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主办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承办浙江省绍兴市小学语文研究会协办主旨——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丰富语文素养,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为此,本刊编辑部成功策划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课题,全国二百余所学校参加了实验,近十万孩子共诵经典。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节"暨第三届诵读研讨会将再掀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2.
经典诗文是被普遍传诵的文章,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语文素养显得至关重要。我校成立了"颂歌中华经典,丰厚书香内涵"课题组进行研究,并初步形成经典诵读教学模式。课前诵读,揭示课题,简介背景、诗人,过音关,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拓展读诗文。这八步教学法将指导今后老师的古诗教学。  相似文献   

3.
黄亢美 《广西教育》2008,(31):24-24
根据教育部、中宣部等8个部门联合通知的要求,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的广西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已于9月20日圆满落下帷幕,获得总决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的9位选手将代表广西参加全国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我区小学起步早、进展快、收效大,众多课题学校还创造出了本校特色。本专题选登部分学校的体会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朱文君 《中学教育》2006,(12):33-33
2006年10月28日至30日,由《小学语教师》编辑部主办、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承办的全国第二届中华经典诗诵读观摩研讨会在义乌市举行。  相似文献   

5.
经典诗文是中华璀璨夺目的古代文化中的一颗明珠.诵读经典诗文,能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和感悟人生.加强小学生对经典诗文的阅读、诵读等训练,是新形势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校从2009年开始参加"诵读经典诗文,陶冶师生情操"课题的实验.作为全镇课题实验的指导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管理与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经典诗文阅读训练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经典诗文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是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熏陶的途径之一。但是,当前的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践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与偏差: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道、授业"中磨平了锐气与棱角,丢失了诗意与激情;学生在热热  相似文献   

7.
黄爱琴 《广西教育》2012,(25):35-36
中华经典诗文源远流长,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蕴含哲理。“经典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知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实践证明,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  相似文献   

8.
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教学,既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如何让小学生喜爱诵读经典诗  相似文献   

9.
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就如何"诵读经典诗文,享受诗意童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中华文化,更需要将经典文化智慧引入课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从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出发,对小学诵读经典诗文开展实践与探索,让学生诵读经典,在经典诵读过程中个性飞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1.
由《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主办、浙江省义乌实验小学承办的全国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研讨会2006年10月底在浙江义乌隆重举行。义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创造性地用歌唱、用舞蹈、用吟诵、用课本剧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十几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展示了精彩的经典诗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儿童时期是经典诗文经典诵读的黄金时代,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原则是多背经典,谙熟于心,  相似文献   

13.
王小伟 《家长》2023,(16):171-173
<正>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自觉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师作为学生教学的引导者,要转变教学模式,加强语文与经典诗文诵读的融合。本文以小学语文教育为例,分析小学语文与经典诗文诵读融合的问题、分析其内在原因,并提出具体优化路径,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思路和教学参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9)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阅读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经典诗文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是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熏陶的途径之一。但是,当前的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践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与偏差: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道、授业”中磨平了锐气与棱角,丢失了诗意与激情;学生在热热闹闹的诵读中失落了真正的对话,钝化了思维的锋芒;直观浅白的多媒体,转移了学生对文字本身的关注,限制了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深人理解与个性化感悟。这样的诵读实践,偏离民族语文的根本,从而剥落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下面分几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韦鹰 《广西教育》2012,(24):43-44
从2006年开始,百色市田阳县实验小学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A类)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双文”素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日渐丰厚,教师的素质得以提升,该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  相似文献   

16.
诵读经典诗文,是小学语文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识字量,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其一,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做好诵读指导;其二,以课外教学为支撑,创设诵读环境;其三,以实践活动为契机,塑造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一、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中国青基会于 1998年 6月正式启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如今已有 2 9个省、市、自治区的 80多万孩子直接参加了诵读工程。活动越到后来家长们越认为 ,孩子们在经典古诗文中吸取了做人的精神力量 ,气质也高了 ,就是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古文诵读”工程全国组委会主任陈越光与中科院院士杨叔子于 2 0 0 0年 11月 2 9日的谈话语 )。紧接着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古诗文的篇数 (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 15 0篇 ,含课文 ) ,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背诵推荐篇目 80首。再紧接着 ,下发…  相似文献   

18.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但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期积累,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战役。经典诗文诵读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主要方式。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反复吟诵、自主吟诵、拓展吟诵的三步走策略让诵读教学另辟蹊径,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9.
<正>一.活动背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007年初,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推出了一项重大活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同时提出活动的主题——"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旨在"倡导阅读传统经典,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经典诗文如同浩瀚的海洋,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文明的积淀。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对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