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不同性别,纵观不同年龄组人体下肢后肌群伸展性的横向测试,探讨了其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及动态变化规律;为体育教育、全民健身、运动选材、运动训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乒乓球锻炼对老年人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广州市6170岁社区居民22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乒乓球锻炼12周,每周4次。结果12周乒乓球锻炼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坐下-站立6次所用时间显著性缩短(P<0.01),锻炼前、后坐下-站立6次所用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的总轨迹长、外周面积和单位面积轨迹长的改善有显著效果。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组在锻炼后总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和X轴偏移显著减小(P<0.01)。结论 12周乒乓球锻炼能增强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改善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对预防跌倒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蹬地动作下肢诸肌群拉伤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征集218例大学生运动员下肢诸肌群运动性拉伤的临床资料,按水平速度类、垂直高度类、水平与垂直结合类三类运动项目,进行综合及分类比较分析,发现三类运动蹬地动作所造成的下肢诸肌群拉伤的发生率存在一定的规律,或可为下肢肌群运动性损伤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19,(9):807-810
目的为了研究增强股后肌群力量训练对初中生立定跳远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法对72名初中生进行测验,采取两种训练方法,即用下肢力量训练与下肢力量训练+专门的股后肌群训练。结果两种训练方法均可提高跳远成绩,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前后成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增加专门的股后肌群训练的干预后,立定跳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对照组成绩(188.75±24.09cm)与实验组成绩(205.33±26.38cm)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7,t=-2.785);从不同性别分析,男、女生在干预后的跳远成绩都有明显提高,男生干预后的对照组(204.00±19.97cm)与实验组(224.50±17.31cm)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t=-3.468),女生干预后的对照组(169.69±12.31cm)与实验组(181.38±11.90cm)之间存在统计学上差异(p=0.010,t=-2.730),男生在第4周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性差异,女生则在第12周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下肢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跳远成绩,但增加专门的股后肌群力量训练对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弹跳力是指通过下肢蹬地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迅速弹起腾空的能力。它是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是各种运动项目的基础。一个人弹跳素质的好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下肢和腰腹的肌肉力量,速度、灵敏和协调性;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更主要的是练习方法。发展弹跳力的关键是在肌肉用力时做到爆发用力,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充分用力蹬地伸展后,又能做瞬间的充分放松、跳跃是由伸膝、髋、身干肌群和屈足肌群爆发性收缩完成的,它的用力性质属于速度力量,也称爆发力。在发展下肢力量时应以伸膝肌、伸踝肌(踝屈肌)为主,注意提高腿后肌群的力量和伸展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短跑运动员下肢工作肌群离心性收缩能力及其在跑动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支撑腿在缓冲阶段也是承受外力冲击负荷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运动员下肢工作肌群离心收缩的能力越强,缓冲时被拉长的速度就会越快,这不仅能够缩短缓冲的时间,而且还能将外力冲击负荷转化为弹性势能,为后蹬阶段进行爆发性收缩创造有利条件。关于提高下肢工作肌群离心收缩能力训练,根据短跑技术和下肢工作肌群的用力形式,提出了一些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的改善效应.24名年龄≥65岁的健康老年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参与研究.实验组采用全身振动训练与阻力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振动频率为25hz,振幅在5mm,对照组采用常规阻力训练方式.训练时间为每周3次,每次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结果表明:全身振动训练与老年人的自身阻力练习相结合,对老年人的下肢膝关节伸肌群、踝关节屈伸肌群的肌肉力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排球运动员下肢起跳肌群等速测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涛  金贇 《体育科研》2004,25(2):29-32
用Biodex等速测力系统对排球运动员进行了下肢3关节肌的力量测试,获得了在两种不同速度下的等动测试数据,并把所得数据与运动学拍摄的结果相结合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的弹跳能力与下肢起跳肌群等速测试的结果较为一致;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起跳肌群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对起跳能力有较大影响;功疲劳度可以作为评价运动员肌肉耐力素质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芬兰产Mega6000肌电仪和肌电仪器自带的Megawin2.4软件系统,让实验对象在做大腿后部肌群的力量练习手段如直腿后摆拉橡皮条、俯卧屈小腿拉橡皮条、俯卧后摆腿、俯卧跪起和仰卧挺髋力量练习手段的状态下,对实验对象的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腓肠肌内侧、阔筋膜张肌、股直肌和胫骨前肌进行肌电测试,并结合高速摄影技术分析肌电特征和肌肉的工作机制。结果表明,各块肌肉在力量练习过程中放电顺序、放电强度、放电时间、肌电积分值都不相同。因此,在力量训练时,应根据动作结构、肌肉收缩方式、收缩速度和力量大小等方面进行训练,使训练手段更能符合专项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德国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冠军宫金杰下肢髋、膝、踝三关节、屈伸两过程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肌肉耐力进行测试与分析,以此了解女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效果,旨在为我国女子场地自行车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宫金杰髋、膝、踝等速肌力测试结果与其他自行车运动员对比存在差异,宫金杰右髋、左膝、左踝等速肌力数据表现出更合理的肌力特征;三关节的肌肉耐力较差;关节发力角度不在专项角度内。