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药》的主人公究竟是谁?不少研究者认为,夏瑜和华老栓都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或中心人物,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华老栓更为重要。他们的理由是:这篇小说题名为《药》,而作品故事中作为这“药”的人血馒头正好连接着这两个人物,因此,作为主人公,这两个人物便被看作缺一不可了;而且小说对于华老栓的描写用的笔墨最多,又是正面描写,华老栓似乎还是中心人物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我很喜欢鲁迅的《药》,也教过好多次。每教一次,教法总要作一些变化、更新。这倒不是为了猎奇,花样翻新,而是试图探求:象《药》这样名篇,该怎样教才更为合适、有效?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教学效果的好坏自然同教学得法与否有直接相关。我曾用过这么一些教法: 一是分析法。有时以分析人物为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华老栓、康大叔、夏瑜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意义,以人物的分析来统领、带动描写方法和语言的运用。有时以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为主,着重分析描写华老栓、康大叔、  相似文献   

3.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的活动,环境景物的展现,往往通过小说中人物的眼睛去观察,就象电影摄影机拍摄下一个个电影镜头一样,使人们看了如同身临其境,感到十分真切。那么,在一些小说中,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眼睛去观察的呢?观察点又是怎样选择的呢? 且看小说《药》的第一部分人物观察点的选择。在《药》的第一部分里,写了两件事,一是华老栓清晨买“药”,一是夏瑜刑场就义。作者同时写两件互相联系的事,作了这样的处理:明写买“药”,暗写就义,把夏瑜被害作为老栓买“药”活动的背景事件,让华老栓成为这一事件的目击者。  相似文献   

4.
张永俊 《成才之路》2010,(18):34-34
鲁迅的小说《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凸现人物个性,使人物个性鲜明,活灵活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用行动"现"出个性 华老栓买"药"时,"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药》将包罗万象的社会浓缩在一篇文章中,塑造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华老栓、夏瑜等主要人物以及众多无名无姓的小人物,鲁迅对其中的社会和人物进行了冷静客观的剖析,展示了人性的孱弱——"奴性"思维。从"奴性"思维的定义和特点出发,探究《药》中社会群体"奴性"思维的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解放以来,对《药》的分析存在着争议,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对目前流行的一些观点不敢苟同,兹就其主线与主要人物谈点粗浅看法。我们认为:《药》并不是“全篇以主要人物夏瑜壮烈牺牲的事为中心线索开展故事情节”,而是以华老栓买药给儿予治病但终于没有治好的故事为主线,夏瑜壮烈牺牲的事则  相似文献   

7.
关于《药》的主人公,普通看法是华老栓,因华老栓出场次数较多,而且是正面的出现,或者认为华老栓与夏瑜都是,因“药”指人血馒头,而“血”又指的是夏瑜之血,故馒头把华老栓与夏瑜联结起来,因而他们都是。  相似文献   

8.
关于《药》的主人公,普通看法是华老栓,因华老栓出场次数较多,而且是正面的出现,或者认为华老栓与夏瑜都是,因"药"指人血馒头,而"血"又指的是夏瑜之血,故馒头把华老栓与  相似文献   

9.
在《药》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分析较多的是夏瑜、华老栓这两个人物。而对康大叔,特别是对他在“谈药”这场戏里的精彩表演缺少应有的注意。笔者以为,若能抓住康大叔在这场戏中的语病加以分析,不仅能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命题的精深,不单表现在标题设置、情节安排、形象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还表现在给小说的主要人物——“华老栓”、“夏瑜”的命名中。  相似文献   

11.
品《药》     
鲁迅先生的名篇《药》,颇多精妙之处,世人几多评说,教学之余,我慢尝细品,亦出二味。一、工于细节,巧用标点“见微知著”.一个成功的作家,总长于人不经意之处,表现出人物性情,鲁迅先生即是.当深夜未眠的华老栓起身准备去买药时,《药》中写道:  相似文献   

12.
龙庆荣 《广西教育》2005,(1B):51-52
鲁迅的小说《药》早为大家所熟知,评论家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华老栓、康大叔、夏瑜等的分析也很深入、透彻了。然而,小说中的一些无名人物却鲜有人论及,似乎他们是无关紧要的。其实,作者对这一些人虽着墨不多,却也用意良苦,寄寓颇深。  相似文献   

13.
<正>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夏瑜,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爪牙康大叔,告密者夏三爷,以及勤劳、善良但又迷信、愚昧、麻木的华老栓夫妇,他们的形象早有定论。但,小说中的几个次要人物  相似文献   

14.
鲁迅小说《药》的第一部分,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通过对华老栓去刑场买“药”的描写,着重写华老栓一个人对革命者夏瑜被反动派杀害一事的反应,刻画华老栓一个群众愚昧落后的性格。第二部分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对华老栓夫妇烤“药”和服侍华小栓吃“药”的描写,着重写华老栓一家人对革命者夏瑜被反动派杀害一事的反应,刻画华老栓一家群众愚昧落后的性格。第三部分是故  相似文献   

15.
文学大师们在描写人物时,十分注意对其手的刻画。本文试以中学教材中的鲁迅小说为例,看一看鲁迅小说中刻画“手”的作用。一、通过“手”透视人物的心理在《药》的开头,华老栓准备为儿子去买“药”,他接过华大妈给他的一包洋钱,“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走到半路,又“按一按衣袋”,等到买时,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在细节方面更是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其中华老栓与康大叔之间的对话将两个人的形象展现得非常鲜明。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落后,康大叔卑鄙诡诈、骄横贪婪。本文单从华老栓的称呼着手,分析小说在刻画上的独特手法。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在细节方面更是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其中华老栓与康大叔之间的对话将两个人的形象展现得非常鲜明。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落后,康大叔卑鄙诡诈、骄横贪婪。本文单从华老栓的称呼着手,分析小说在刻画上的独特手法。  相似文献   

18.
狗作为跟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动物,常常出现在文人的笔下。鲁迅先生就特别擅长写狗,在不同的作品中,或浓墨重彩,穷形尽相,或轻描淡写,简笔勾勒,均显示出不同的作用和特殊的效果。试以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鲁迅作品为例简析之。 有的实写狗,借以烘托环境气氛和人物心理。如《药》开头写华老栓买药.“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突出了环境的幽寂.与华老栓坚信“药”能治好小栓病的兴奋心理形成对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1941年提出《药》的正题旨是"亲子之爱",并正面解读华老栓夫妇形象。这一阐释话语的民间价值取向因建国后的不同时期主导意识形态语境的制约,长期被革命话语和启蒙话语所排斥和否定,故该观点长期处于被遮蔽状态。在《药》的阅读接受史中,华老栓夫妇形象"愚昧"等负面特征被放大,而其作为底层贫民的善良、爱子等正面特征被遮蔽。  相似文献   

20.
人物是小说的重要因素,给人物命名是小说家体现其艺术才华的一个重要环节。“讲到鲁迅的著名短篇小说《药》,人们通常都能看出夏瑜这一形象显然是影射秋瑾而写的;取姓为‘夏’,是和老栓姓‘华’连成‘华夏’,指中国;华夏两家的悲剧,也就是中国的悲剧。但是,如果说《药》的人物命名艺术仅此而已,那鲁迅的艺术才华也未免太小家子气了。因此,现在就让我们对此进行讨论,希望踊跃提出自己的见解,来探究一下鲁迅的大家风范究竟如何。”首先,我指导学生把小说中的人物得名分成这样几类:一、有名有姓者:夏瑜,华老栓,华小栓;二、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