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瑞艾美华 《视听》2016,(12):118-119
新疆民族文学凭借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语言环境,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仍处于不断创作和完善中的当代民族文学,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跨族际传播,成为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几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从传播类型的角度出发,试图对当代民族文学的跨族际传播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能够使新疆民族文学被更多人所了解和熟知。  相似文献   

2.
一个独立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观念与文化特征,如果一个民族本身的传统观念发生改变而且它所孕育的文化内涵消失,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调查阿西尔乡达斡尔族的居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分析了达斡尔族居住格局变迁及影响因素。从民族间互通语言、民族间通婚及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达斡尔族与汉族、哈萨克族、回族之间的民族关系。认为当前达斡尔族与汉族、哈萨克族、回族之间的民族关系总体上较为乐观。在居住场所、学习场所和工作场所,达斡尔族与哈萨克族由于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别,影响他们之间的深层交往。  相似文献   

4.
《出版史料》2011,(4):119-119
过去我们习惯上以"高山族"来统称台湾的土著居民,并视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人们才慢慢得知台湾的原住民实际不是一个单独民族,而包含了九个族群,即阿美、卑南、布农、鲁凯、排湾、赛夏、泰雅、雅美、邹族(亦作曹族),是中国各民族中仅有的该语系成员。台湾政坛名人高金素梅,为泰雅族人,歌星张惠妹则出自卑南族。进入新世纪后,台湾原住民族群数目再呈增势,现今已达十四个。新增的族群名称有:赛德客、撒奇莱雅、太鲁阁、噶玛兰和邵族。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在我国高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信息交流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新媒体技术也成为了增强我国各民族之间和谐发展的重要工具,对各民族之间加强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朝鲜民族也通过发展新闻媒体行业,促进了本民族的经济发展。新闻媒体行业使区域性的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为朝鲜民族的经济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影响,同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只有将随之而来的问题找出并解决,才能促使未来的经济发展更加繁荣。  相似文献   

6.
水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溯源一直都是民族学研究的基础性功课,对水族的研究也概莫能外。从水族族群现在居住情况来说,以贵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居住最为集中,约50%左  相似文献   

7.
档案是在长期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技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是社会记忆的汇集。档案工作者要加强收集和保存档案,为传承人类文化构建完整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8.
档案是在长期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技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是社会记忆的汇集.档案工作者要加强收集和保存档案,为传承人类文化构建完整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其中,散居于闽、浙、粤、赣、皖诸省的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但是,一直以来,关于畲族的族源问题却众说纷纭.笔者通过大量阅读前辈们的精彩论述,总结出八种观点,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现在已经生活着52亿多种肤色的人。这52亿人分属2000多个民族,其中人口上亿的有7个民族,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民族有64个,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民族有224个。这295个民族人口之和约占全球人口的95%以上,大都是各国的主体民族和主要的少数民族。尽管各民族有各自的生活方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但没有一个人、一个民族不要进行传通。诚然,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的传通习惯会有所不同,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也大相径庭。但人类具有共同的人的本质,在人性方面有共同点,在传通方面同样存在着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是所有人、所有民族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践着,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遵守着的规则,我们称为“人类传通的通则”。如果谁违背了人类传通的通则,那么,只能得到“传”而“不通”的结果。 从目前各国学者研究的成果看,人类传通的通则,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史诗和神话一样,它通过生动的情节,非凡的人物,波谲云诡的奇迹,成了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座难以超越的纪念碑。史诗除了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之外,还在于史诗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典型的人类童年时期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陈丽 《新闻窗》2013,(3):87-88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人们利用它交流思想、传达信息,从而达到彼此间了解的目的。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本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社会需求,需要通过更多的途径来获取对自己有益及有用的信息。因此,选择接受媒体的报道就成为当代人获知信息必不可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鹏  李纶  余炜 《大观周刊》2012,(50):373-373
云南这片神奇的红土高原聚居着26个民族,为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经过长期发展,各民族在各方面行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彝族与纳西族在民族起源与发展上有着共同的历史源头和文化联系,在艺术形象、语言和结构、民族审美观念等艺术特色方面既有趋同性和相似性,又有民族差异性。本文主要通过对二者的民族艺术特色比较,并探究二者同异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动因,更好的了解少数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高句丽的历史和民族问题之争由来已久。本文就高句丽民族的来源、迁徙、语言和周边民族的融合论证了高句丽民族是以貊系为主体融合其他民族而成,而高句丽语也是以貊系语言为主体形成的。结合高句丽语对高句丽民族进行研究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高句丽的历史、民族和语言的综合性研究给本文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一个更充分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了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的民族,蒙古族文化正在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为了继承和发展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必须解决蒙古族文化传播问题,革新交流形式,展示自己的特点,并按照新媒体时代的时代规律,探索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式,从而促进蒙古族文化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如果离开梦想注定没有希望和未来。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如果离开梦想注定没有希望和未来。中国梦生动形象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这个重大战略构想一经提出,便在全国乃至世界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凝聚一切力量的精神旗帜。但也应清醒看到,中国梦的实现,既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读懂它、理解它,才能深入它、践行它。  相似文献   

17.
文物是人类历史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址,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最为宝贵璀璨的文化财富。加强文物保护,对于研究历史,发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彰显民族精神、教育后人等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蒙古民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使其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古老的游牧文化。蒙古族文化丰富多采,风格独特,是绚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9.
纳西族虽有本民族的的传统文化,但十分重视吸收其他先进民族特别是汉族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在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许多纳西人积极学习和接受汉文化,并用汉文字记录保存了反映本民族社会历史活动的档案史料.这些档案除了公务文书外,还有石刻碑文、家谱传记、史志典籍等.本文仅就反映纳西族问题的石刻碑文和史料文献作一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书目》2021,(2):8-9
本书从创新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我国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新探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