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乌克兰大学预科系的课堂上,有时会看到这样一幕: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准备好课本准备上课,老师却空着手进了教室:“今天天气这么好,阳光充足,你们就不想出去走走?”或者“这两天马戏团有著名的莫斯科杂技团来巡演,你们不去看会遗憾的!”头—次听到这话时我真是一头雾水,我们当然想去公园里晒太阳,可是现在是上课时间啊……  相似文献   

2.
殷建光 《师道》2004,(5):32-32
春节,去妻子娘家拜年,当小学教师的岳父给我讲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1978年,他在一所农村小学教书。一天上午,他给学生上自然常识课,领着学生来到院子里,面对教室,告诉学生,前北后南,左西右东,太阳每天都从东边出来。学生们被这种活灵活现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兴趣盎然。第二天上课,他让学生回答问题:太阳从什么方向出来?学生们都回答太阳从东边出来。然后,他又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难问题。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为何学校的太阳从东边出来,俺家的太阳从北边出来?”学生们哄堂大笑,他也觉得奇怪,问那个学生:“你根据什么说太阳从北边…  相似文献   

3.
“唐老师,快去!你班的学生要打数学老师了!”我一惊,心想谁那么大胆,连老师也打?我匆匆爬上三楼教室,教室中很安静,学生们大多站着,陈茂与数学老师僵持着。  相似文献   

4.
野炊     
一个秋日薄阴的下午,准备出发去野炊前,我班学生各自拿着从家里带来的豌豆、糯米、鸡蛋、油料等,到校园里集中,看着眼前一张张红扑扑、喜滋滋的脸蛋儿,我笑着问:“你们的父母同意给你们这些东西吗?不会是偷出来的吗?”学生们就争着答:“我爹妈同意的。”“家里不同意,我就从鸡窝里偷摸出两只鸡蛋来。”“哈,我这一袋子糯米,是从妈妈手里抢得的。”答案是多种,但现在时间有限,我已顾不上如何批评指正他们几句,立即带他们出发。山虽不高,但杂草丛生,山路蜿蜒曲折。我领着孩子们翻过第三座山,然后下到山坳里,在这里野炊不仅…  相似文献   

5.
公园记事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阴雨连绵的季节里,也实属难得了.下午烈日当空,待在屋子里,人的心情也烦闷得很.祖祖说:“不如出去走走吧.”妈妈也附和着,提议道:“去江北公园吧,好久没去了.”全家人都来了兴致,收拾行装准备去逛逛公园,我心里虽不太情愿,也只好和大家一起去了. 刚换的衬衫被汗水浸透了,贴在背上,我烦躁地站在公交车的后面,拉着扶手,目光穿过几乎密不透风的人群,最终落在前排笑逐颜开的祖祖脸上,我有些不解:“不过出来走走,气温又高,值得这么高兴么?”  相似文献   

6.
许黎剑 《河北教育》2002,(12):12-12
开学初,学校组织学生乘车去科技馆参观航模展,车子开时,我发现车上站着两个人——我和郑老师,而学生们一个个心安理得地坐着,有说有笑。我脑子一转,对旁边的学生说:“你们都坐着,可老师还站着。”几个学生似乎想到了什么,往里挤了挤,不好意思地说:“许老师,您坐这。”我微微一笑,说了“谢谢”就不客气地坐下了。车上唯一站着的还有郑老师,我又对周围的学生说:“你们看,郑老师还站着……”又有几个学生说:“郑老师,您坐。”郑老师笑笑说:“不用了,没几分钟,我站一站吧。”“不,郑老师,”我接上去说,“学生给你让座,…  相似文献   

7.
说起写作文,有的老师也许觉得除了书上固定让写的几个文题外,再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其实不然。生活中美的事物有许多,就看你能否去发现。今年一入秋,成群的瓢虫涌入教室。一天,语文课上,我发现几个学生不时向天花板上看 去,继而听见“你看,那边有”“那边也有”的小声议论,随即有更多的学生看着天花板。课堂一下乱了套。我刚想发火,可是又一想,这不正是一个好机会吗?于是我说:“大家先静静!你们了解这些瓢虫吗?”学生们摇头。“那好,我们捉几只一起观察一下吧!”就这样,一节语文课变成了一节作文观察课,学生们兴…  相似文献   

8.
静候花开     
正体能训练报到的第一天,我正在班上处理各种琐事,四处忙碌着。教务处的陈主任领着一个高高瘦瘦的女孩出现在我班教室门口。"谢老师,这位学生小美这学期转学,安排到你们班级,你接待一下。"我还没完全反应过来,陈主任已经风风火火地转身忙去了。事发突然,我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大脑快速地运转,事已至此,接吧!于是,我领着她进了班级,又让我们班的一名能干的学生带她去宿舍安顿下来。同时,我简单地跟本班学生介绍了她的  相似文献   

9.
迟悟的爱     
小时候,我胆子很小,到了上学的年龄,却不敢去学校,总认为学校的老师、学生是那么可怕。那年春节过后,我8岁多,已经开学几天了,我还是天天溜在学校后面的果园里,偷偷听着学校里的读书声。那天早晨,姐姐和邻居家的伙伴硬把我拉到学校一年级的教室门口,老师正在上课,我怯生生地站在教室门口,头低得不能再低,像个小鸟似的等待着最可怕的一刻。  相似文献   

