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沉寂了两年没有考查语言连贯题后,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Ⅱ卷和浙江卷又赫然地出现了语言连贯题目的考查,以示其重要性和不可忽视性。那么,什么是语言表达连贯呢?所谓连贯,就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按一定的叙述角度和一定的顺序表达,使句子前后照应,语气上下贯通。语言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和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四个大的方面。那么,应该怎么解答连贯题目呢?有没有一些简明扼要的解题操作方法呢?根据我的经验,大…  相似文献   

2.
语句连贯衔接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近几年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所谓“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词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3.
考点解说句子的衔接,实际上是语言表达上连贯的要求,它要求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扣得紧,使全文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准确而又完整。句子的衔接,能综合检测出学生语言运用中的各项能力。因此,它在各种考试特别在高考中颇受命题者青睐。方法指导句子衔接题由两部分组成,即题干项和衔接项。  相似文献   

4.
【考点大扫描】排序题考查的是语言连贯能力。连贯是指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贯通,文笔流畅,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袁嗯。这个考点能力层级为D级。从1990年至2009年,排序题高考年年有。  相似文献   

5.
张翠婷 《语文天地》2013,(12):11-12
高考语言连贯考查的内容之一就是语句衔接,题目类型多为客观题。这类题所供四个选项中表述内容大致相似,只是表达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语言连贯题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之一,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要想提高此类题目解题的准确率,需要注意以下“六个连贯”和“四个注意”。一、一致的内容需要连贯。如(2005年高考湖南卷)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相似文献   

7.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近十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连贯.考得更多。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使语言连贯.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连贯是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它包括句与句之间的语言的衔接(照应、替代、省略、词汇重复与变化等)和语义的衔接(句与句之间内容上的逻辑关系)。语言的连贯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句子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近几年来,它一  相似文献   

9.
语言连贯,指的是如何处理好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语言连贯的测试方式大致是: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合理安排语序,根据语境续写句子和语句衔接等。现以近年以来的高考语文试题为示例,谈谈如何判断语句的衔接是否连贯的问题。一、判断语句是否衔接,要从话题陈述对象和语音上来考虑。  相似文献   

10.
〔考点说明〕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是近年来语文高考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 ,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加以高度重视。所谓“简明” ,有两点要求 :一是简要明白 ,不罗嗦 ;二是表达意思清楚 ,不含混难懂 ,用语合乎语法和语言习惯 ,合乎逻辑。高考对这方面的考查 ,一般是通过修改不通顺的语句来进行的。所谓“连贯” ,是指语言表达中句子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 ,它要求一个复句的各分句之间 ,或一个语段的各句子之间互相衔接 ,有条有理 ,前呼后应 ,做到文气流畅 ,和谐上口。高考对语言连贯性的考查形式一般有填写关联词、选…  相似文献   

11.
陈现云  王士吉 《山东教育》2002,(8):50-51,56
语言连贯题可以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的技巧性,是高考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除写作要求语言通顺连贯外,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也是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每年分值3~5分。测试的重点是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情境协调和衔接呼应恰当。要想正确快速地解答语言连贯题,必须牢牢把握高考测试重点,认真研究答题规律,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一、检查话题是否统一一个句群总是扣住某一话题来展开句子的。保持同一的话题和角度,各句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展开,语言之间才可能连贯。如果东拉西扯,话题突然转移,就会造成…  相似文献   

12.
【考点解说】能力层级“句子衔接题”是高考的“保留节目”,属于考试能力层级中D级(应用能力层次)。它涉及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乃至句式、修辞等知识,是高考试题中一道难度系数较大的题目。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没有思维的条理化,就没有语言的连贯流畅.思路的合理性,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逻辑条件;同时,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也是使语言连贯流畅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近几年高考命题出了不少语句衔接题,既检测了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也考查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秀菊 《阅读与鉴赏》2010,(3):80-80,79
高考中常见的句子衔接(连贯)题型有语境类、非语境类两大命题类型。语句衔接既考查了语句间的连贯,又考查了对多个语言单位的排序组合;这种排序组合,既要考虑到所给的多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内容,逻辑联系及修辞方法,又必须结合已经给出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5.
“语言连贯”是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自然、顺畅、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语言连贯题是近年中考考查的内容之一。要解答好此类题目,只要找到它的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近十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连贯,考得更多。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使语言连贯,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保持统一的话题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要保持话题的前后一致。每一个句子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句子的话题与段的话题一致。话题前后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不要轻易改换主语。如:“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后面衔接最…  相似文献   

17.
0对句群中各个句子之间关系的认识,可以张志公先生主编的中央电大教材《现代汉语》为代表,教材说句群是“一组有明晰的中心意思,前后衔接连贯的句子。”即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前后衔接连贯的”。但是不是任何一个句群的各个句子都是“衔接连贯的”呢?看一个例子: (1)可是我今年才三十六岁,你知道嘛?三十六和六十三可不一样,你知道嘛?我他妈的何必自吹自播呢!不信你可以去查档案。你要清楚,本人年正风华,岁逢正茂,乡级干  相似文献   

18.
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要求:“要做到语言清晰、连贯。“清晰”,就是语言意思明确,条理清楚,不含糊,不杂乱,不颠倒;“连贯”,就是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自然顺畅。这个知识的考查方式多以选择填充一段话的空句,使上下文衔接的题型出现,做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9.
“语言连贯”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自然、顺畅 ,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下面我就以高考试卷上的语言连贯题为例 ,讲讲解题规律 ,供大家参考。一、考试题型语言连贯题主要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 ,能力层级为D级。题型为语句复位和排列句序两种。语句复位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1987、1990、1991、1992、1995、1998、1999年均为此题型 ;1996年为排列句序题。解题时 ,要保持语言连贯 ,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及语言的衔接和呼应三个方面。二、解题思路 :1 陈述对象要一致。例 1…  相似文献   

20.
“语言表达连贯”多年来一直是高考的考点之一。所谓的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这类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2006年高考,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