长.不是靠说教。更多的是靠熏陶。幼儿文学对孩子心灵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智能的开发与启迪,意义深远,因此。探索和研究幼儿文学启蒙教育十分重要。《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欣赏文学作品是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应该怎样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何娅 《今日教育》2008,(1):40-40
开展幼儿文学启蒙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陶冶幼儿情操,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让文学成为儿童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在教学时,我把幼儿体验品,感受作品放在第一位,本月我们班的主题是颜色,孩子们从主题活动中认识了常见的几种颜色,也对颜色有了空前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文学接受活动”与“文学作品的二重结构”进行界定,然后从“文学作品的主题”、“文学作品人物”、“文学作品情与景”、“形式”、“作品的语言”等五个方面,分析读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如何根据文学作品“二重结构”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素作深度的鉴赏。  相似文献   

11.
幼儿文学的阅读鉴赏是人们接触幼儿文学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文学作品在读者方面引起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同时还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和审美的享乐活动。幼儿教师重视探索幼儿文学的鉴赏规律,对实现幼儿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对陶冶幼儿的思想、感情、品德、情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可以自如地运用幼儿所喜爱的儿歌、故事、戏剧等文学形式,组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幼儿教师还必须具有创编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针对幼儿生理心摆上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存在问题,确立教育中心,选择孩子乐意接受的方针,动手编写或创作一些幼儿文学作品,让孩子们在笑声中接受教育。要求幼儿教师成为幼儿文学的创作者,是我们所追求的,也是较难的。那我们可先成为一个善于改编幼儿文学作品的改编者。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能够对儿童起到文学启蒙和知识启蒙的双重作用,因此幼儿园教材很重视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选用.然而,就目前幼儿园教材所选用的文学作品来看,只有用于语言教育的文学作品才重视了作品的文学艺术性,而用于非语言教育的其他活动领域的幼儿文学作品则过于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体现出明显的功利化特点.这主要是由于幼儿园教材编制队伍中缺乏儿童文学方面的专家和过度受限于幼儿园教育具体目标造成的.为此,在编制幼儿园教材时,要正确定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目标,正确理解幼儿园教育要求,并扩展教材编写队伍,邀请有关儿童文学方面的专家参与.  相似文献   

13.
狭义上的文体指文学,包括文学语言的艺术性特征(即有别于普通或使用语言的特征)、作品的语言特色或表现风格、作者的语言习惯以及特定创作流派或文学发展阶段的语言风格等.[1][P77]本文以王尔德童话作品经典之作--<自私的巨人>为例,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作品的主题,语篇模式及句法,措辞和修辞手法等,窥视王尔德作品唯美之端倪,探讨王尔德在童话文学作品创作中如何贯彻"艺术至上"的唯美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英美文学的小说、诗歌、戏剧等领域,都有为数不少的文学作品与中国的文学、文艺作品在主题或人物或风格或其他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拟举出英美文学中的一些作家作品、流派等,将其与中国文学中相关的作家、作品、流派等进行比较,分析异同,从而打开文学学习的思路,加深对文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园文学活动中,教师要先进行文本分析,充分把握作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设计问题和选择相应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将文学作品转化成具体的教育内容,帮助幼儿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园文学活动中,教师要先进行文本分析,充分把握作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设计问题和选择相应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将文学作品转化成具体的教育内容,帮助幼儿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7.
陈晓蕾 《新课程研究》2009,(5):116-116,156
幼儿文学课是幼师专业语文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师专业的学生学习了这门课,可以为将来从事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明确幼儿文学的重要意义,掌握幼儿文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多补充普通文学的知识,用幼儿的心来学习幼儿文学作品,并且多联系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重视实践活动,多组织各种关于文学作品的竞赛,这样就能很好地学习幼儿文学这门课。  相似文献   

18.
丁靖岚 《今日教育》2009,(11):33-34
目前。幼儿园语言活动开展中普遍存在着文学性缺乏的问题,幼儿文学作品在幼儿园各种活动环节中虽然运用很多,但幼儿教师往往只把它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忽略其文学性,忽略文学对幼儿的启蒙教育作用,这种状态反映出部分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缺乏,对文学启蒙活动认识不到位。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隐喻在文学语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喜福会》中人类隐喻和文学作品建构的关系,发现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会借助一则与作品主题密切相关的隐喻及其衍生隐喻来促进语篇的建构,推进主题的发展,实现语篇连贯,并产生生动的文体效应。  相似文献   

20.
反复是幼儿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具有使用频率高、分布密度大、形式丰富独特等艺术特征。幼儿文学作品中反复手法的运用与幼儿的思维特征、文学能力和审美心理密切相关。高频率高密度反复手法的运用,契合了幼儿特殊的文学能力的需要;丰富独特的反复形式,强化了作品的游戏色彩,满足了幼儿追求游戏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