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精神胜利倾向和精神胜利法虽有共同的以精神上的胜利对抗现实挫折和境遇的特点,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人之常情,是健康的、开放的,清醒的,自信的自我;后者是麻木,愚昧的自我,认为鲁迅也有“精神胜利法”的说法是有缺陷的,围绕“精神胜利倾向”这一概念,可伸延出现人精神状态和人类家园营造等话题。  相似文献   

2.
论阿Q精神胜利法的无意识结构户晓辉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无疑是理解阿Q其人乃至整部作品的关键,而揭示精神胜利的特有机制,又恰好构成这一理解的紧要的一环。尽管已经有人从心理和哲学角度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做了剖析,然而,我们感到困惑的是,这些不同层次,甚至...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对“精神胜利法”的有关研究大多局限于《阿Q正传》本身,并将其产生的时限推定于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有关人性和社会意识的论述为指导,联系人类社会发展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认为从“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意识范畴,它同原始宗教一样,是人类早期就产生的消极地适应自然的一种扭曲的心理,是人屈从于自然的一种表现。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不仅自然界,而且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本身也加速了精神胜利法的发展。这在近代中国表现得特别明显,以至发展成为典型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伟大的思想象和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鲁迅归纳和概括了精神胜利法的特征,并对这一普遍的心理精神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4.
精神胜利法不等于“劣根性”姚崇实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阿Q这个具有巨大深远影响的艺术形象,他的主要特征就是精神胜利法。对精神胜利法,70年来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但都把它归结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民’创劣根性。尽管80年代以来,有人发表了更...  相似文献   

5.
"精神胜利法"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Q精神胜利法长期以来都是人们嘲讽的对象,被批得一无是处。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性,精神胜利法也不例外。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学生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精神胜利法看似是过时的产物,实际上现在、将来仍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本文就精神胜利法着重从其积极的一面阐述它的特征、存在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引导读者在生活中能正确运用精神胜利法,始终使自己的心理处于健康平衡状态,从而不断创出更好的业绩。  相似文献   

6.
精神胜利法原本是鲁迅作品《阿Q正传》中核心人物阿Q所经常运用的从精神上战胜各种困难的方法。鲁迅创作该人物形象的重要目的是在于揭示国民弱点或者说国民劣根性,从而达到唤醒广大国民、改造国民性的目的。随着从心理机制以及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等角度对精神胜利法解读的增多,精神胜利法逐渐脱离具体的人物而具有了更为一般的意义。区分特殊意义精神胜利法即阿Q式精神胜利法与一般意义精神胜利法有利于发挥其在生活压力日益巨大、心理问题日益增多的当代社会中维护人们心理健康的功能,也有利于更好地解读《阿Q正传》这部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7.
一、不能把作品撇在一边有人说:“阿 Q 主义的精髓,是精神胜利法。”我们很赞成这个说法,既把阿 Q 主义和精神性利法区别了开来,也揭示了精神胜利法在阿 Q 主义中所占的位置。既然这是两个范畴不等的概念,精神胜利法又在阿 Q 主义中占有重要位置,那么对阿 Q精神胜利法的成因专门作一探讨,应该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阿Q精神胜利法的成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但基本笼罩在“阶级”的阴影下。阿O的研究应摆脱政治话语,忠于文本。阿Q是何身份并不影响精神胜利法的心理普适性,其成因离不开人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苏炳生 《教师》2011,(20):116-116
本文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进行分析,认为精神胜利法是阿Q"母亲的怀抱",旨在对精神胜利法提供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10.
奖励自己     
奖励就是给予被奖励者精神的或物质的鼓励。通常情况下,奖励都是别人或单位给的,比如老师奖励学生,父母奖励孩子,领导奖励员工,上级主管部门奖励下属单位等等。奖励往往是对被奖励者的能力、贡献、业绩、成就的一种肯定、认可和褒扬。但是这样的奖励往往都是被动的、十分有限的,其实奖励还有另外的一种形式——自己奖励自己。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荒唐可笑的,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是的,这确实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但是却一点也不可笑,精神胜利法有什么不好?今天有不少的人活得苦累不堪,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精神胜利法,没有学会利用精神胜利法来放松…  相似文献   

11.
杨前 《时代教育》2007,(8Z):74-74
在《阿Q正传》中,鲁迅是从胜利和失败两方面来描写阿Q的精神胜利的。所以,阿Q精神胜利法的属性,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看,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从阿Q精神胜利法看中国人的心理防御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人们对阿Q研究得最多的是关于他的精神胜利法。事实上,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三种形式:自欺式、忘却式、接受式。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发现,精神胜利法的这三种形式实质上是阿Q的心理防御机制。其防御机制在本质上是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对自己的印象整饰。  相似文献   

13.
自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发表以来,由于其对“精神胜利法”这一现象的精湛概括,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阿Q性格的核心便是“精神胜利法”。但从性格特征的稳定性、主动性来衡量,从阿Q本人的言行来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阿Q的性格核心是投机心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 ,精神胜利法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生作用 ,并产生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等自我教育功能。在现实生活中 ,精神胜利法具有现实的自我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他利用其惯用的“自欺”、“忘却”、“容忍”等精神胜利法让自己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实际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心理防卫机制,是我们每个人在遇到烦恼时都会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塑造的人物形象、中外作家评论家的论述和现实生活中的若干事例等多方面看,"精神胜利法"是一种普遍的人性,"精神胜利法"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必将长久存在。  相似文献   

17.
在《阿Q正传》中,鲁迅分明是从胜利和失败两方面来描写啊Q的精神胜利的。所以,阿Q的精神胜利的属性,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看,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1阿Q精神的实质从阿Q精神胜利法的失败中,可以看到,他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只能在精神领域发挥作用,只解决自尊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阿Q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着力刻划的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关于阿Q精神胜利法的典型性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而这个问题又涉及到对于文学典型如何认识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九五六年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时,何其芳同志在《论阿Q》一文中,在阿Q精神胜利法典型性问题上大胆地提出了新见解。他说:“阿Q性格上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如大家所熟知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阿Q是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阿Q该怎么办     
阿Q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历来受到平多于赞扬。但无论从作者的创作态度,还是就小说客观的倾向来说,都是值得同情的。阿Q的堕落是残酷的社会使然,罪不在阿Q。精神胜利法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存而在精神上超越苦难的一种方法,是全人类的,只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特别,在弱者阿Q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罢了,阿Q死抱着精神胜利法不放也是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许三观和阿Q在内涵意义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形象地反映了人类通过种种虚设的理由以获得心理平衡和精神胜利的原始心理和精神机制。许三观这一形象的塑造,是余华对精神胜利法延伸与扩张的产物。在余华看来,精神胜利法似乎具有消解一切苦难的赎救作用,支起人类的生存欲望。但是,“精神胜利”并没有改变人在失败中的屈辱和在苦难中的痛苦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困境是无法摆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