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武 《今传媒》2007,(6):64-64
《互联网的新时代》一书,近日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国际在线”做出撰写《互联网的新时代》一书的决定,历经一年多,这本凝聚着集体智慧的专著终于面世了。  相似文献   

2.
媒中书     
《互联网的新时代》出版发行《互联网的新时代》一书,近日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国际在线”做出撰写《互联网的新时代》一书的决定,历经一年多,这本凝聚着集体智慧的专著终于面世了。《互联网的新时代》将WEB2.0与网络音视频传播相关的新技术、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2003年是广播发展年。我们希望缘起于“2003(北京)广播发展论坛”的五篇文章,能为本刊的广播发展年的研讨,划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为积极配合广电总局的广播发展年的工作部署,推动中国广播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先后在“聚焦”、“专论”、“决策者说”、“创新与发展”等重点栏目中,发表了近60篇文章,为广播改革建言献策。当读者看到这一期杂志的时候,2003年即将匆匆过去。明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关注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和改革进程,将一如既往地奉献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当电视发现“谈话”的力量之后,广播所独具的人际沟通的优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上,《当收音机活到2019年》《让汽车告别广播年代》……一个个耸人听闻的标题,进一步加深了广播人寻找发展机遇的焦虑感。  相似文献   

5.
本期导读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激烈的媒体竞争,使广播面临着诸多困难,承受着很大压力。广播媒体如何抓住机遇,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本刊从年初开始,已经在“专论”、“改革探索”等主要栏目刊登近30篇文章,介绍一些电台成功的探索经验和其关于创新创优工作的理论总结。在本期的“专论”栏目,我们继续刊载原黑龙江广播电视局副总编辑、黑龙江广播电台常务副台长王春莉的文章《广播创优与理  相似文献   

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直播节目、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再探苍穹》,从业务的角度看,不仪将广播的特点、优长发挥到了极敏,创下了广播新闻的新高度、新境界,同时也具有超越广播拘囿的启示意义,对大型现场直播节目多有创新和开拓,可谓典范。如果更为宏观一点,从传媒发展格局和传媒间竞争的角度看,《再探苍穹》在重大活动现场直播的媒体“大会战”中的横卒出世,脱颖而出,是在广播事业“乍暖还寒”时候的一次强力助推,带来了更多的亮色、希望和信心,向世人展现了广播的魅力、实力与前景。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媒体、新技术不断涌现,互联网持续普及和应用,移动媒体快速发展,这些都使得我们面对的信息环境和媒体格局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都面临着新兴媒体的冲击.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全国媒体中率先开通网络平台“人民网”,并且在信息发布、意见整合、舆论引导等方面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通过“报网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8.
国际互联网是不是一种新媒体?它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冲击有多大?“网”的影响力人们或许难以精确预测,但在感性上受众无疑已实实在在感到了“网”的力量,这张撒向全球的“大网”,正把越来越多的知识受众卷进它的传播圈。 几乎每家上网的报纸目前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  相似文献   

9.
“广播购物”的业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光 《记者摇篮》2009,(10):48-48
由于广播业务的增长结构不能年年复制,为了开辟新市场,开设新业务,寻找新利润增长点,2007年一种崭新的业务模式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出现,节目的名字叫“SMG生活速递”,这档节目的业务运作形式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广播购物”。无独有偶,2008年7月,苏州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广播购物节目((965购物一条街》,其“广播购物”模式集中整合了招商资源,形成一条街式广播直销,吸引了多家国际、国内知名直销企业。  相似文献   

10.
自1996年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在我国内地建立第一家广播网站以后,至今已有31个省级电台建起了自己的广播同站,它标志着中国的网络广播开辟了新纪元。然而,这从多的网站的现状怎样、前景如何?它们与传统的广播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这些问题不仅引起了广播受众的关注,也受到了广播业内人士的重视。本对全国内地广播网站的“三种形式”“九个方面的特点”以及“四个方面的宏观趋势”作了认真的研究和详细的分析,这对于正在致力办好广播网站的网行也是一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有机会读了由张家先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对农村广播研究与实践》一书。50年代,我曾在一个省电台主管过对农村的广播宣传;80年代,在广播电影电视部地方宣传局工作时,也管全国农村有线广播台、站的宣传工作,对于“对农村广播”很有兴趣,也很有感情。因而看到这本书就爱不释手了。《对农村广播研究与实践》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论述“对农村广播”的文章、讲话、经验总结和稿选集。全书选编了“对农村广播”的专论51篇,优秀稿件26篇,共35  相似文献   

