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夏天到,鱼难钓”,这是钓鱼人的共识。立夏后,白天气温增高,鱼类进入生长期,食欲旺盛,对垂钓者来说应该是件好事。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和弊两个方面。由于夏秋时节高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气温和水温太高,水中氧气缺乏,浅水区超过了鱼儿生活的适宜水温,鱼儿都游到温度较低,水中溶解氧较高的地方“避暑”去了,常规钓点的水中无鱼,岂...  相似文献   

2.
张忠江 《钓鱼》2009,(17):28-29
“夏天到。鱼难钓”,这是钓鱼人的普遍共识。立夏后.白天气温增高,鱼类进入生长期,食欲旺盛。但由于气温和水温太高,水中氧气缺乏,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浅水区超过了鱼儿生活的适宜水温,鱼儿都游到深水区“避暑”去了,岸边无鱼,岂能钓到鱼?这给钓鱼人垂钓增加了定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高温季节鱼的活动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春钓方略     
王大禄 《钓鱼》2007,(4X):28-28
春天,指农历“惊蛰”到“立夏”节气这一段时间,除北方外,南方各地大都冰雪消融,暖风绿树,鲜花烂漫,日平均气温保持在15~20℃左右,气温和水温逐渐上升。但是,早春、仲春、暮春各个时节的情况不同,差异比较大,而且,从早春到暮春气温的变化也很大,早春乍暖还寒,厚衣未减,暮春却热风暖阳,这种情况对鱼活动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钓时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施钓,方能奏效。方略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中春 《钓鱼》2009,(8):28-29
钓事中,之所以有“时逢仲春好钓鲫,稍后暮春钓大鱼”这样一句谚语,是因为淡水域中的各种大型鱼较广普性鲫鱼“眠得早,醒得晚”。所以,它们在常年不冷不热的春分后至立夏前这段时间更容易摄饵咬钩。不过,在具体的施钓过程中,还应注重以下六大要诀,才能可望钓获。  相似文献   

5.
晨钓     
王思 《中国钓鱼》2007,(6):10-10
钓鱼人都知道春天是钓鱼的黄金季节,到了夏天,由于气温高水温也高,鱼不愿开口,于是人们便说:“夏天到,鱼难钓”。可见春钓和夏钓大不相同。本文主要是谈夏钓,在这里有必要谈谈什么是夏钓。什么是夏钓?这很简单,顾名思义,夏钓就是夏天钓鱼,这么说似乎没什么不妥,可又不那么简单。以2006年为例,5月6日立夏,8月7日立秋,那么夏钓就是5月6日到8月7日这三个月钓鱼吗?  相似文献   

6.
常年仲春时节的清明、谷雨,是鲇鱼的生殖产卵期。产卵后的暮春,它们不仅异常活跃,食欲也很旺盛。不过,尽管春分后到立夏前整个暮春的一个月内都是钓钻鱼的大好时机,但真正最佳时段,还是在谷雨节气这十来天才能钓则必遇;且要按它“羞光好暗”的生活习性,最好选择阴问多云或绵绵细雨天气才更能钓有所获,甚至可望丰收。  相似文献   

7.
林杰 《中国钓鱼》2006,(4):51-52
一、关于春季三个时间段的划分 不同地区的钓友对“三春”即早春、仲春、暮春,有着不同的时间段划分,这并不奇怪。多数文章以2月初至3月初定为早春或称初春,3月初至4月初为仲春,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暮春,而每年的5月上旬就进入“立夏”节气。很多钓友积累了丰富的有关“三春”的垂钓经验,其中包括线组配置、用饵选择、钓位钓点选择等,但作为初学垂钓的读者,尤其是东北三省的钓友来说,教条的完全照搬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8.
郑博元 《垂钓》2008,8(8):75-76
鳜鱼在内地很多地方也被称为桂鱼,这种鱼与黄河鲤鱼、松花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鳜鱼肉多刺少,肉洁白细嫩,呈蒜瓣状,肉实而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鱼。很多路亚族钓者都将它视为极想文手的对象鱼。今天,让我们花点时间共同研究一下鳜鱼的路亚钓法。  相似文献   

9.
宿含雨 《钓鱼》2012,(12):10-11
南宋诗人陆游是钓鱼行家,夜钓、江钓、雨钓、船钓、手竿、车竿没一样没玩过,可是破解不了五月春晚“疏雨池塘鱼避钓”的难题。立夏经小满至芒种一个月,我国自南至北次第进入农时称“三抢”的麦收季节,而钓鱼,也多了选择和应变。  相似文献   

10.
张乐平 《钓鱼》2007,(6X):26-27
每年的立夏至秋分(约五个月的时间)内,是垂钓花、白鲢的大好时期。尤其是盛夏,气温在28—32度之间时,花、白鲢摄食最为活跃,进食凶猛,生长快速。在我国,鲢鳙属四大家鱼的成员,一般中小型水域都属人工放养,自然生长的都在水库、湖泊等大型水境来因鱼施钓。  相似文献   

