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槐乡五月》以优美形象的语言,描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地享受槐花饭的香甜,用槐花装扮自己。在教学"吃槐花饭,送槐花蜜"这一部分时,我设计了一个学生相互评价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2.
【课文简介】《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不是一首诗,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它不是一则童话,却有着童话般的意境。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槐乡的五月是个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  相似文献   

3.
【教材解读】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花美人美生活美”,表达了作者对槐乡五月深深的喜爱之情。本文的语言如诗如画,美妙动听,描写与抒情水乳交融,对称的句式错落有致,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  相似文献   

4.
《槐乡五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由物及人,从白生生的槐花、香喷喷的槐花饭、清亮清亮的槐花蜜到可爱的槐乡小姑娘、小小子,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槐花飘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课文的语言如诗如画,句式错落有致,描写与抒情水乳交融,叠词、象声词的运用,使文章锦上添花,是语言积累的好素材。写槐花白:“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写槐花香:“嗡嗡嗡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介《槐乡五月》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不是一首诗,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它不是一则童话,却有着童话般的意境。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迷人的景色和槐乡孩子的美好品格。一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将这种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读一遍、两遍……一口气读了很多遍,到头来只有一个感  相似文献   

7.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课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第21课《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由物及人,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槐花飘香的美丽景色和槐乡孩子乐陶陶的情景。在指导背诵的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的:一、赏槐花,看图片,感知形象记忆1.默读课文,思考槐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指导朗读,重点谈描写花  相似文献   

10.
(配合三年级下册第21课《槐乡五月》)《槐乡五月》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它以生动抒情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槐花盛开的动人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也是本学期学生读到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  相似文献   

13.
贾祎华 《江西教育》2010,(12):29-29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针对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特级教师周婷巧妙运用角色转换,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置身于美丽的槐乡,切身体会并与之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槐乡五月》在描写槐花时有这么几句话:"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短短的两句话,却运用了六个带有"香"字的词语,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槐花香味之浓烈。下面是我教学时的一个教学案例。师:读着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槐花非常香。  相似文献   

15.
<正>《槐香五月》是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它不是诗,但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作者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为学生们展现了槐香五月的美景,充分显示了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槐香孩子的喜爱。全文语言清新,行文如流水,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值得学生们品读欣赏的佳作。本文主要就本校两位教师同时执教...  相似文献   

16.
儿子三年级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叫《槐乡五月》,描述五月槐花盛开,槐乡成为槐花的世界,槐蜜的海洋的盛景。儿子的语文老师教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槐花香,槐蜜甜,特地买了一瓶槐花蜜,给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分了一勺蜂蜜。放学一回来,儿子兴冲冲地告诉我,语文课上老  相似文献   

17.
《槐乡五月》(苏教版第六册)一课有这么几句话:“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这段话以精练含蓄的语言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槐花香味之浓烈。下面是关于这段话的两个教学案例:案例一师:仔细阅读  相似文献   

18.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以读为主的训练方法,安排四个层次的读,每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任务。让学生默读静思、以读促说、读写迁移、读背结合,将读  相似文献   

19.
正有机会听了一堂课《槐乡五月》。课上学生曾一度群情振奋,兴致高昂;而我呢,怎么也兴奋不起来。请看部分教学实录:师:请同学们将课题读一下。(学生读课题,教师出示槐花的特写镜头:几棵槐树,花开得正盛)生:(异口同声)哇!师:这就是槐花。那么,五月的槐乡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打开书,读课文。(学生读课文)师:看。(出示"槐花图":满山满岗都是槐花)生:(异口同声)哇!师:"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师:再看。(出示另一幅"槐花图":槐花有似圆球的,有像小辫儿  相似文献   

20.
<正>《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如诗般清新流畅,语言如诗歌般富有韵律,读完文章,第一感觉就是,要带着学生美美地读好它。因此,"以读代讲,读中体会,读中悟情"是本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也都是这样进行的,这也考虑了学情的需要。文章的语言如此美,你用不够美的语言,或是美得学生无法理解,让学生坠入云里雾里的"美言"来诠释,那不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