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路上遇到一位家长,他向我诉苦说:“不知孩子出什么事了,今天教师又要我到学校去。我简直成了学校的常客!”类似这样的话.我听过不只一次了。在一所小学里,曾听到一位教师对一个七、八岁的学生说:“去把你的家长找来,找不来,你就别来上学了。”据了解,一个电话到单位,一个通知到家里,或让学生回去找,动辄就把家长叫到学校的现象,确实不少见。  相似文献   

2.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还不会系鞋带,因为妻子对他从吃饭到穿衣,事无大小,一包到底。一天,我到学校去接他放学,体育老师对我说:“你儿子今天上体育课,跑步时因为鞋带开了就不跑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不会系,怕绊倒。希望家长回去教教他。”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提醒她要多给儿子一些劳动锻炼的机会。妻子却不以为然“:系鞋带算不了什么大事,老师也向家长告状。儿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把学习搞好了,就是好样的。鞋带开了,老师给系上,不就行了!”我惊讶道“:你可真敢想。要是老师也像你这样溺爱学生,那么,孩子到时不都成了高分低能的蠢材…  相似文献   

3.
我本善良     
原本很好的一次和家长沟通的机会,我本想面对面地和学生家长好好交流交流,但可能是因为我太激动了——结果事与愿违。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学校安排我教六年级。班上有个学生叫杨永,一直是一个“后进生”。刚接班时原班主任就告诉我,他不但学习太差,而且无视校规校纪,三天两头打架。一次我们刚举行完单元检测,他得了52.5分,下课又与外班的人打起架  相似文献   

4.
我本善良     
原本很好的一次和家长沟通的机会,我 本想面对面地和学生家长好好交流交流,但 可能是因为我太激动了--结果事与愿违。 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学校安排我教六 年级。班上有个学生叫杨永,一直是一个 "后进生"。刚接班时原班主任就告诉我, 他不但学习太差,而且无视校规校纪,三 天两头打架。一次我们刚举行完单元检测, 他得了52.5分,下课又与外班的人打起架  相似文献   

5.
上学期学校让我担任初三(二)班班主任.我首先习惯性的向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解班级情况。他们向我介绍最多的自然是哪些学生学习刻苦、成绩好,哪些学生经常不遵守纪律、成绩差。在他们的话语中,无一例外的提起一个学生的名字——张晨.说到他时,又无一例外地称赞他“认真”、“听话”。带着这样的印象,我接过了三(二)班。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要问老师一天中最累的是什么,恐怕不少人都会告诉你是"看作业",恨不得把那几个老不完成作业的孩子狠批一顿。每当学习委员交作业时报告谁的作业又没做时,老师心中的怒火就燃烧了,但"他"却依旧我行我素,不做作业。这学期,我班来了一个插班生,叫王兵(化名),他就是典型的懒惰学生。刚开学第三天,就不做作业了。我首先采用了请家长监督的办法。家长来了,来的是王兵的奶奶。在谈话中,我知道了王兵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由于他成绩差,原来学校的老师让他转学到了我校,他的奶奶就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专门带他读书。我把王兵  相似文献   

7.
前些日子,有个家长托他的孩子转了一封信给我,没等我来得及拆封,那位家长便打来电话跟我打招呼说,他的孩子成绩不是太好,自己不好意思亲自来学校了解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于是便想到用写信的方式与我联系,并且再三嘱咐我一定要给他回信,哪怕是几行字也行。当我问到他为什么不敢到学校来的根本原因时,他在电话的那头告诉我:他以前到学校来了解孩子的情况时,许多老师都与他三言两语便结束了他的谈话,他看到成绩好的同学家长与老师总是有谈不尽的话题。他总是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穿得太寒碜,或者是自己没有给老师“好处”。有的时候,受了这股“冷气…  相似文献   

8.
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响起。我抓起电话,“喂,王老师吗?雪梅到现在还没到家,你送她上车没有啊?”“天这么晚了,还没到家吗?她们中午12点多就离开了学校,怎么还没到呢?别着急,我帮你问问那位带孩子的家长吧!”  相似文献   

9.
认识陈威,我是先闻其名,再见其人。接手四年级新班级之前,原班主任就“隆重”向我介绍了这个小男孩:脾气倔,易冲动。参加任何比赛,除非他是胜利者,不然肯定被他煽风点火闹得不可开交,让你无法收场。开学第一天,我就特别留意陈威,他在妈妈的陪同下来交学费。小男孩个子不高,长得  相似文献   

10.
尚巾 《家教指南》2004,(12):38-39
一些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家庭导报》报道,记者不久前偶然听到两个七八岁男孩的对话,觉得很惊奇。一个孩子说:“现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了,谁打我一拳,我就打他两拳。”另一个孩子则说:“要想让别人怕你,自己就要长得壮一些。”让记者更吃惊的是,孩子的这些“以暴制暴”想法竟然是他们家长灌输的。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这种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一下,如果孩子不还手,就教育他说:“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一位家长说,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以免在学校被人欺负…  相似文献   

11.
镜子篇     
互通情报放学时,郑老师对小强说:“明天下午请你父亲来学校一趟,我要和他谈谈。”小强吃惊地问:“老师,我没犯错误呀!”“老师请家长是正常工作,学校和家庭要互通情报嘛!”第二天下午,小强的父亲请假来到了学校。郑老师热情地寒喧一阵以后,又神秘地说:“您在副食店工作,我弟弟下周结婚,麻烦您给办点好鱼。”“……”“给他记公假”早自习下课铃已经响过,小明还没有到教室,考勤员小英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他记上  相似文献   