11.
陈中春 《钓鱼》2009,(18):38-39
手竿野钓,“识漂”和“提竿”这两个环节,是整个垂钓过程中能否中钩获鱼的关键时刻。尤其是提竿的早迟,尽管只有一瞬之差,但完全取决于浮漂的漂相反应。而浮漂的各种不同漂相,又与各种鱼类有不同的摄饵方式相关。所以,为准确把握提竿时间,特别是初学钓鱼者,首先要能识漂辨鱼,以传统“星漂”为例,鱼儿咬钩的漂相信号,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  相似文献   

12.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就是在同一座水库,不同的地方,鱼情也大不相同;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天气和时间,其鱼情也不相同,遇到鱼情变化时,只有找到"病根",按病下药,才能获得好收成。以下是笔者野钓鲫鱼时,碰  相似文献   

13.
不少垂钓者,在选准一个钓位后,便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死守在一个地方不挪窝儿,即使上鱼很慢,也不换个地方。这种“死守”一处的方法,在鱼较为稀少的野水中垂钓,往往效果不佳。实践证明,野外垂钓,“游”胜于“守”。所谓“游钓”,就是走动起来垂钓。具体方法是,在确认一条河、渠或坑塘有鱼  相似文献   

14.
《钓鱼》2007,(12)
每年的立夏至秋分(约五个月的时间)内,是垂钓花、白鲢的大好时期。尤其是盛夏,气温在28 ̄32度之间时,花、白鲢摄食最为活跃,进食凶猛,生长快速。在我国,鲢鳙属四大家鱼的成员,一般中小型水域都属人工放养,自然生长的都在水库、湖泊等大型水域,因此钓友要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来因鱼施钓。  相似文献   

15.
以鱼为钩     
在我国南海海域,有一种奇特的鱼,名叫鱼印鱼。鱼印鱼喜欢与那些游速比较慢的大鲨鱼、大鳐鱼“粘糊”,这样,它既可“鱼假鲨威”、“鱼假鳐威”,免受其他敌害的袭击而周游世界,又可在大鲨鱼捕食时,先离开鲨鱼,拾些残渣剩饭,美餐一顿,然后再吸在鲨鱼身上,舒舒服服地旅行。当然,它也吃鲨鱼身上的寄生虫,这可能是对它乘坐的“交通工具”的一种维护吧?鱼印鱼的这一习性,被南海的渔民所认识,他们用鱼印鱼作“鱼钩”钓鱼。捕到鱼印鱼后,渔民不吃它们,而是把它们当宝贝一样养在船舱里,然后把船开到大海里大鲨鱼出没的地方,用结实的尼龙绳捆在鱼印鱼的…  相似文献   

16.
何川 《中国钓鱼》2005,(6):40-40
洛阳钓友朱新建所提到的鱼,因为体态、习性资料比较少,只能大概推断一下。“形似鳟鱼”,淡水生活,可初步断定为我国淡水鱼类中的鲤科鱼类,体色“泛黄”,“细鳞”,“体重多数在500克以下”,使我猜测这种鱼可能是雅罗鱼亚科、雅罗鱼属或鲴亚科、鲴属的种类,这两属的鱼均在华中地区有所分布,都曾经在我国作为经济鱼品种进行人工养殖,但也许是因为其规格比较小,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中原各地,有一个立夏这天吃豌豆糯米饭的习俗,据说与诸葛亮的授意有关。诸葛亮临终时,特地召来孟获,嘱咐他:“我虽死了,幼主阿斗仍在,你每年的今日要去看望他一次。”而这一天正是立夏。  相似文献   

18.
吴芜 《钓鱼》2007,(3X):19-20
钓铒称“四季”或分别标识春夏秋冬,对此钓手有两种认识,一种是按季节需要,和不同的比重来适应鱼口,一种是水温变化会影响鱼的嗅觉,要用不同气味的钓铒来刺激鱼的食欲。这在池塘的饲料中可以看出来:春鱼食碎屑,喂鱼用菜籽饼、麸皮、米糠;夏鱼什么都吃,包括酒糟、青饲料和沤过的碎玉米、麦粒等;秋鱼挑食,喜欢硬食、颗粒饲料以及未经水沤的碎玉米和麦粒;冬鱼很少吃食,基本不喂。  相似文献   

19.
孙书静 《垂钓》2005,5(11):44-44
“渔夫鱼”是我们对以钓鱼为捕食方法的海洋鱼类的统称,包括鹅鱼、和尚鱼、青蛙鱼、蝙蝠鱼等.它们都是“钓鱼高手”,“渔夫鱼”的背部一般都有一根长剌.这就是“钓竿”;长刺的末端长有一块很像蚯蚓的红色肉块,这就是“钓饵”.每当“垂钓”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何川 《中国钓鱼》2006,(5):40-41
在我国大型淡水鱼类介绍中,曾经谈到过凶猛的鱤鱼,这个水中霸王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横冲直闯,贪食难捕,成为令渔民们头疼的“凶顽”,也是广大钓友们勇于挑战的对手。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它还有一个生活在江河或湖泊中、下层的“弟兄”——鯮鱼!这个大家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平原地区的长江、闽江和珠江等水系。因为主要在水下活动,隐蔽性强,难以发现,一旦闯入经济鱼养殖水域,它的破坏作用经常比鱤鱼还要厉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