结论:宫金杰下肢三关节屈曲肌群、左髋及右膝伸展肌群、右踝跖屈肌群为薄弱肌群;肌肉耐力较差导致后程降速明显;关节发力角度与场地自行车专项技术动作角度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形式振动训练中下肢肌群的神经肌肉激活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半蹲姿势下,垂直振动和多维振动刺激所引起的下肢不同肌群的神经肌肉激活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振动刺激均能诱发激活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募集,增加肌肉的EMGrms值.但多维组合振动改变同群肌肉内和前后肌群间的支配比例关系,为科学运用振动训缘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踢毽对中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和伸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华丽 《体育学刊》2005,12(4):66-67
采用CybexⅡ^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持续踢毽锻炼2年的广州市128名中老年人的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进行标准化、定量化测量,结果表明:男、女屈、伸膝肌群耐力(ER)、爆发力(TAE)自身前后对照各项肌力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超重肥胖老年人进行循环训练运动干预设计,探讨循环训练对超重肥胖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以34名老年女性为受试者,分为超重组和对照组,均坚持12周循环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双侧下肢膝踝屈伸等速肌力、静动态平衡能力、计时"起立-行走"时间和Berg平衡量表得分情况。结果:运动干预12周后,两组下肢膝踝屈伸肌标准化峰值力矩、屈伸肌肌力比值和双侧肌力比值、静态与动态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得分及计时"起立-行走"时间均有显著提高;且超重组的右膝伸肌标准化峰值力矩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循环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且对提高超重肥胖老年人下肢伸肌肌力有更明显的改善效果,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有效运动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BTE PrimusRS系统测评下肢肌群极限功率与肌耐力的测量模式选取与参数设置;并测量青年男性髋伸、膝伸与踝跖屈肌群极限功率与肌耐力。方法:40名男大学生,在BTE PrimusRS系统等张模式下,阻力矩50%等长峰值力矩(The Isometric Peak Torque,IPT)。IPT重复3次,时间3 s,间歇5 s,非爆发式静力性测量模式;等张极限功率(The Isotonic Peak Power,IPP)重复3次,时间10 s,间歇15 s,尽最快速度完成;等张极限肌耐力(The Isotonic Peak Endurance,IPE)测试要求运动幅度(90°或90°以内)与动作频率(60次/min)一定,持续运动至疲劳。结果:青年男性髋伸、膝伸与踝跖屈肌群IPT为198.56(24.53)、166.45(27.53)、154.90(25.17)N.m;IPP为161.21(28.57)、74.43(16.12)、74.62(19.91)W;IPE总功为6 460.69(2 521.18)、1 407.28(456.93)、2 259.56(771.88)J。结论:BTE PrimusRS系统能以等张模式精确测评下肢单关节肌群IPP与IPE,阻力矩为非爆发式静力性测量模式50%IPT。青年男性髋伸、膝伸与踝跖屈肌群IPT、IPP、IPE测试结果完善了人体单关节肌群生物力学特征基础参数库。  相似文献   

15.
<正> 股后肌群即大腿后部屈肌,它在短跑、跨栏、体操等体育运动中的作用较大,但一般人对其在运动中的特点和损伤机制不够了解,导致损伤经常发生,应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一、股后肌群的结构机能特点 1.双关节肌:股后肌群是由外侧一块股二头肌、内侧两块半腱肌和半膜肌组成的双关节肌,它跨越髋和膝两大关节。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健身走对下肢肌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长期健身走对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杭州市滨江健身走队老年人29人和湖墅社区无经常性锻炼老年人28人.采用Keylink等速测力系统对两组老年人膝关节伸屈肌群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1)锻炼组下肢伸肌峰力矩、屈肌峰力矩、伸肌平均力矩、屈肌平均力矩以及相对肌力矩都显著大于对照组,无性别差异.2)男性老年人无论锻炼组和对照组下肢肌力均显著大于女性.结论1)健身走锻炼对老年人下肢肌力有促进作用;2)男性老年人下肢肌力显著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肌内效扎贴对预防新兵下肢军事训练伤的疗效.方法:某部队入伍新兵50人,随机分为研究组25人和对照组25人.两组均参加常规军事训练,研究组同时使用肌内效贴布进行保护.新兵3个月集训结束,统计士兵下肢训练伤发生的数量.结果:肌内效扎贴组军事训练伤发生3人,对照组训练伤发生9人.研究组军事训练伤发生数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布能有效减少新兵下肢军事训练伤的发生.肌内效贴布对其它军事训练伤的预防作用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蹬冰效果取决于下肢有关肌群的退让和克制收缩效果,即蹬冰动作是下肢肌群退让和克制工作的结合。研究对象:受试者为两名女子国际健将级速滑运动员邢爱华和赛娜,均接受过等动测试,测试稳定性较好。研究方法:实验法。结果与分析1.髋关节等动向心收缩(1)峰值力矩大小和角度变化两人髋关节屈、伸肌峰值力矩随着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速度的增加有所减小,且在高速区(超过400°/S)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均有所反弹,这可能是由于速滑项目运动员长期适应高速运动,所以当速度高达一定范围内时,由于其肌肉长期适应此速度下的刺激,反而出现高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高速摄影机、拉力传感器及遥测肌电仪三机同步测试的研究方法,探讨吊环悬垂后摆振浪中腰背肌、下肢后群肌用力的模式及在完成各动作中所起的作用。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所完成动作难度的大小,各动作肌群用力程度大小盼排序均为腰背肌、臀大肌及股二头肌(直接参与后摆振浪伸展髋关节的肌群)。  相似文献   

20.
负荷伸膝运动对中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法,以南京市56~72岁社区居民5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负荷伸膝运动,测定比较运动前后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变化情况,探讨负荷伸膝运动对中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经12周训练后,运动组中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显著提高,表明负荷伸膝运动可作为中老年人改善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的有效锻炼方法之一在中老年人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