10.
李南老师     
在附小实习时,遇到了这样一位老师——他叫李南,带的是六年级的班。他的班在学校中无论管理还是学习都相当的棒,而且有一个特点:他班里的学生各有各的特长。李南在班里很少强调纪律,也很少提醒同学不要忘记怎样做。所有的要求都只说一遍,同学犯了错也不批评,让人怀疑他如何带得好这个班。一节自习课,李南没课,在办公室批作业。我便问:“李老师,咱们不用到教室去看看吗?”他说:“不用去,不能惯得学生老师在时一个样,不在时又一个样,老靠别人管。”我还是忍不住到教室里去看了看,果然,教室很静,没有人说话,学生们干着自己…  相似文献   

11.
刚组建班级时,每当忙完一些事情,想到班里看看自习情况,总是很远就听到一片吵闹声。也许是因为我班教室紧挨着门厅,离走廊近的缘故吧,听起来吵闹声格外高,其间夹杂着班干部“别吵了!别吵了!”的吆喝声,显得很刺耳。站在门厅里听了一会儿,忽然心生一计。我轻轻推开门,教室里慢慢安静下来。我问道:“同学们,知道学校为什么把我们班安排在这个教室吗?”学生们面面相觑,都不知我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关上门,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说:“同学们注意了没有,这个教室紧挨着门厅,只要来了客人就从我们这里走。客人们看了我们班的纪律也就知道了我们学校的…  相似文献   

12.
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她不想去。她一点也不想去圣奇亚。当女孩们开始吃晚餐时,她们说话的叽喳声也开始响起,几乎压过了外面的倾盆大雨声。弗朗西斯卡静静地坐在一个隐蔽的角落。安吉拉修女正在看着她。“如果你吃完了,我将带你到校园里四处走走。把你的碟子送进厨房,然后跟我来。”她说。弗朗西斯卡把自己的碟子送进厨房,跟着安吉拉修女走出了餐厅。“这些是教室。你将和另一个女孩搭配成一对,以便有人领你去上课。”安吉的房间和办公室的走廊;参观了校园、学生们的休闲室和厨房。她最后带弗朗西斯卡去看了她以后将与其他三个13岁女孩一…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教文科班物理课,作为会考科目,文科生普遍都不重视。我教的二年二班最让我“头疼”,这个班的学生最“活跃”。上课时我常常发现有同学在做别的事情,看文科书、小声说话、甚至看课外书,对于这些“不法分子”,我从不手软。有一次,坐在前排的李某又在看那本厚厚的《红楼梦》,以前上我的课时他也看过,为此我也曾批评过他,真是屡教不改,这次绝不能饶恕。“你搬着凳子到外面坐着去”,我采取了隔离措施,因为根据规定,老师是不可对学生罚站的,所以我别出心裁想到了这种方法——搬着凳子出去坐着。“我还是站着吧!”李某说着就出去了,满不在乎…  相似文献   

14.
刘慧 《江苏教育》2004,(11B):30-31
片断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讲述故事:在一个大地窖里,生活着老鼠妈妈和她的一群小老鼠,它们生活很快乐,小老鼠们经常玩耍在一起,一会儿你挠我痒痒我拍拍你肩膀,一会儿爬上爬下你追我跑。一天深夜,天黑漆漆的,四周静悄悄的,老鼠妈妈领着小老鼠们出去散步——  相似文献   

15.
记得我在读初三时,一天,我班一名男生上课迟到了。上课的老师就让他站在教室门口,大声说:“你上午第一节课就迟到,昨天晚上都做了什么,是上游戏厅去了,还是看小说、谈情说爱了。你看你站没有站相,坐没坐相。你的头发怎么留这么长,你的上衣扣子为什么不扣上,你照照镜子看看,你比我可潇洒多了……”最后,这名学生气得转身就走,教师也气得发抖。  相似文献   

16.
每当我们要换一个教室听课的时候,校长总是叮嘱我们,快一点走,等会下课了,走廊里会变得很“恐怖”。事实也确实如此,好几次我们正在走廊里,正好赶上下课,学生们一下子涌出教室,我们只好侧着身子尽可能站在走廊边上,等学生们走完。在美国的学校观摩期间,我们得知在中学里有“恐怖的走廊”这个说法。下课了,学生们从各自的教室鱼贯而出,汇集到走廊里,走向各自的下一个教室。虽然美国中学的走廊比中国学校的走廊宽得多,  相似文献   

17.
眼睛     
“春天是什么颜色?” “春天是绿色的。” “绿色是一种什么东西?” “绿色是生命!” 在我的生命中有两种颜色,除了黑,便是父亲常跟我提到的绿。父亲说:“你听,春天来了,出去走走吧!去‘听’春天!” 我走着,走在人群里,没有人注视我。我用我的听觉感受到光  相似文献   

18.
那天的课堂上,在整体感知《济南的冬天》一课的内容后,我本想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去领略第一幅小山摇篮图,可第一位学生偏偏提出要先去济南的河边走走,看看水藻。此时我满怀希望地等待下一位学生能说出愿意先看看小山中的济南,然而,第二位学生站起来后并没有投“师”所好,他更强调先去济南雪后的小山上感受一下小山的秀美。  相似文献   

19.
语文早读课前,我去一年级教室安排学生读书,看见教室门口东倒西歪着四五个书包,教室里的学生稀稀落落。"还有些人呢?"我问学生。"他们在操场上看蜗牛。"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告诉我。我让罗程领着大家读课文,教室里随即响起了稚嫩的童声。在我看来,这算是世间上  相似文献   

20.
星期二早晨,语文老师有事没来,我便到一年级教室里去“盯晨读”,也就是看着学生们读书。晨读开始没多久,读书声便渐息。学生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偷偷说话,还有个别甚至在悄悄打闹。我原在批改作业,见状不得不停下来,起身在黑板上写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读书声停了学生小声地念着我写的句子。我问学生:“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摇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