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泉州赵氏宗室是南宋初年随着南外宗正司这一机构的迁入而入居泉 州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南宋末年泉州郡守蒲寿庚的屠杀使得 泉州赵氏宗室几乎被斩尽杀绝。少数因有事外出,或为官在外、或被收养等的宗 空得以幸免。这些幸存下来的宗室,有的隐居下仕,有的改姓换名,有的为元王朝 服务等。考察宋末元初的泉州赵氏宗室,对于了解宋代地方宗室在这一特定历史 背景下的遭遇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
赵氏自叔带去周事晋,至赵籍被封为诸侯,凡此近四百年的晋国赵氏,吾称之赵室,以别于赵国赵宗室。赵室在晋国的发展中堪称有功之卿,赵夙是晋献公的战将,赵衰更以相材,佐文公,建霸业,赵盾执国政,佐襄灵成三公,使晋国的霸业继而不衰,虽然晋景公十七年,赵室三卿被杀,赵氏惨遭灭族之祸,然赵氏复起之后,再执国政,连远居南方的吴国使者都直语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之政,卒归此三家矣。”赵鞅当政之后又铸刑鼎,强六卿,赏军功,两次渡过了晋阳被围的险情,反灭  相似文献   

3.
赵孟 作为赵氏宗室而出仕元朝 ,长期以来受到一些人的指责与讥讽 ,认为“有伤气节” ,并影响到对他的艺术作品的评价。但是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应将赵孟这一历史人物置于宋末元初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探析。从他与南宋宗室关系的淡漠 ,他对南宋末年黑暗政治的不满与失望 ,再结合元初统治者忽必烈所采取的对汉族儒士、赵氏宗室的怀柔政策所产生的作用 ,综合考察后不难看出赵孟仕元是一件自然而又合乎情理中事。因此 ,对赵孟仕元不必多加指责 ,更不必为此贬低他的艺术成就及他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南朝时扬州刺史控制京城,皇帝们鉴于前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刻意选择最可信赖任此职。就任的49人中,皇室宗亲达40人之多。扬州刺史治所,前人有西州、东府两说。本详史实,认为以宋孝建三年为界,此前宗室诸王以宰相录尚书事而兼扬州刺史居东府,其他人任扬州刺史居西州,其后在通常情况下,凡扬州刺史皆居东府。此说纠正了前人之偏失。  相似文献   

5.
南朝时扬州刺史控制京城,皇帝们鉴于前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刻意选择最可信赖者任此职。就任的49人中,皇室宗亲达40人之多。扬州刺史治所,前人有西州、东府两说。本文详考史实,认为以宋孝建三年为界,此前宗室诸王以宰相录尚书事而兼扬州刺史者居东府,其他人任扬州刺史者居西州;其后在通常情况下,尼扬州刺史皆居东府。此说纠正了前人之偏失。  相似文献   

6.
从泉州华侨看泉州港在海上丝路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分析泉州侨乡族谱中的华侨史料,即泉州华侨宋代出国安南、南宋至元代前往海外贸易、明代以后为侨居地的开发和建设所作出的努力、以及进行中外化交流等情况,说明泉州华侨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泉州港是泉州华侨出国的一个主要港口,因而泉州港在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泉州市公园旅游产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客源市场和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两方面,对泉州建设民俗主题公园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从选址、主题、内容、项目等方面对泉州市民俗主题公园进行策划,提出泉州可以建设一个以“刺桐风、闽台情、温陵居”为主题,以泉州地域民俗文化为资源依托,以泉州市版图为规划基础的民俗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8.
新泉州模式理论提出泉州县域特色经济品牌化既是泉州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泉州经济总量连续居福建省设地市首位和全国地级市前列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新泉州模式理论,文章着力探究了泉州县域特色经济品牌化的形成机理:企业家精神是泉州县域特色经济品牌化的原动力,产业集群是泉州县域特色经济品牌化的支撑力,地方政府开放执政是泉州县域特色经济品牌化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金人于靖康元年,攻陷北宋都城开封后,烧杀抢掠以及宋室南还是开封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的主要原因。开封人口大规模的南迁有两次高潮。南迁的开封城市居民有皇帝及赵氏宗室、嫔御、外成、官吏、军人将校、宫女、内待、士人、学校生员、僧尼遭冠、坊廓上户。而数量最多的是劳动人民。开封人口南迁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临安是开封移民最多的地方江西、浙江地区从开封来的移民亦占相当大的比例,建康和镇江也有不少开封移民。  相似文献   

