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文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作文起步阶段,让学生乐于表达,敢于习作,分享成功,增强自信心,是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觉得作文难教,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老大难。如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作文水平,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在执教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积累、实践、创新"这三个方面。一、积累是基础,必须强调多读、多记、多看作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运用能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间,阅读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是一个重要因素。吕叔湘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  相似文献   

2.
1.积累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这一点毋容置疑。积累什么?只要翻翻那些作文辅导书,上面几乎是千篇一律地给你指点“迷津”:积累素材。不错,素材的积累固然重要。一如砌楼,没有砖水泥钢筋之类,何以成楼?但我认为,语言的积累更为关键。学生平时作文,相同的材料一经不同的学生之手,好差却是那么悬殊。“语言痛苦”者的作文,淡而寡味;语言丰富者的作文,生动有趣。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下在这时显露无遗。特级教师吴稷曾说:“语言和思维一直  相似文献   

3.
常常听学生说写作难,归纳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学生的生活积累因受其年龄限制不够丰富;二是学生受到知识基础、阅读范围、理解能力的限制,文章内容枯燥,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三是学生受其表情达意的能力及写作方法掌握较少的制约,文章缺乏条理性和规范性。针对以上三个原因,我认为作文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拓宽阅读范围,丰富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4.
<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的重要标志。但目前的作文教学往往又是最让老师、学生和家长头疼的一件事。原因何在?因为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视了。要解决这一问题,无外乎两个字——"积累"。总的来说,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课内阅读的积累:二是课外阅读与参加实践活动的所得。一、课内阅读积累语言阅读是习作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篇课文就是  相似文献   

5.
一、阅读——学生作文的基础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作文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探索中,我认为深厚的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一、强化语言积累,抓好内化运用语言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很难写出通顺、流畅的作文来。那么,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博读—消化—运用"的积累方法,对语言积累有一定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作文存在一定难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认真积累,细心阅读.  相似文献   

8.
《学周刊C版》2017,(13):174-175
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阶段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必须做到:依托教材,夯实课内积累;拓宽阅读渠道,抓实课外积累;强化背诵,厚实积累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语言的积累,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既然有面上的积累,又有点上的把握,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就相对比较宽阔,这也为其以后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基础.本文从词汇积累的三个层次贯通课内外的阅读,探索语言积累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学生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必须从观察、动笔、阅读、写日记等多种渠道、多个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积累是作文的基础,通过读书可以了解前人积累起来的重要知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可以领略前人磨练成熟的思想作风和符合规律的思维方法,能够学习到前人来自生活的经过加工的语言精华和纯熟的富有成效的表达技巧.阅读积累和作文是相通的,都是围绕语言文字活动的,二者比较,阅读积累是对语言文字的吸收,作文是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其中吸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积累是作文的基础,通过读书可以了解前人积累起来的重要知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可以领略前人磨练成熟的思想作风和符合规律的思维方法,能够学习到前人来自生活的经过加工的语言精华和纯熟的富有成效的表达技巧.阅读积累和作文是相通的,都是围绕语言文字活动的,二者比较,阅读积累是对语言文字的吸收,作文是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其中吸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一个综合体 ,它能够全面测试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语文水平。作文在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始终占据了主导地位 ,可以说各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作文作铺垫的。而小学作文作为开端 ,显得尤为重要。“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第一步是否迈得好 ,对于今后在漫长的写作之路上是否走得坚实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作为老师 ,怎样领着学生入门呢 ?通过长期的探索 ,我认为广泛的阅读 ,丰富的积累 ,再加上不断的实践是小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三把“金钥匙”。作文首先应该是模仿和借鉴 ,这就要求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积累字词句 ,学习生动典型…  相似文献   

14.
学生掌握词语需要一个内化过程,我将之分解成课外初"相识",课内再"熟悉",作文里"交朋友"这三个阶段。一、课外初"相识",拓展词汇空间扩大词汇量,最佳的方法就是阅读课外书籍,这已被众多教师认同。许多积累作业都是由学生独立  相似文献   

15.
课外阅读既有面上的积累,又有点上的把握,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就相对比较宽阔,这也为其以后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本文从词汇积累的三个层次贯通课内外的阅读,探索语言积累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我们农村的小学生来说,作文是一个老大难,一写作文不少学生都会紧皱眉头,他们怕写作文。但是作文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它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写作。下面,我就作文的阅读与积累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薄的见解。一、搞好课内阅读,丰富和拓展学生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  相似文献   

17.
“作文达标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被确定为泰安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之一,自1998年2月立题实验研究以来,在市教研室孙兆汶、毛树贤两位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性收获总结如下。作文达标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积累→规范→创新。一、积累1.语言积累 既然很多学生的语言材料仓库空空如也,作为以语言教育为主的语文教学就不能不把积累语言作为基础目标,让学生的语言材料仓库丰富起来,以适应表情达意的需要。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文质兼美,是进行语言积累的绝好材料,让学生背一背,把语言印进脑海里…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总感到学生作文语言艰涩,感情苍白,内容空泛,言之无物。与学生交谈,学生最感头疼的是作文,要么感到没材料可写,要么感到有感受但难以形成文字,这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视作文为畏途。究其原因,学生阅读面狭窄,积累素材太少,触发不了创作灵感,产生不了写作兴趣,这就使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土之墙。“博闻强识”、“厚积薄发”,重视积累指导,是排除这种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必须抓好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和小练笔积累这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目前初中作文教学的形势却不容乐观,许多学生对作文缺乏必要的兴趣,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无话可说、无情可表。而造成学生们写作言之无物的根源正在于缺乏必要的文学积累和生活积累。下面笔者就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对作文有效积累谈一些小小的看法。一.博闻强记,于阅读中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  相似文献   

20.
一、构建积累运用新体系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而这个听说读写能力又主要折射于语言活动 ,阅读活动主要是对语言材料的感知与领悟过程 ,就是调动原有语文材料和语言经验 ,通过联想、想像、分析、综合 ,进而理解所读材料的过程 ,这个过程离不开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说话和作文则是调动自己平日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 ,用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一个人语言积累、语言经验越丰富 ,他表情达意也就越流畅、越准确、越生动。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只能依赖于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