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审编合一,是未经三级审稿决定书稿是否采用就进行编辑加工,把加工整理环节中对书稿的审读作为审稿环节中决定书稿是否采用的审读;把加工整理过程中处理书稿的记录作为审稿后对书稿全面评价的意见,并以此作为书稿是否采用的依据。当前,在一些出版社,三级审稿制没有很好地执行,不少编辑人员为追求速度、追逐利润而搞“审编合一”,这是导致图书质量严重滑坡的重要原因。一、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不能混淆的两个重要环节按编辑学理论,审稿和编辑加工是两个独立的工作环节,两者是不可混淆的。从任务看,审稿的任务是从出版专业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从审读书稿谈起●潘俊桐【太原】在日常审稿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意料不到的问题,从我这几年担任图书审读工作的体会讲大体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观点是否客观正确,措词与党和政府现行政策有否矛盾。1.涉及国民党旧政权的提法在我省某部未出版的书稿中出现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总结审稿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审稿制度是建立编辑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图总结图书审稿制度经验,得出若干规律性的认识,并阐明编辑审稿工作的目的、作用及其对提高书稿质量的意义,对如何完善审稿制度,作了初步探索,以期有利于编辑学的建立。一、审稿制度的历史回顾近代出版业的一个特征,就是编辑工作作为独立的工种而分离出来,产生了以他人著作为工作对象的编辑人员(初期往往著作家同时做编辑工作,或者做编辑工作的同时就是著作家),而编辑的重要职能就是审读作者的原稿,以便向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产品。因此,在近代,任何一部图书的出版,总是和编辑的劳动(包括审稿劳动)分不开的。其实,古代一些图书也凝结着编辑的劳动,同样需要经过审读原稿的工序。一部二十四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从明确二审职责和利于指导编辑审稿的角度而言,二审应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审读书稿。 一、规范化要求   1.审查发稿材料是否齐全。收到要求二审的书稿后,先要从头至尾检查一遍,看看发稿材料是否齐全。发稿时要求附送或核实的材料,各出版社不一定要求一致,但基本上应包括: (1)选题列选计划; (2)图书出版合同; (3)新书征订单; (4)封面设计通知单; (5)文字稿; (6)图稿; (7)审稿单; (8)审稿加工小结; (9)发稿通知单。这些材料必须齐全,填写规范、准确。如果材料不全,室主任又无法从自己掌握的材料中作出判断 (如是否…  相似文献   

5.
出版高质量的中药学专著对于传播科学的中医药知识、推动中药学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中药学书稿的审读工作是医药学编辑工作者的职责.文章对中药学书稿的审读工作从规范中药名称和拉丁文书写、重视中药材品种保护、注意中药药理研究内容、核查毒性中药临床剂量五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图书审读与书稿审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审读一般是指出版后的审读,而书稿审读则是指出版前的审读。从自然顺序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图书审读是在书稿“三审”之后的“第四审”。图书审读与书稿审读都是图书出版发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从审读的目的来...  相似文献   

7.
刘文 《编辑之友》1997,(2):61-62
审读报告又称审读意见,是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在对书稿的各个方面(包括内容、体倒、结构、语句、标点等)进行了垒面、细致的审读之后,报据自己所认知的书稿情况,从政治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等方面去评判书稿的优缺点,进而提出书稿处理意见而撰写的书面报告。在当前的出版实践中,相当数量的编辑人员对审读报告写作的重要性和规范牲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这不过是履行一下必要的手续。  相似文献   

8.
我在审稿工作中发现 ,责任编辑对于书稿的正文、插图、专业内容及名词术语等都比较重视 ,这是对的 ,也是主要的 ,应该坚持下去。但是 ,对于其他一些方面 ,诸如封面、内封、前言及目录等 ,往往容易忽视 ,常常出错。我曾参加过优秀图书评奖工作 ,有的图书本来内容很好 ,就是因为在这些细节上出了问题而落选 ,太可惜了。可见 ,“细微之处有学问”。现在就来谈谈这些细微的问题 ,以便于编辑在审读加工中有所遵循。   一、封面审读加工1 关于书名 :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得有错别字、繁体字(包括请书法家和领导人题写的书名 )。②书名不能“名不…  相似文献   

