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挑山工》一课时,学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本课中的“黑黝(YōU)黝的肌肤”中的“黝”为第一声,而《小英雄雨来》一课中“晒得黝(YǒU)黑发亮”中的“黝”为第三声。“黝”字在本册中连续出现两次,但是声调却不同,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均发现“黝”字为一个声调(YǒU),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普通话连读变调的缘故。什么是连读变调呢?语音上在连读音节中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连读变调,如“不”字,单念时读第四声Bù,称为原调、本调或者单字调。如果它的后面有个音节也是第四声,则读做第二声Bú,如“不去、不…  相似文献   

2.
烟台方言具有两种不同的连读变调形式。在两字组中,最后一个音节的声调保持不变,而首音节的声调遵循字调变调规则发生连读变调,在所有的两字组组合中四种组合发生连读变调。在三字组中,末尾音节的声调依然保持不变,而首音节和第二音节声调,受到尾音节声调的同化作用,遵循词调变调规则发生连读变调,所有的三字组组合都统一按照末尾音节声调的类型发生相应的连读变调。这种现象印证了词调变调与字调变调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自主音段音系学认为,声调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汉语上声连读变调中,一方面,声调独立于音段层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语流根据其语义句法结构、韵律节奏和语义突显产生停顿,音段中音节的组合结构会对多音节上声连读变调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
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续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连读变调。濉溪方言里的连读变调有非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和重叠式连读变调及其他特殊连调,其中非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有“不包含‘一’和‘不’的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和“包含‘一’和‘不’的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两种情况;重叠式连读变调有叠字两字组的连读调和叠字三字组的连读变调,其他特殊连调是指无规律可循的变调。  相似文献   

5.
普通话和汉语绝大多数方言都有连续变调现象.本文选取闽方言区的四区八点为研究对象,对闽方言的连读变调作了初步探析,并对其特点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海宁方言属于吴方言,有着丰富的连读变调,海宁方言中的连读变调和声调类型,语法结构有关.本文对海宁方言两字连读变调作了初步分析,发现了不同声调连读变调的基本规律,特别提到了动宾结构字组连读变调特点和阳平阳去在变调中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陈渊泉(2000)提出的关于普通话上声连读变调的制约条件发表了不同看法,认为上声连读变调应该放到节奏范围里讨论。变调域的划分应该充分考虑音节间的松紧度而不是只考虑句法结构,而且各变调域应该独立执行音系规则。基于这种假设,笔者对四上述宾结构的变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套制约条件能准确地预测出其变调结果。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语音部分的教学,重点是汉语普通话的音节,因为通过音节可以充分展示汉语语音的特点。但是,现今大多数教材虽有对音节的论述,也有对汉语音节的分析,却没有给出汉语音节、普通话音节确切的定义或界说,这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所以,笔者想就音节、汉语音节、普通话音节等问题,向各位专家请教。 首先,我们看看教科书对音节、汉语音节及普通话音节的描述: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一个音节可以是一个音素,也可以由几个音素合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91年增订版)用中国传统的方法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到声母、韵母、声调各个部分;用现代语音  相似文献   

9.
连读变调的方向性是指作用在两字组的连读变调规律,在应用于三字组或三字以上结构时,其运用顺序或方向会出现不统一的现象。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天津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变调方向上的差异实际上是对标记性结构修复模式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声调稳定性与声调异化制约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串行优选论弥补了经典优选论的不足,从而能够描述和分析天津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将印尼华裔留学生和中国人的普通话双音节上上连读调发音进行对比实验,指出印尼留学生发普通话双音节上上连读调时所存在的主要偏误在于:1.调域偏小;2.最大音高值偏低;3.音节发音时长偏长,且前后字时长比例不当.并进而分析了产生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汉语音节是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读音就是 1个汉语音节。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 3部分构成。普通话音节是汉语普通话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规范读音就是 1个普通话音节。它由 2 1个声母、39个韵母和 4类声调组合构成  相似文献   

12.
朝鲜语具备两种显著连读现象:单纯连读和熔合性连读;韵律的要求使相关语法词在边界部位无法对齐,发生音节拆分;熔合性连读涉及到音段的弱化;所有连读现象受朝鲜语的韵律条件制约,这些制约条件的排列顺序是:不脱落,不增音>>无韵尾,音首>>音段不熔合,语素左对齐;朝鲜语汉字词的连读现象可以在优选论框架下得到充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外来词语音汉化现象是外来词被汉语吸收时语音上为适应普通话音节结构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外来词语音汉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增加声调,改换音位,增减音节。近年来出现了在优选论框架下对外来词语音汉化现象的解释性研究,这些研究通过设置制约条件和对制约条件进行等级排序,来评估说明外来词语音汉化的最优选择形式,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福建方言式声调的特征与普通话声调正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声调作为汉语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普通话学习中经常被忽视。通过福建方言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比 ,分析了福建人方言式声调的发音特征 ,强调方言式声调是构成普通话方言语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提出纠正福建方言式声调发音的方法 ,以免方言式声调影响福建人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群生教授的声调中心论在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中应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声调中心论既强调汉语音节声调的重要性,又强调腔调在汉语普通话中的重要意义。它符合汉语本体的特点,适应了汉语动态的现实,抓住了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的核心与关键,是对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理论的可贵探索与精辟总结。  相似文献   

16.
谈辽西方言声调缺陷及在教师口语教学中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调是汉语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话声调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普通话声调教学是教师口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针对辽西方言在声调上存在的缺陷,从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训练教学的科学性两个方面论及了教师在教师口语教学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轻读的学问     
青梅酸,甘蔗甜,黄连苦,老姜辣。世间万物,各有各的味。普通话也有它的“味”。轻读就是普通话的最能体现自身特色的一种“味”。普通话中的轻读是一种音节连读时产生的音变现象。需轻读的音节已失去了原来的声调,而变成了一种较轻较短的调子,但又不是与  相似文献   

18.
轻声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一个重要语音现象,它具有辨别意义、区别词性、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掌握轻声对于正确地朗读课文,提高普通话的表达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轻声的特点: 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有的音节在一定的场合里失去了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叫做轻声。轻声音节的音高是不固定的,其调值由它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决定。一般规律是:轻声在第三声之后最高,第一、二声之后次之,第四声之后最低。对方言区的人来讲,要把普通话说得准确、熟练,不认真掌握轻声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9.
韩卫春 《考试周刊》2011,(1):36+24-36,24
一、汉语中的同音现象 据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普通话有22个声母和39个韵母,两者如都能相拼的话,不计声调,可以有858个音节。事实上,普通话音节表里大约有400个有字的音节。  相似文献   

20.
声调作为汉语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常因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存在着明显差异而成为教学难点。本文着力细化、分析重庆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调型对应关系,如何利用方言识别古入声字,以便在普通话声调的教学与训练两方面真正做到明确、具体、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