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游日记     
一首诗,或许就是一幅图画、一段历史。透过这些诗,我们往往可以触碰到诗人跳动的脉搏,甚至亲历诗人精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诗歌的发展流变中,诗歌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诗歌流派———咏史诗。比起官方史学家的评判,咏史诗对历史及历史人物的见解或许更具个性色彩。咏史诗是诗,又是诗化的史论,既反映了诗人的历史观,又借此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抱负,消解胸中的块垒。应该说  相似文献   

3.
诗歌中的河     
诗歌是一条河,由那日光无法触及的亘古,一直流淌到今天。生命是诗歌长河中的一脉流水,经历了千回百转,奔流不息。或许正是因为诗歌如河,生命似水,彼时的诗人们对于“河”的意象怀有特别的情愫。  相似文献   

4.
阿拜终身的事业就是以诗歌为武器,唤醒并且拯救哈萨克民族。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或许注定会孤独,执着呐喊的阿拜有一种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寂寞。  相似文献   

5.
诗歌中的真     
诗歌被视作"真善美"的化身,然而诗歌之真,对于一些习作者而言,在今天还是说不明白的问题,或许还认为诗与真没有什么关系,诗不就是想象力,不就是内心的表达吗?然而,今天诗坛许多让人们诟病之处,恰恰与诗歌的"失真"有关系。诗歌不是记实性的文学,就事与情"而言,诗重情;就"外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段历史.的确,纵观这些千古传诵的诗歌,有多少不是诗人真实生活的写照?读着一首首诗歌,仿佛是踩着历史的脚印一路走来.  相似文献   

7.
仓央嘉措的诗歌用了大量隐喻,其中与爱情相关的隐喻最多。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仓央嘉措诗歌中的隐喻,可以看到仓央嘉措诗歌反映了既追求爱情、又清醒随缘的态度。或许,六世达赖就是要以吟咏爱情的方式度化为情所困的众生。  相似文献   

8.
步入姹紫嫣红的古代诗歌园地,我们能够发现诗歌种类特多。咏史诗、闺怨诗、羁旅行役诗就是其中的三朵奇葩。夫子自道咏史诗咏史诗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诗歌。咏史诗,如果从诗人写作意图角度来考虑,可分为三类。一是表明自己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观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的艺术殿堂中,诗歌始终象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经久不衰、灿烂夺目的光彩。朦胧诗歌作为诗歌长河中的一条支流,历经漫漫岁月,其存在的价值是不可轻视的。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我国古代朦胧诗歌的萌蘖,是与我国社会历史和诗歌艺术自身以及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断发展分不开的,朦胧诗歌发展的历史,就是它不断创新日臻完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为什么要学习诗歌?严凌君老师的《人间的诗意》前言说得非常好:几乎每个民族的祖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诗歌作为最初的母语文学形式。人类的文学以诗歌开篇,或许,诗歌是人类心灵最隐秘的语言,最能表达人类质朴的感情和纯真的心愿。几乎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那是多愁善感、混沌初开的青春期,迷惘执着的深情,敏感纤细的心灵,仿佛只有诗歌才能诉说满腹的心思、书写对生活最初的感应。因而,每个年轻人天生就是诗人。  相似文献   

11.
巴尔扎克说过:“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我觉得,古典诗歌则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寓所。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爱诗的民族,中国是产诗的国度,尤其是古典诗歌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光彩夺目,从诗经到楚辞到汉赋到唐诗到宋词……古典诗歌的吟哦穿透了中国的历史。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就是通过别致的律诗绝句等古典诗歌的文学样式,来愉悦心灵,传递情感,寄寓思想,教育后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的灵魂就浸透在这汗牛充栋的古典诗歌中。当我们研究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时候,不能不把目光聚焦到美丽而深沉的古典诗歌…  相似文献   

12.
在学生的眼中,数学到底是什么?是一串抽象的符号和公式,是枯燥拗口的文字描述,还是永无止境的解题?数学的内涵远不止于此。作为数学教师,可能会说“数学是文化”,但在学生的眼里,数学或许就是一首诗歌、一则故事、一条谜语、一段人生……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诗歌,每个人都持有自己的"偏见"。尽管情感与经验占据了诗歌建构中最重要的位置,然而对于此二者的看法亦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论调。就后者而言,大多数人或许都认为日常经验是建构诗歌的最重要的基础,诗歌就是日常经验的提取和再造。尽管"再造"有高于"日常"的意义,然而亦多是正面的迁移或升华,而少有意想不到的哗变。这其实即  相似文献   

14.
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耳朵热了,说明有人在念叨你。而在科学家眼里,哪一边的耳朵热,就证明哪一边的大脑正在忙着。或许是忙于高端科技的研发,或许是在斟酌一个广告创意,也或许正在为前程殚精竭虑,或许是在推敲一句诗歌,语不惊人死不休,也或许正在编织一串谎言,大珠小珠落玉盘。  相似文献   

15.
历史流传物经典化的过程就是暴露或缓解经验着的文本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其与时代环境和政治权利有着莫大的关系。当时代境遇发生变化时,历史流传物被遮蔽的某些隐形特征被显露,而曾经被尊为规范的显性特征将会隐藏起来。杜牧是晚唐诗坛的大家,其诗歌在当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其诗歌中存在着一部分描写男女之情、流露文人风流情调的内容,所以唐五代以来一直为世人所诟病,到了清代,由于文化政策和士人心态的转变,对杜牧诗歌价值的判定有了改变,对其诗歌中抒发个人情感和描写男女恋情的部分被重新审视,进而对其诗歌价值有了一次再确认。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题目"从……到……"是生活中常用的短语,它所表达的或许是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地点的转换,或许是不同事物的关联……请将"从____到____"补充完整,并将其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相似文献   

17.
孟凡虎 《学语文》2003,(2):32-33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诗歌不断发展丰富的历史。几千年来,诗作为一种文化,任何时候都与教学同行,都与学子共存。如何有效继承和发扬诗歌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及鉴赏诗歌的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目前日益繁荣的诗歌教学中,能否深入认识诗歌鉴赏的内在规律,能否激活诗歌鉴赏的心理流程显得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诗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6年萧三发表《中国的大众诗人陶行知》至今,陶行知诗歌研究时断时续70年,从题材内容到艺术旨趣,由政治和教育领域的价值意义到文学世界的还原,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特点。本文对陶行知诗歌研究的动态做一分析述评,力求重新认识陶行知的诗歌在新诗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作为重要诗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文学艺术长廊中的瑰宝。中国为诗歌的王国,写诗论道有着悠久的历史。语文课本选了许多诗歌,诗歌鉴赏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诗歌鉴赏要抓好以下几个步骤:一.简介 简介就是介绍作者,介绍相关材料。面对一首诗,要介绍作者生活的时代,时代特色,文化氛围;介绍家庭状况,社会关系,兴趣爱好,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20.
作为作文素材,古典诗歌应该如何有效地加以运用呢? 一、用其诗句,就是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诗歌中的句子 2004年高考陕西考生《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