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子军,又名秃鲁花军。它是元代军队的一种。过去,中外学者对此已有论及,但至今仍存在某些分歧。有人把质子军与怯薛组织中的禿鲁花护卫混为一谈,有人还说,元朝时期文武官员纳质都构成质子军。笔者拙见,上述看法似有一定片面性。毋庸置疑,质子军和怯薛中的秃鲁花护卫均来自与蒙古草原贵族有主从隶属关系的那可儿(伴当)。二者在人员身份上也都有人质的寓义。故蒙古人统称之为秃鲁花。然而,质子军和怯薛秃鲁花护卫毕竟是各自独立的两个实体。质子军主要是蒙古国时期签取某些被征服区域的将校及富户子弟而组成  相似文献   

2.
纳质,是蒙古贵族强制向被征服国家或地区征取质子的一种传统政策,也是蒙(元)王朝所征服国家和地区必须履行的一项臣属义务.蒙古人在攻灭西夏之后,对西夏遗民采取了征质的控制手段,加强了对西夏故地的有效统治,并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统治力量.  相似文献   

3.
由于怯薛"根脚显赫",地位尊宠,与皇室关系密切,常被朝廷选派为使臣出使.怯薛使臣在劝降招谕、海外寻宝、绥和诸王等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派遣怯薛承担出使任务是元代使臣出使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与蒙古早期的家臣制有着深厚渊源.  相似文献   

4.
蒙古汗国和元王朝的对儒政策基本上是:在蒙古汗国创业之初,成吉思汗和窝阔台不自觉地利用儒士;忽必烈有过“好贤”的举措,但十分有限,并变成了确保民族特权、挑拨民族矛盾的手段与方法;元代中后期统治者“崇儒”、“尊儒”企图拉回儒士阶层,是想挽救其危机四伏的垂死命运。  相似文献   

5.
《集宁师专学报》2018,(5):35-39
察哈尔部前身即成吉思汗贴身护卫军"怯薛"。"怯薛"最初由成吉思汗身边为数不多的侍卫亲兵组成,到成吉思汗西征时,"怯薛"已扩充到万人,成为成吉思汗身边的"中央万户"。怯薛军跟随成吉思汗西征,横扫了中亚诸国及古俄罗斯诸公国,将古俄罗斯的版图纳入蒙古帝国的统治区域,最终打通了亚欧两洲的陆路交通线,对推动东西方经济及文化的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伊儿汗国是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的直接产物.伊儿汗国统治西亚时期(1253~1355年),商业和城市发展状况在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现象.伊儿汗国前期(1253~1295年),因为蒙古人的征伐和坚持落后的游牧经济传统,造成西亚地区城市经济严重衰退.伊儿汗国后期(1295~1355年),由于蒙古帝国的崛起带来亚欧大陆的相对统一与和平,加之伊儿汗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交汇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国内外交通四通八达.更因为蒙古统治者变更传统的统治政策,诸伊儿汗热衷城市建设,鼓励发展商业贸易,特别是合赞汗实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很大程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致使伊儿汗国后期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发展.伊儿汗国商业和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不里士为中心的小亚细亚和波斯地区的商业和城市更加繁荣,巴格达为中心的两河流域的商业和城市相对萎缩;另一个特点是中介型的国际远程贸易特别繁荣,中转贸易活跃.  相似文献   

7.
问:《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一课里,在叙述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及后来的情况时,正式本重新归纳内容分了段落。这是为什么? 答:正式本把这部分内容归纳为三段,即:一段讲铁木真统一蒙古和蒙古汗国的建立及其作用;一段讲蒙古汗国的对外扩张;一段专讲蒙古灭金和对南宋的战争。这样分段,不仅脉络清晰,而且把不同性质的内容分开来讲,更容易讲清楚,学生也易于接受。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这对蒙古族的发展是个巨大的贡献,值得肯定。蒙古汗国的对外扩张,给亚洲、欧洲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这无论在我国历史上还是在蒙古族历史上,都是应当否定的。至于蒙古灭金和发动对南宋的战争,这是我国内部各民族的争端,同蒙古的对外扩张,性质完全不同,所以应当分开来讲。  相似文献   

8.
参观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古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 导游一边走一边介绍成吉思汗.他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  相似文献   

9.
十三世纪蒙古人的扩张,从世界历史整体的角度看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一次大冲击.这次冲击虽然给农耕地区带来了严重破坏,但同时又扩大了彼此的交流,打破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闭关自守,在历史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漫长过程中客观上起了推动作用.(1)因此,探讨蒙古察合台、钦察、伊利三大汗国的伊斯兰教化过程,将为我们在一定地域和一个方面了解在这次大冲击中游牧民族怎样被农耕世界吸收和融化、蒙古人怎样被当地居民同化,进而理解野蛮征服者为什么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2)本文在主要从蒙古统  相似文献   

