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数学分析》是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最主要的基础课之一,这门课学得好与坏不仅关系到后继课程学习的成败,而且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是否具备分析现行中学教材的能力。因此,要加强《数学分析》的教学,这无疑是正确的。加强一门课,一般来说要在选择教材,保证时数,指派教师等方面体现出来。而提高课堂讲授质量是最主要,最有效的环节之一。如何提高《数学分析》这门课的课堂讲授质量,这里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高中政治教材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知识体系严谨。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原理枯燥、乏味、空洞,在课堂上出现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局面,课堂显得死气沉沉。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政治课教学没有活力,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音像课系统讲授的弊端及其改革余瑞华,徐雪芹电大现行的音像教学,一直都讲求系统讲授,而且是在学生系统自学文字教材基础上的再系统讲授。笔者认为,这种以系统讲授为主的音像教学,与电大远距离教学特点和规律不大适应,存在着许多弊端。1.系统讲授用于音像教学,不...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校《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处于低潮和困难时期。《资本论》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界遇到了严重挑战。《资本论》过时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科学论,西方经济学真理论,已经形成一股思潮。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几乎没有哪一个基本原理不受到公开的否定和批评。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已在运行。在高校,有关专业的《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时数一减再减,有的学校的经济学科院系已取消了这方面教学内容。而且讲授《资本论》的教师也后继无人。人大、北大等高校,只有一两位教师在支撑…  相似文献   

5.
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教材建设,我谈点想法和认识,请同志们指教。一、实践性原则是根本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则是特指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一门课程。两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受着教育对象、教学时数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制约,它不能也没有必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全部丰富的内容。因此我们从事这门课程的建设时,首先遇到选择(编选)哪些内容的问题,和根据什么原则进行选择的问题。这门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又要考虑教学时数的有限性;既要考虑马克思主义内部学科的分工,又要考虑马克思主义整体观上的协调;既要考虑理论本身的系统性,又要考虑实际问题的具体性;既要考虑教材的高水平要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是远程开放教育。以视听为主、面授为辅的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的学习要依靠学生独立的学习和思考,教师的讲授只起到辅导和指导作用。因此,电大教学工作的重点是“辅导”。本人就电大数学辅导课,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一、要了解电大数学教材和电大学生的特点高等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连贯性很强的学科。它内容整多,有一定难度。而电大高等数学教材(《高等数学》、《经济数学基础》、《线性代数》、《工程数学》等等)又有其自身特点:内容相对于本科要求来说是较浅的;多注重基本运算的训…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原理》教材,在内容上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改革,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贯穿于教学内容中,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模仿实验作为辅助手段,教学效果不理想。根据课程的特点,必须依据模型机来选择教材,要求教材中所采用的模型机与实验装置配套,且难度适中。课堂讲授时加强引导性和讨论性教学。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验证实验结果的开放式实验方法。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浅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俊蕾 《考试周刊》2009,(15):200-2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突出地面临着教学内容多、授课时间短的问题,按章节讲授教材的教学方法需要改革,教学专题教学容易抓住重点和联系现实,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兴趣,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授实效性的一种尝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教学应把握深刻性、针对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开设《中国革命史》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因此这门课讲授的侧重点既不同于中共党史,也不同于中国现代史。 现行的教材和《大纲》,一般是按72学时安排教学内容的,教学时间安排在一年级,由于学生一般都要晚进校四至五周,往往实际讲授时间只有60学时左右,这样,教材内容与课时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精减教材,精减教材只有两种方式可供选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采用专题教学法,不仅能实现原理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而且符合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要求。专题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专题讲授、专题讨论、专题视频、专题实践等,应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采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各部分之间的内容跨度大,新教材在指导思想和宏观的内容结构方面都试图从新颖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加以有机的整合。但从教材中却看不到这种新颖和整合,基本上还是把原来的三门课拼凑在一起,从表述上看也几乎是以前教材的浓缩式翻版。在章节之间、各原理之间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基于此,教师应该对《原理》课的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梳理并弄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有限的教学时数条件下,重新进行取舍,着重讲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拘泥于教材,不必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舍弃一些意义不大的具体知识点。  相似文献   

13.
浅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思想教育功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是高校一门重要的政治理论课,它通过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古今中外,特别是我国现阶段民族、民族问题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民族”这一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必修的学位课程之一。目前多数理工科院校仅开设《自然辩证法》课,而且讲授的内容不尽相同,有的按照新编的各种自然辩证法教材讲,有的侧重讲自然科学方法论,有的侧重讲科技史,也有的侧重讲科学技术观。这些内容均属于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技史和方法论方面的内容,它们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小部分,但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研究生仅学习这些内容,就不符合对他们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工科类学校有许多课程是与工程实践相关的,然而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亲临工程现场学习,因此学生往往对于课本上所学的知识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并熟练运用。本文通过介绍《工程地下水》这门课程教学与实践,将《工程地下水》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教学与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包括现场实践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在理论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一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从1990年以来从事函授教育,92年以前为政治教育专业讲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93年以来为经济管理专业讲授《行政管理学》,同时,为我校一些系、部的研究生学历班讲授《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几年来,共讲授了十几个函授点,课堂实际教学时数近千学时,所教学生逾千.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不一样,有其自己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授课教师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现行《物理》教科书有必修加选修和必修两种版本,同样都是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权威性资料,以上这两类教材在知识上应该做到统一,且不应该出现错误,但笔者在实施这两类教材教学的过程中,却发现两类教材对同一问题有着迥然不同的说法,有的甚至存在明显的错误.下面就笔者发现的一些不同和错误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理论“三进”的战略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指出:“教育部门要做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加强教材编写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学校要开设专门课程,系统讲授邓小平理论。”①这是20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新...  相似文献   

19.
彭丹 《考试周刊》2013,(75):12-13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从教材选用角度研究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有效方法,探索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途径。通过对市场营销中文和英文教材的精选与有效整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量体裁衣的选择,本着"以中文讲授专业为主,英文讲授为辅"的教学思路,解决当前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现行教材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问题,达到高质量地完成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词的构成 1956年制定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和据此写成的中学语法教材(以下简称“旧语法系统”)将词的构成安排在语法部分讲授,1984年颁布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和据此写成的现行中学语法教材(以下简称“新语法体系”)将这部分内容移到了词汇部分讲授。这部分知识究竟安排在哪里合适,语法界一向有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