10.
关于清代著名史家、文学家赵翼的家世问题,一般均从《瓯北先生年谱》或《西盖赵氏宗谱》之说,认为其"本宋室后"。笔者近年来细读瓯北诗及相关史料,提出不同意见。即赵翼乃宋人赵抃之后,赵抃与宋宗室没有瓜葛。赵翼自号瓯北之缘由,众说纷纭。赵抃之祖湘,已"家于衢"。衢,乃浙江衢州。瓯江,即永嘉江。衢州恰在瓯江之北。笔者认为赵翼以此自号,乃示不忘祖宗之意。这则从另一层面证明,他似系宋赵抃之后,而非宋宗室之裔。  相似文献   

11.
汉代宗室涵盖所有的皇室成员,世代规模可以说是无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汉代宗室内部毫无区别,他们以在位皇帝以及蕃诸侯为中心划定五服范围,五服内的宗室才拥有属籍,五服外的宗室没有属籍;有属籍的宗室才有特殊待遇,无属籍的宗室其特殊待遇自然随之终结。  相似文献   

12.
汉代宗室在受到政府褒赏与惩罚时,因亲疏不同、在籍与否而待遇有别.在每年朝请、新君登基和皇帝大婚等情况下,宗室集体受到封赏.个别宗室成员会因德行出众而受到褒赏.通常宗室王侯受厚赏,在籍宗室受薄赏,无属籍宗室则不再受到赏赐.宗室违反礼制和法律会受到相应处罚,如牵扯到在籍宗室,须由地方报知宗正,再由宗正报告皇帝量罪定刑,无属籍者则视同平民对待.拥有爵位的宗室有可能受到削地、除国、废迁、耐刑等处罚,严重者甚至处死,宗室妇女则可能没入宫中为奴.  相似文献   

13.
保州宗室是宋朝宗室中较为特殊的一脉,虽有宗室之名,实属疏属之列,故在荫补子弟、任官俸禄等方面远低于其他处宗室。宋朝皇帝为维系和繁衍宗子脉系,多次破格优待保州宗室,并设保州敦宗院专门管理这一支宗室,南宋时期更是进一步提高保州宗室的任官级别,比照两京宗室之例注官,使其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泉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居全省首位,民营经济活跃,但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在分析泉州城市化现状及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泉州城市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入世"对泉州民营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泉州民营企业的特点及优势的分析.结合对泉州民营企业现状的调查,论述了目前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人世”新形势对泉州民营企业的利弊,提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WTO是民营企业的一道“坎”,泉州民营企业要跳过这道坎,应通过创建品牌和信誉、加快制度变革、注重适度规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企业家素质以及重视培养人才等途径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使泉州民营企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6.
通过泉州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对泉州经济发展特点、泉州制造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以及泉州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率等经济指标的水平、泉州的产业与企业的竞争力、泉州的产业发展对资源与环境的依赖等经济现象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泉州经济发展对传统路径依赖的现实。分析泉州的这种发展方式存在的制约瓶颈,从而论证了泉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中期以后,宗藩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宗禄问题和宗室犯罪,宗禄逋欠直接引发宗藩与明王朝的对立,是导致宗室犯罪的重要诱因.当然,宗室犯罪也表现为宗室的僭越,宗室的违制婚娶与乱伦败度,宗室檀离封禁、越奏等.但在藩府之中,宗室内部彼此因为名位、利益而勾心斗角,相互倾害,甚至父子反目,同宗相残的情形,也属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18.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自太初元年(前104年)到后元二年(前87年)共18年间,以戾太子为首的卫氏集团、以李广利和刘屈氂为首的李氏集团以及宦官扶持起来的赵氏集团展开了夺嫡斗争。外戚势力是在皇权与宗室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受"择权在君"思想的影响,武帝立嫡不坚,更加剧了夺嫡斗争的惨烈性。"巫蛊之祸"的实质是李氏集团利用江充与刘屈氂里应外合灭太子,以实现夺嫡,抢占权力制高点。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的乡镇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在泉州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份量,但同时也存在着劳动素质较低下,人才匮乏,以及缺乏吸引力、发挥人才作用的激励机制等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不足和困难。面对知识经济,泉州乡镇企业要实现新一轮的创业和发展,必须重视知识,重视人才,提高劳动的素质,为此要大力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化,为泉州乡镇企业的新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清代宗室划分中,本属宗室远支,但由于近支宗室各支派人丁稀疏,载治因赡养隐志郡王继福晋而入继奕纬为嗣.虽然载治、溥伦父子在爵位、取名等礼仪上同近支宗室并无明显差异,但却并不为近支宗室所认同.载治入继奕纬为嗣,开创了清代从宗室远支过继的先例,为解决近支宗室各支派绝嗣问题提供了方法,载治出继奕纬为嗣对认识清代宗室的家族观念、过继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