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学生体验和探索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亲身体验数学规律,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学习方式要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改变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亲身体验和探索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那么,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如何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获得有效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5.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掌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必须是建立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有效的数学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巾,亲身体验和探索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市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那么,住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如何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获得有效呢?下面,结合内止的实际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验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搞好数学教学的根本保证.数学实验教学是再现数学发现过程的有效教学途径,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条解决数学问题的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应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数学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数学教学的本质在于它所传输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即数学知识),而且还包括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数学知识,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从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数学推理、合作与交流等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但在“做数学”的实践中,我们…  相似文献   

9.
沈梦飘 《家教世界》2013,(9X):69-69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等亲身体验的学习活动,在观察、分析、比较、类推、概括等过程中,充分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才能切实发展数学交流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的素养。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交流,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的交流,说、写、读、听是交流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们所倡导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数学活动应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只有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才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2.
综合平台·教学一得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其中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探索和研究的态度与方式对待数学学习,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成新的知识经验,建构形成自身的思维形式."再创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丰富的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而促进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数学。一、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以来的教学中,教师几乎是封闭地、单向地传授,学生则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在数学教学中,这种现象就更为突出,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运用方面的渗透和指导似乎不是教师教学的主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教数学就是指导学生解题"、"学数学也就是解题"的片面认识.学生进入初中后,数学成绩很难提高,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几何方面更为突出.究其根本原因,我认为,问题出在:教材编写、课程构置、教师教学都无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也无意让学生去体验数学问题产生、解决、创新的过程,学生自然无法领略到其过程中的快感;简而言之,无产生兴趣的机制.新课标已经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尤其探究性学习更是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教学课题的研究实践,谈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初中生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精神,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对各种数学方式的优化整合,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知识,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向学生提供各种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去探索、去发现,在探索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下面以两个教学片断,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是初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初中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让学生既学好数学,又不显得过于枯燥,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该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而探究式教学法正是适应新形势下较好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