12.
案例呈现 高考结束十多天的一个晚上,我突然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听起来电话那一端家长非常着急:“徐老师,你无论如何都要救救我的孩子!孩子说他已经得艾滋病了,现在一天到晚窝在家里,饭不吃,觉不睡,口口声声说不活了,要自杀……”  相似文献   

13.
言外之意     
小班新来一个男孩叫萌萌,高高大大,聪明懂事,自理能力特别强。一天早上,萌萌高高兴兴地对我说:“老师,看我的新裤子!”为了不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我只是笑着点点头。萌萌还想说什么,这时一位家长向我交代孩子服药的事,萌萌与我的讲话便中断了。第二天吃完午饭我正在洗碗,萌萌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的新裤子是我自己穿的。”我对他点点头,依然埋头洗碗。萌萌站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第三天萌萌从厕所出来就对我说他把裤子尿湿了。我忙着给他换上裤子,就去哄一个正在哭的孩子了。第四天,萌萌又一次告诉我他尿湿了裤子时,我有些生气,认为萌萌是故…  相似文献   

14.
<正>想起前几天的那个情景,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教导主任董晶晶过来找我,说有一个家长来学校闹事,赖在学校不走,实在是没有办法。我连忙问:"怎么回事儿?"原来,这位家长是一位离异的父亲,他的孩子在我们学校就读,他到学校来,想看看孩子。但是,这个孩子从小跟随母亲生活,母亲也已改嫁,孩子根本不知道这个亲生父亲的存在。出于保护学生的心理,班主任和教导处的教师不同意让他  相似文献   

15.
杜撰表扬     
袁岚 《家长》2005,(10)
家长最头疼的莫过于被孩子的老师找去谈话了;而对于孩子,在家长去学校和老师谈话之后,恐怕也将面临着一场小小的“灾难”。下午去学校接儿子,发现他一脸的郁闷,问其原因,小家伙吞吞吐吐地回答“:我犯了错误,老师要您到学校来。”原来昨天在学校吃午饭时,有个小男生先跟他说话,人家说话时老师没看见,他说话时却被老师看见了。今天吃午饭时,有个同学的牛奶赠品玩具掉在地上摔得七零八落,他和其他三个小男生忍不住地哈哈大笑,把那位同学气哭了。班主任老师发现后,严厉地说:叫你家长到学校来!”后来数学老师也说要他叫家长到学校来。儿子分析道:…  相似文献   

16.
咨询时间:2006年6月25日某家长:老师,您好,我的儿子15岁,前几天离家出走了,现在已经找到线索,准备把他接回来。这几天我彻夜难眠,就是想不明白,家里对他这么好,他怎么就这么狠心,走了这么多天一个电话都不给我里对他这么好,他怎么就这么狠心,走了这么多天一个电话都不给我们打,  相似文献   

17.
正小坤是我们班一名"特别"的学生。有一次我出去听课,还没到家,他妈妈就打来电话,一边哭,一边气愤地跟我说:"老师,我们家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您看看,这哪行啊!他一回家就跟我说,一个孩子把他推倒并打了一顿,还说就看他不顺眼才打他……把孩子放在这种环境里我一点都不放心……"跟我哭诉了半个小时。因为我下午不在学校,只能先安抚家长,并答应第二天进行调查。谁知,第二天我刚到班里,还没开问,就有孩子找到我,跟我讲述昨天发生的事情。经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描述,我了解了大致情况:原来,课上小坤一直在  相似文献   

18.
新学期伊始,学校安排我接手上学年有名的“差班”——物生班。该班有52名学生,其中18人受过学校行政纪律处分,5人甚至受过两次以上处分。可以说,这些学生是学校有史以来的“极品”。校长急、家长忧,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也感到压力大。这样一个班级,令我这个具有20多年教龄的老班  相似文献   

19.
2002年9月10日,教师节,学校放假。早上6时半,还沉浸在梦境中浑浑噩噩的我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我一个老同学打来的,寒暄了几句后告诉我:他准备到私立学校去闯荡了。接下来,我便与他“上下左右”一起权衡了一番利弊,他也照例跟我讲了一番“到更自由广阔的天地去发挥自己才干”的有关个人理想的话……最终,他还是向我袒露了心扉:其实私立学校最吸引他的还是4万年薪以及校方允诺的若干年后一套150平米的住房。我心里“咯噔”一下,差点脱口问他:“这个私立学校还要不要人?”想一想自己按揭买房要钱,装修要钱、结婚要钱、买电脑上宽带要钱、自己写了二三年的书由正式出版社出版也要钱……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电话铃又响了。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我很兴奋。这个同学已经三四年  相似文献   

20.
张海霞 《中国教师》2011,(18):75-76
<正>2010年6月初,我刚刚送走了一个高三毕业班。6月底的某一天,学校通知我接手另一个高三毕业班。这个班的原班主任因为怀孕而暂时回家休养。此外,这个班还要更换五位科任教师。为了能让自己顺利接手这个班,我向原班主任了解班里学生的情况。原班主任特别提醒我要关注一个叫小石的学生,这个学生非常叛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