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一直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中间地带。处于两个大陆和两种文明类型之间,俄罗斯始终努力追赶西方,主动吸收西方文化,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无法阻挡来自亚洲的东方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文化以独具一格的精神内涵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精神曾经是一个“难解之谜”,迄今为止不少史家、学者都进行过探讨,但始终众说不一。其“难解”之原因就在于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两重性和悖论性。本文试就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这种特性及其形成的机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着重从其自然地理基因及历史的因素来剖析俄罗斯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充满悖论的民族,东西文化的对峙使这个民族彷徨无依,精神困惑。俄罗斯的现代化之路衍生了现代性。现代性的反思绝不是一个外在的"他者",而是内在地映现于俄罗斯文学本身的东西。俄罗斯文学的五大题材在现代性视域下获得了批判性的艺术阐释。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诗歌虽然只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它却犹如一个群星璀璨的星空,各种流派的诗人在上面用自己流彩的诗句为俄罗斯诗歌的星空增添异彩。从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到“诗歌的月亮”阿赫玛托娃,再到现如今处于多元时代的俄罗斯诗歌,俄罗斯的诗歌大师们为世界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诗行。当然,这不仅要依赖于他们对诗歌语言的优美的运用和大胆创新,同时也要归功于他们对诗歌中的标点符号进行了创造性的“陌生化”使用,他们这种娴熟的技巧,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同时也为俄罗斯诗歌创作的不断繁荣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5.
什么叫新文学?意思就是和传统文学不同,和传统文学对立,有反封建的很重要的意义。“五四”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它的历史意义就是体现了中国要求现代化。什么叫文学革命?就是要求用现代人的语言表现现代人的思想。现代人的语言就是白话,现代人的思想就是民主主义。这样,自然要求学习外国的东西,追求新的东西。过去的传统包袱沉重,一定要打倒它。所以强调学习西方,接受外来影响是必然的。这是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精神相一致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文学上提倡近代现代的民主主义,注重个性。这就是要求同旧的东西决裂。“五四”时期很少有人提倡学习旧的东西,如果有的话,就是  相似文献   

6.
任何国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都需要一个内容载体,或侧重理论、或侧重文化、或侧重历史,或为以上几方面的融合.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注重以卫国战争这段特殊的历史及形成的卫国战争精神为教育内容载体,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中,在这类内容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俄罗斯高度重视发挥该国健在“二战”老兵的不可替代历史见证作用.俄罗斯围绕“二战”老兵开展的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及其形成的活动特点,对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所谓圣愚就是对基督盲目炽热的信仰,圣愚人物被看作是一些内心完美而外表丑陋的东正教信徒之类的人物.尽管学术界对于圣愚的准确概念一直保持着不一样的态度,在各种俄罗斯的文学作品中,“圣愚”更是常常被理解为“弱智”、“白痴”、“疯子”的形象,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就是圣愚所具有的宗教性质.一般认为,圣愚文化是俄罗斯的本民族文化与拜占庭愚人的古老传统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是一种极具宗教性质的现象.然而它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宗教的范畴,并且渗透到俄罗斯文化的方方面面,从俄罗斯的绘画和文学到俄罗斯的现代电影,我们都能够看见圣愚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以伟岸宽厚的身心来关照一群远离故土的人.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文化,也深深地感染着他们.他们凭借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创作了很多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反映的独具一格的“中国特色”.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文学既具有俄罗斯文学特征,又刻有深深的中国烙印,这是其他文学缺少的独特性,它本身既是特殊时期、特殊领地的文学现象,也是文学全球化的标志性产物,即跨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卡拉马佐夫气质"是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性格"题材诸多"性格"类型中的一种,它是俄罗斯民族性格在文学中的审美提炼,具有"所多玛的灵魂"、"阴郁的怀疑"、"迷失后的皈依"和"历久弥坚的信仰"等复杂的文化构成。它是俄罗斯深邃的宗教文化与原始自然力和欧洲文明疾患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在社会转型期间的价值危机和精神困惑。对于它的学理辨析将有助于理解俄罗斯文学所透露出的宗教精神以及俄罗斯灵魂所蕴藏的复杂质素。  相似文献   