12.
1998年联合国正式将“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这标志着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中地位的肯定与认可.而不容忽视的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着这一新兴媒体的挑战,国际新闻市场上的全球性报刊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纷纷向互联网靠拢,以巩固自身原有的地位,并期望能有机会借助互联网进一步扩大受众群体.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的冲击,创办于1843年的《经济学人》这一老牌周刊,在其他报刊纷纷加快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的背景下,却并未对互联网的魅力表现出较多的热情,相对其他的全球性报刊而言,《经济学人》的网络化步伐显得更加冷静和理性.  相似文献   

13.
《国际广播丛书》包括8部作品,共320万字,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全面地记录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55年的历史轨迹。《中国国际广播大事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国国际广播回忆录》是老一辈对外广播工作者以亲身的经历、生动的事例记叙了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所走过的足迹,《国际广播论文集》和《国际广播谈艺录》汇集了国际广播理论研究成果,涉及了国际广播决策研究、理论探索、业务交  相似文献   

14.
在线广播,又称“网上广播”,是指数字化的音频视频信息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广播上网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虽然在建立网站和利用网上广播技术方面,我国发展较晚,但近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综观在线广播给我国广播业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收听范围扩大,可以“越洋过海” 传统广播以电波为媒介,发送的过程深受地形、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收听范围十分有限。在线广播以互联网为媒介,不但快捷,而且世界各地的计算机都可以覆盖在内,真正实现了无边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面对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广告竞争,报纸广告如何生存发展.成了报界异常关心的大问题。《河南日报》在广告经营管理上实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策划创新、理论创新”的“四创新”理念,在全国三分之一省级党报广告营业额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河南日报》的广告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6.
王立纲 《青年记者》2016,(36):31-33
一、年度管理创新 国家网信办组织首届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 国家网信办清理整顿商业网站地方频道 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网站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网信办批准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光明网、央广网等6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开设地方频道 国家网信办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商务部联合发布《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7.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把它称之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的观点蔚为流行。《对“第四媒介说”的再质疑》一文对“第四媒介”这一提法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挖掘和理性思考,指出在我国流行的“第四媒介说”在理论和实践中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8.
李涛  陶磊  伍刚  赵净 《中国广播》2016,(1):30-34
央广新媒体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是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媒体业务运营的主体。央广新媒体目前全面负责央广网、国家应急广播网、中国广播集成平台、银河互联网电视的运行管理和开发经营。本文着重介绍了央广几个新媒体项目情况、未来发展计划以及媒体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并对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央电台特色的"新型广播"之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广播学会于1989年9月21日举办“90年代我国对外广播发展战略”研讨会。台领导、台总工程师、台编委会、研究室、学会顾问、理事等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就研究室提出的“九十年代我国对外广播发展战略”的论文及有关国际广播在对外宣传中的地位、世界各国国际广播迅速发展的势头,我国国际广播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0.
彭绩礼 《声屏世界》2001,(10):27-28
题记── 维,系物的大绳,也比作 一切事物赖以固定的东西。《管 子·牧民》:“国有四维”。又古人 以为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 地有四维系缀。 面对浪迭波涌的市场经 济大潮和扑面而来的二十一世 纪,广播向何处去?广播的生存 和发展空间在哪里?已经成为 肩负危机感和使命感双重压力 的当代广播人迫在眉睫、不可 回避的重大课题。 笔者以为,构筑未来广播 大厦赖以“四维”之所系。所谓 “四维”者,就是:节目创新,夯 实广播根基;产业创新,拓展广 播家业;技术创新,强化广播优 势;管理创新,提升广播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