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玉芹 《中学生电脑》2011,(1):29-29,31
在教育工作中,老师需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以幼儿为本”。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尊重每一位幼儿,与幼儿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幼儿才会对老师产生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是最真诚、最纯洁、最崇高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只有全身心地热爱学生,才能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佩服。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是一项"爱心"事业,师生沟通的最好语言就是爱,有爱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只有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学生才会尊重、爱戴和信任你,才能在学生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从而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4.
爱的诠释     
高尔基曾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的确,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有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难的是掌握爱的分寸。由此看来,爱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它需要智慧。  相似文献   

5.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他认为,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所以说,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必备条件,而尊重学生则是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爱”和“尊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的确如此,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在证明着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才能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并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一、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一、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无条件的尊重是自尊产生的基础,只有别人对自己有好感(尊重),自己才会对自己有好感(自尊)。因此说,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只有在这种充满尊重与温馨的氛…  相似文献   

7.
爱是教育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条件。孔子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孔子非常爱自己的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品德、学业及生活与健康状况。他的学生有的家境贫寒,他常常接济,颜源、子路去世了,他非常悲痛,他和学生有着深厚的友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教师热爱学生,师生之间就因此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教育才可以使学生产生向上的推动力。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也才会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接受教师的爱。  相似文献   

8.
陈卫军  唐纯凡 《教师》2011,(18):122-122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的、艰苦的劳动。只有对学生有着真挚的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取得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时时刻刻为学生着想,学生才会爱戴老师;爱得深、切、诚,才能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使学生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所以爱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 ,是每个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必备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 ,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热爱学生 ,才会“读懂”学生 ,才会真正了解学生 ,才会密切师生关系 ,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创造良好的教育气氛 ,增强教育效力。那么教师怎样做到热爱学生呢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师爱”。师爱 ,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而真挚的、普通而持久的爱 ;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生如子的亲密情感 ;是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琐碎繁杂。班主任工作能否开展得好,关键是学生是否信任和喜欢班主任。只有喜欢班主任,学生才会乐意接受他的教育。只有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教师的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如何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认为需要"三心""二意"。一、爱心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是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作为教师,只有真正地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才能高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琐碎繁杂。班主任工作能否开展得好,关键是学生是否信任和喜欢班主任。只有喜欢班主任,学生才会乐意接受他的教育。只有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教师的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如何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认为需要"三心""二意"。一、爱心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是  相似文献   

13.
爱的呼唤     
一个班级能否建设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管理能力的强弱,而贯穿于其中的关键是班主任要以“爱”作为工作的核心。班主任只有真心地去热爱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教”,才会换来学生对自己的爱的回报,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以及对他人的爱。  相似文献   

1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一种职业情感。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真正关心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同样,只有爱教育的老师,才能用心研究教育教学,才会把教育当作终生挚爱的事业,假如没有对教育的热爱,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所以,教育需要爱。  相似文献   

15.
浅议惩罚在学校教育中的适当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惩罚要有诚心 惩罚要求教育者要有一颗真诚的、热爱学生的心。教育,说到底是爱的事业。只有爱。教师才会得到孩子的信任和支持。马卡连柯也曾狠狠打过一名学生的耳光.为此他久久感到不安,但那个学生并没有任何反抗。因为他感受到了马卡连柯对他的全身心的爱,所以他接受了这样的惩罚。  相似文献   

16.
师爱的困境     
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可如今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并不是你用心爱了孩子,孩子就一定爱你;并不是你做出了爱的举动,孩子就会对你的爱有积极的回应。在如今的中小学里,师爱似乎陷入一种尴尬境地。据上海进行的一项关于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有58%的老师说自己“很爱”或“尚爱”学生,可是却只有5.61%的学生明白地感受到这种“爱”,“不注意,不知道”的占了46.5%。这也就是说,教师付出的“爱”,只有极少部分被学生“领了情”,大多数未产生预期的效果,甚至起到…  相似文献   

17.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力量,学生是劳动对象,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往来,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对学生的爱,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心学生,时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在学习方…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西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教育行为达到预期的目的。可见,热爱学生,是教育者的天职,也可以说是班主任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成就教育的重要因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做起,尊敬学生,热爱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只有教师热爱学生,学生才会热爱教师;教师理解学生,师生才会产生共鸣;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教育教学才能进入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20.
王丹 《河南教育》2010,(2):31-31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