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裕坤 《广西教育》2014,(21):57-57
初中生物课本中安排了不少探究实验课,其目的是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科学探究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笔者以几个比较典型的生物实验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做法。一、利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关键步骤是培养洋葱根尖。在以往,洋葱根尖都是由教师在实验前三四天准备好。  相似文献   

2.
"自主探究学习"以变"教我学"为"我会学"为核心目标,它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的有效途径。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以创设学习空间为载体,以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我发现、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笔者结合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教师应该尝试用"探究性实验"组织教学,让学生自主、独立的通过猜想、设计实验并实验探究、分析讨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得出正确结论。巧设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以"自主学习"和"交流探讨"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拓展性学习,将化学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认真观察思考,将实验过程变为学生的不断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方法。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做好的事"。(something that students do,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既学习和掌握了科学内容,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新课程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完全的平台。因此,物理教学更应该注重物理实验的教学。让每一个实验都能切实为物理"教"和"学"服务。  相似文献   

6.
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实验探究"模式是新课程最常用的一种科学发现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文章论述了"实验探究"模式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进 《成才之路》2014,(31):98-99
"双师协同引导下的自主探究"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念的学习方式,旅游电子商务的自主探究非常注重旅游服务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自主探究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双师协同的示范作用对于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成才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丁兆东 《考试周刊》2010,(49):181-182
一、学生最好的探究状态就是进入"琢磨"状态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是这三个词的核心,因为学生是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自主",在探究过程中实现"合作"。学习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接受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中都包含"探究"。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习环境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进行学习活动的情况和条件,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而创设的,可以支持自主、探究、协作或问题解决等类型的学习.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学物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的课堂呼唤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有错误产生。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而且"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  相似文献   

11.
孙燕燕 《学子》2014,(10):87-87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源于学生生活的教学材料,组织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展开开放性的实验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实验操作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积极思考;在辨疑、析疑、解疑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自主获取探究学习的方法及科学知识。在教研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教师教学设计中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取擅长的学习方法,采用"自主阅读—思考交流—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四部学习法",通过与老师、同学、文本的对话、交流,对文本进行逐层深入的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然后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自主实践运用,以达到"温故而知新"进而"温故而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于续曾 《考试周刊》2010,(27):145-146
在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使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传授专业知识,学习操作规程,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学生在课堂中不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贯穿"自主学习"和"创新探究"的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合作者,应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和动手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锋 《考试周刊》2011,(35):136-137
本文通过对"网络导师制"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认为"网络导师制"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传统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并探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我们要在"网络导师制"的背景下,依赖观念的转变,提升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丁建华 《考试周刊》2010,(39):70-71
有效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学习。以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入境—研读—拓展"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激情引趣"、"建构学习"和"反思延伸",引导学生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提升人格,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所遵循的理念。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对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会自主学习,能终身发展的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使今天的"教",是为明天的"不教"而"教";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自主学习的目标,又是自主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探究式学习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师生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必要条件;问题意识是课堂探究的灵魂;引导发现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阶梯;史料呈现是课堂探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探究学习是一种相对于接受学习的积极的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和探索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信息技术教育要立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运用者"。  相似文献   

20.
"归纳推理"的教学,以问题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实践与学科知识引出数学概念,结合名人典故进行探究,运用实验操作让学生感受了归纳推理的一般思维过程,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实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突出概念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