9.
审读就是审查阅读,即经过仔细阅看,对审查阅读的对象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理性活动和创造性劳动.审读的种类有多样,这里谈的审读是特指编辑的审读.编辑的审读按审读的对象不同,又可分为"选题审读"、"大纲审读"、"样稿审读"、"书稿审读"、"成品书审读"等.可以说,审读活动贯穿于编辑出版工作始终.其中,"书稿审读"是编辑直接介入书稿的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帮助作者实现创作的目标和任务的过程.因此,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保证图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0.
罗俊华 《出版科学》2015,23(2):38-40
不同民族、宗教有不同的特点,书稿编辑要掌握相应的民族、宗教知识,在审稿过程中注意相关技巧.本文从尊重少数民族、与大民族主义的表述划清界限、历史和辩证地对待民族问题以及审读涉及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和道教等相关内容时要注意的问题人手,结合实例,探讨涉及民族、宗教内容的书稿的审稿技巧.  相似文献   

11.
图书的质量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政治质量至关重要。编辑人员在审稿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书稿内容的科学性、理论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更要注意书稿内容中的政治问题,从政治上严格把关。这是编辑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 下面,我想列举一些我在审稿中遇到的问题,以说明审稿中注意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例1:一部书稿中在谈及有关的法律制度时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法律都对……作出了规定,例如台湾的某某法就……。类似的表述在该书稿中不只一处,而且在其他的书稿中也碰到过。 例2:一部书稿在论证有关问题时引用了台湾的所谓土地法,之后,在依据该法谈及台湾土地的分类时,说台湾的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  相似文献   

12.
编辑审稿误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稿心理是编辑审读文稿时的心理状态,它贯穿于编辑审读活动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制约着编辑的审读活动,影响着编辑的审读质量。审稿心理的优劣好坏是衡量一名编辑是否称职和优秀的一个重要"软件",在编辑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认识编辑的一些审稿心理误区,有助于编辑在审读活动中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3.
书稿的审读,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当努力做好。那么,当你翻开一部书稿审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应当着重注意四个方面的情况,即书稿内容的政治性、系统性、确切性和科学性。 (一)关于政治性书稿的政治性是审读中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即使是知识性或科学性的作品,也是这样。我们在鉴别书稿的政治思想观点时,应当同马列主义创始人的具体教导相对照,但是不能以此为限,  相似文献   

14.
周奇 《中国编辑》2007,(4):47-51
阅读,是编辑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校对工作的基本方式。编辑阅读叫做审读(本文所指的审读是指决定书稿取舍的三级审读),校对阅读叫做校读。审读和校读,表面看都是阅读,但由于阅读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阅读的方式和方法也有差异,由此带来对编辑和校对职责要求、素质要求、绩效评估和职业训练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图书编辑过程中的审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读的第一步是核对资料和引,它是全部审读工作的基础,不能低估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对内容、结构和字作全面分析,是审读工作最重要的方面,要注意书稿的政治性、系统性、确切性和科学性。最后在这二的基础上对书稿作出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6.
河北教育出版社最近推出一项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新措施,聘请社外6名离休的编辑专家组成审读室,专门审读社内已经编校完毕的重点书稿校样。该社领导认为,出版社审读成书是必要的,但审读的主要力量应用在审读付印前的书稿校样上。前一个时期,该社曾将部分经过编校程序的书稿校样,请社外编辑专家再把一次关,有效地消除了编辑在审稿  相似文献   

17.
药品是一种关系人们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长期以来,广大医药书稿的作者和医药书稿的编辑都能充分意识到医药书稿中对药物介绍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但由于药物的种类繁多,新药品种又大量出现,给医药类书稿的作者写作和编辑审稿带来了许多客观上的困难。笔者就自己长期审稿的实践,提出医药书稿药品知识的审读要项,希望能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8.
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对圣贤、名著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恰当的原则是"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一部优秀的书稿,体例要严整,名称与内容要相符。这两点是刘知几审读的重要观点。这种观点对我们审读书稿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编辑知识结构和审读实践的互补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在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编辑之间知识结构和审读实践的相互补充,特别是在运用掌握的文字组织能力、专业知识、编辑技能对书稿进行从形式到内容的编辑加工实践中,编辑之间知识结构和审读实践的互补性问题更显得重要和迫切,如何利用和处理,应引起业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注释,对一本图书来说,和前言、后记、按语、索引等一样,是正文以外的辅文部分。它对读者正确理解正文内容,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书稿正文内涵的挖掘和开拓。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像对待正文内容一样,严肃审读它的观点是否正确,材料是否真实可靠,语言文字是否合乎语法、逻辑,是否简明扼要。尤其对一些名家名作的注释更要精雕细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