10.
成吉思汗戎马倥偬,一生征战,统一蒙古后,他和他的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对内向南发展,建立元朝;对外向西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建立了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威震欧亚.毛泽东将成吉思汗称为"一代天骄".……  相似文献   

11.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之肇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汗国窝阔台可汗实施西征南进战略,迫使吐蕃归顺蒙古历时5年(1235~1240年)。由皇子阔端派遣多达纳波统军入藏,真正打开了蒙古与西藏历史关系之大门。因此,蒙藏民族历史关系的开端,应为窝阔台可汗时期的公元1240年。戊传佛教传入蒙古之肇端在于蒙古汗国贵由可汗时期的公元1247年。阔端与萨班凉州会晤颁布了《萨迦·班哲达致蕃人书》为重要标志,确立了蒙古汗国对西藏的统治地位,同时承认了萨迦派教主主持吐蕃地方政权和佛教的领导地位,允许在凉州或蒙古西部地区弘扬佛教,进而在蒙古与西藏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关系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成吉思汗戎马倥偬,一生征战,统一蒙古后,他和他的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对内向南发展,建立元朝;对外向西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建立了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威震欧亚。毛泽东将成吉思汗称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名铁木真,生于1162年,蒙古族人。蒙古族是我国境内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蒙古高原一带,他们以部落逐水草而居,为争夺水草,部落间战争不断,互相杀伐,  相似文献   

13.
伊儿汗国建立前蒙古人在中亚和西亚先后进行两次西征.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后,蒙古帝国在中亚设置达鲁花赤,建立起蒙古帝国的统治权.绰儿马罕西征后,蒙古帝国在波斯委任成帖木儿、诺撒耳、阔儿吉思为最高行政长官.元宪宗蒙哥即位后,蒙古帝国加强对被占领地区的统治,设置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委任阿儿浑负责管理西亚地区,蒙古帝国中央政府与西亚建立起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蒙古帝国在中亚和西亚的早期行政统治一定程度上保护和继承了波斯文化,恢复和发展了呼罗珊残破的社会经济,同时为旭烈兀西征和伊儿汗国的建立打下了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4.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新兴的蒙古帝国先后发动三次西征。蒙古的西征一直打到地中海沿岸,其对伊斯兰世界的破坏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在蒙古军的暴力破坏下,短短数年一大批城市变成废墟,同时伊斯兰的哈里发教廷亦遭摧毁。然而,在伊斯兰教临近灭亡的边缘时,却得以奇迹般地生存下来,并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蒙古人建立的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金帐汗国纷纷伊斯兰化,同时,伊斯兰教在中国亦得到长足发展。整个13世纪可以说是伊斯兰教在其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15.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及元朝的统一。难点是蒙古族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形成,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以及元朝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斗争之间的关系。一蒙古族的兴起关于蒙古族的兴起,教材里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蒙古族的由来和社会发展情况。一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一是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推行“领户分封”制。教材首先叙述了蒙古族的由来和社会发展情况。蒙古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说它历史悠久,是因为蒙古来自室韦。室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在北方,人种、语言、文化属东胡系统。唐  相似文献   

16.
蒙古西征之前,中亚、中东经过阿拉伯人的长期统治已经伊斯兰教化,在东欧地区伊斯兰教也有一定的影响。蒙古西征后在上述地区建立的四大汗国一开始即面临着伊斯兰教的文化环境,并先后走上伊斯兰教化的道路。蒙古贵族的伊斯兰教化首先根源于作为征服者的蒙古民族迅速同化于中亚、中东和东欧诸民族之中,同时也是蒙古贵族利用伊斯兰教巩固政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纳质是蒙古的一种传统。此政策经成吉思汗及后继者的发展,逐步成为一套独具特色的制度,它给蒙古国和元朝在政治、军事上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以肩部动律、双摆手和骑马步等为主要特色的蒙古民族舞蹈,展现着蒙古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草原民族独特的人文风情,是蒙古族人民千百年来智慧创造的结晶;是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做好蒙古民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  相似文献   

19.
耶律楚材是蒙古汗国时期杰出的契丹族政治家、思想家,曾受成吉思汗和窝阔台两住大汗的任用。在我国多民族犬家庭的形戍过程中.在蒙古民族由游牧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他提出过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建议,尤其是他将封建统治阶级长期统治中原地区的主要经验——以儒治国,提供给蒙古统治者加以实行,加速了蒙古社会封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纳质是蒙古的一种传统。此政策经成吉思汗及后继者的发展,逐步成为一套独具特色的制度,它给蒙古国和元朝在政治、军事上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