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以甘肃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例 ,结合甘肃电大 2 0年的办学历史 ,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现代远程教育应该优先发展。远程教育模式呈现多样化 ,但西部远程教育模式 ,尤其在办学模式、技术模式、学习模式等方面应注意突出中西部特点。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必须要有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2.
阿信和桑子,是甘肃藏区杰出的现代汉语写作诗人的代表。甘肃藏区辽阔的草原培育了诗人,悠久、神奇、博大、深远的多民族历史文化,成为了诗人创作的不竭源泉和无限动力。他们一方面对自己生活的大自然的恩赐表现出一种痴迷,站在精神高地之上去拷问繁杂的人生;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的道义又迫使他们沉到民间,为世俗潮流中道义的重建而遍体鳞伤。  相似文献   

3.
左宗棠与甘肃农业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宗棠在就任陕甘总督、督办新疆军务的军事、政治活动之外 ,对甘肃的农业经济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开发与建设。主要内容有屯田垦荒 ,振兴农牧 ;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技术 ;引种桑树 ,发展经济生态林 ;禁种罂粟、提倡种棉 ;植树造林 ,改善生态环境等 ,并对之认真加以实施 ,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为甘肃近代经济的开发和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农业基础。研究总结左宗棠的开发甘肃农业的思想和政绩 ,对今天搞好西部大开发仍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甘肃身处祖国腹地,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中心的南移,丝绸之路的没落,近古的繁华之声慢慢逝去.甘肃乃致整个西部的艺术随之都处在了一种边缘化的状态.甘肃艺术在历史中沉寂了,但发展的契机并没有遗忘甘肃.甘肃雄厚博大的艺术积淀在民国时期再一次展露了出来.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发西部的号角吹开了甘肃的艺术之花,艺术家西迁推动了甘肃美术的发展,此时的敦煌莫高窟第一次在国人面前展现出了巨大的艺术吸引力,成为了艺术家们的精神家团.  相似文献   

5.
《中国培训》2000,(11):8-9
世纪之交 ,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这对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甘肃来说 ,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也为甘肃的技工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就甘肃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 ,最突出的问题是整体科学技术素质落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比较原始 ,人的观念滞后 ,市场经济还极不完备。甘肃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一席之地 ,最关键的是人力资源的开发 ,是创新能力和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 ,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教育 ,培养人才。作为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技工教育的发展 ,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一、甘肃技工教育的发展现状改革开…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民族高校是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义不容辞的使者.本文通过对甘肃民族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和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内容的分析,论证了在甘肃民族高校体育教育中充分利用和开发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并对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甘肃民族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途径提出了建议,为当前的民族高等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甘肃作家张新元的散文集《河西烟云》是一部关于河西历史文化记忆的作品。作者面对当下人们面临的精神问题,感应历史文化和自然两方面的精神力量,从时代和历史的联系中找寻现代人在物质世界中迷失的精神信仰,给物质富足、精神贫乏、充满焦虑和不安的现代人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甘肃作家张新元的散文集《河西烟云》是一部关于河西历史文化记忆的作品。作者面对当下人们面临的精神问题,感应历史文化和自然两方面的精神力量,从时代和历史的联系中找寻现代人在物质世界中迷失的精神信仰,给物质富足、精神贫乏、充满焦虑和不安的现代人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乡土历史资源是一种较具开发价值的课外资源,将其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边界。本文研究探讨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乡土历史资源的价值,从历史教学特点和需求出发,讨论了应用乡土历史资源应注意的原则,并进一步提出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课堂教学应用和课外应用策略,保障相应资源开发和利用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创新型教育 ,这种教育是与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从整体上说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 ,提高人的素质 ,发展人的个性 ,培养创造性的人格 ;在教育理念上 ,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承认每个受教育者都具有创新的潜能 ,注重培养与训练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 ,发展其个性 ,开发其创新潜能。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为新世纪的学校历史创新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每位历史教育者亟待探究的问题。近年来 ,我就历史创新教育途径偶有所撷 ,为此疏略成文 ,恳…  相似文献   

11.
明初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由政府组织的规模最大的移民,其中有一部分因各种原因移民到甘肃,明初移民甘肃的来源除由政府组织的移民外,主要来源还有军队驻扎与家属随从、民屯等,民屯包括政府招抚无地农民、罪犯和政治迫害者等。明初大约有50万人从不同的地方、通过各种方式迁移到甘肃各地,他们或戍守或屯耕,促进了甘肃的开发,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甘肃的民族构成格局,对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初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由政府组织的规模最大的移民,其中有一部分因各种原因移民到甘肃,明初移民甘肃的来源除由政府组织的移民外,主要来源还有军队驻扎与家属随从、民屯等,民屯包括政府招抚无地农民、罪犯和政治迫害者等。明初大约有50万人从不同的地方、通过各种方式迁移到甘肃各地,他们或戍守或屯耕,促进了甘肃的开发,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甘肃的民族构成格局,对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实施西部大开发 ,是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思想提出来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 ,从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 ,促进民族团结和保持边疆安全的高度 ,作出了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对甘肃来说 ,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不久前 ,江泽民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工作时指出 :“人才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西部大开发 ,人才是关键。”为此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是 :“以市场为导向 ,以基础设施、生态…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现代教育技术的历史,我们发现有诸多的教育技术系统。文章分析、概括此类系统的共性,提出教育技术"人—机"系统概念,并以虚拟学习社区为例研讨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复杂系统特性;探究了大量出现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原因所在;提出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一般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张君 《学前教育》2011,(1):28-30
甘肃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这里有着丰厚绚烂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甘肃民间美术内容非常丰富,有艺术成就非常高的庆阳香包、兰州刻葫芦、临夏砖雕、环县皮影,更有享誉世界的马家窑彩陶和敦煌壁画。任“十一五”期间,我园选择了《甘肃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的开发与运用》作为研究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带领幼儿进入这独特而绚丽的民间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6.
认识和推进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西部大开发中甘肃制定民族发展规划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从总体上对甘肃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特殊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基本对策思路,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甘肃旅游业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甘肃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甘肃旅游资源开发的几大优势,提出了甘肃旅游资源开发总体布局与发展模式的选择研究及甘肃旅游战略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几个核心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创新”模式,就是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作为辅助,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或动机,诱导学生感知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发现其内在的本质特征、规律以及法则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进行求异思维与技术训练,并能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古老的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丰富的甘肃地域文化资源是丝绸之路黄金段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软实力,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承载并见证着丝路文明的历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与遗产。从人类生态学、文化社会学等视点,探讨分析了甘肃地域文化资源的类型及现状,并从当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对甘肃地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战略布局、路径选择等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西部开发,给甘肃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东部发达省份江苏的产业结构对甘肃的发展具有较大参考作用.本文比较分析了两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定量及定性分析两省在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及其特征,为甘肃改善产业结构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