10.
杨倩 《华章》2011,(25)
很长时间以来,俄罗斯就是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超大国家,千百年来,欧亚文化、东西文明在这里冲突、碰撞、交织和融合.与此同时,一个突出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几乎所有的俄罗斯人,那就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广阔土地上的俄罗斯人,究竟是欧洲人还是亚洲人?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不管是欧洲人还是俄罗斯人.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民族,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辽阔疆域,又有着一部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所以,俄罗斯的民族精神是东西方两种因素相互角力形成的,其中西方特色占有绝对地位,但东方特色也不容抹杀。文章着重谈论了俄罗斯民族精神中的东方特色及其对俄罗斯民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剖析了俄罗斯的村社文化,并联系俄罗斯高等教育变革进行分析,以期找出俄罗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等教育变革之间的关系。由此,本文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变革必然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俄罗斯在它的高等教育变革中便受到其传统的村社文化的强烈影响。俄罗斯传统的古老村社文化蕴涵着浓厚的“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思想,它们在漫漫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俄罗斯人对集体和国家的深厚依赖与信任、对私有和市场的天然排斥与敌对;反映在高等教育方面就是强调和固守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权力渗透和义务行使,并且视民众享受国家给予和保障的免费高等教育为当然。但这种传统文化思想和高等教育观念却与今天面向市场经济的俄罗斯高等教育变革相冲突,使得俄罗斯高等教育变革步履艰难,从而也不得不采用“新旧并存”的变革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现代化自彼得大帝开始至今已走过了300多年的历程。在这漫长的现代化进程中,俄罗斯始终处于欧风西雨的浸润下。俄罗斯历史上的数次改革都是向西方学习,按照西方的样板进行的。“西方化”情结在俄罗斯现代化道路中挥之不去的缘由既有地理因素的制约,又有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但是,“西方化”在俄罗斯却一次次地遭到碰壁与失败,它给俄罗斯现代化和俄罗斯社会历史发展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与后果。俄罗斯现代化与西方化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深刻的时代变革,表现为办学主体多元化,管理方式多层化,培养规格多极化,经费投入多样化,以及教育目标、专业结构、教育内容方面的变革。由于多方面原因使俄罗斯高等教育尚处于发展的艰难时期,但“大俄罗斯主义”的强国精神将使俄罗斯高等教育的优势逐渐显露。  相似文献   

15.
米哈伊尔·爱普施坦是俄罗斯重要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家,他将俄罗斯文化的模仿特质、民族性中的二元性结构以及传统哲学对“万物统一”思想的偏爱,同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拟像”和“悖论”进行通约比照,得出“后现代主义起源于俄罗斯”这一结论。通过分析认为,拼贴式、多源头的俄罗斯民族文化是一个既开放又封闭、既多元又单一、既和谐又混乱的悖论空间,俄罗斯民族精神中早就存在一种后现代主义气质。然而,拥有后现代主义气质并不能充分证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具有苏联以前的历史形态,爱普施坦的“后现代主义俄罗斯起源说”有绝对化和脱离具体历史语境之嫌,但这一论点揭示了俄罗斯历史文化中独特的“假晶”景观确与后现代主义存在内在精神逻辑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6.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已有一千年的历史,早已同俄罗斯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俄罗斯民族文化从某种角度说就是东正教文化.在经历了苏联解体、持续不断的政权危机、经济危机后,东正教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复兴.这种复兴背后蕴涵着怎样的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对我们理解俄罗斯民族精神、分析俄罗斯民族性格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南 《中学俄语》2013,(12):54-55
12月31日到1月1日的新年,是世界各地各民族共同欢庆的佳节,但对俄罗斯而言,这个“新年(HовьIй год)”却是一个相对“年轻的节日”。它在俄罗斯仅有3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论俄罗斯高等教育政策的时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深刻的时代转型,表现为办学主体多元化、管理方式多层化、培养规格多极化、经费投入多样化、招生录取统一化,以及教育目标、专业结构、教育内容方面的变革。由于多方面原因使俄罗斯高等教育尚处于发展的艰难时期,但“大俄罗斯主义”的强国精神将使俄罗斯高等教育的优势逐渐显露。  相似文献   

19.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俄罗斯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也说过类似的话:“有了好奇心,才有可能发现原先在视野之外的东西.”在科学界,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是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不仅诗歌和长篇小说成就卓著,中篇小说特别是浪漫主义中篇小说也占有特殊地位。通过对十九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浪漫主义中篇小说的产生与发展以及重要作家作品的分析论述,可以从一个侧面展示“黄金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