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年画是产生于民俗生活中的艺术。年画在空间范围内的传播表现为生产、销售、消费的动态过程,在时间坐标轴上表现为这一过程的重复性,年画具备了一般民俗的基本特征,因而是一种民俗艺术。  相似文献   

2.
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以年画民俗文化为例,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突出阐明民俗的翻译要明辨文化身份,保持年画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民族特性,翻译中应采取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充分挖掘展现年画文化的内涵,不仅应使英汉两种语言对接成功,更要使两种文化内涵对接成功。  相似文献   

3.
年画娃娃是我国民俗年画的重要表现题材,也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符号。娃娃年画的盛行处于民众对于种族繁衍的寄托、化生观念的沿用和对于平民生活情趣的需要,大多出现在神佛、吉庆祈福、文学人物与时令节气题材中,表现形式呈现强烈的程式化和装饰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尹毅 《华章》2007,(11):222
年画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绘画样式.因为喜庆吉祥的寓意和一年一换的民间习俗而在民间广为流传.抗战期间,由于全民抗战的需要,年画这种民俗实用性美术在艺术家的改造下逐渐转变成教育、动员大众,打击侵略者的政治宣传工具,在解放区的抗日宣传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又迎来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在此我们一起回味一下那曾经承载热闹、喜庆的使者——年画。年画是我国民间过节、庆丰收,预祝吉祥如意的一种民俗艺术品,是我国绘画范畴里的一个画种,和古代传统绘画一样,同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宗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杨柳青年画的历史背景进行了研究,是民俗类文化濒危的背景下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文中谈到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独立绘画体系,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是准确认识和有效把握此类关于杨柳青木版年画历史研究意义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漳州木版年画--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瑰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州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漳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流远流长,从民俗意义到印刷工花,以及色彩、题材等等,都是其它地区罕见的。明末清初,漳州木版年画渡海落户台湾,并广泛与台湾民众的生活、文化和情感融合为一体。发掘和发展漳州木版年画是我们永远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宣传途径是最大程度上发挥政治动员有效性的关键。基于政治宣传和民俗需求的双重考量,中共将传统年画纳入自身的意识形态话语中,通过改造使其成为政治动员的有效宣传工具。这种政治考量使得改造后的年画既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又具有较强的民俗性,最终保证了政治宣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年画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不仅受益于宋廷的宗教宽容政策,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稳定、繁荣,雕版印刷的广泛运用,都对年画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加之年画有深厚的民间土壤,它既可以成为百姓谋生的手段,又可点染生活情趣,它用民俗的独特魅力,聚集起了庞大的创作队伍和观赏阶层,使宋代在年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武强年画是衡水民风民俗的艺术形式,它体现出农耕时代农民对神灵的敬畏、对平安幸福的祈盼、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现了衡水特有的民俗美;同时,武强年画构图的程式化、形象的脸谱化、图文并茂等艺术特点,使它成为几百年来历久不衰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11.
漳州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漳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流远流长,从民俗意义到印刷工花,以及色彩、题材等等,都是其它地区罕见的。明末清初,漳州木版年画渡海落户台湾,并广泛与台湾民众的生活、化和情感融合为一体。发掘和发展漳州木版年画是我们永远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湖南滩头年画依托于滩头发达的纸业和优良土纸,有深厚的民俗底蕴,散发着独特的楚文化的风情,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年画艺术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起于宋,兴于明,盛于清,内容以描绘民间岁时生活为主。在这些传统年画中,有的还生动反映了天津的妈祖信俗。拴娃娃、妈祖神像以及皇会、花会等题材年画,既展现了天津的地方民俗,又传播了妈祖文化。  相似文献   

14.
提要:闽南木版年画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相互影响,彼此融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丰富了我国民间艺术宝库。独特的地域文化、丰富的民俗活动,促进了民间木版年画的发展。本文从闽南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创作题材、表现形式、风格等方面,阐述其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李强 《文教资料》2012,(22):81-82
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驱邪祈福思想和民俗生活。凤翔木版年画就反映了陕西关中西部的民俗风情与审美文化。凤翔木版年画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采用手工雕版,土法印刷,体现了民间艺术淳朴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6.
闽南木版年画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相互影响,彼此融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丰富了我国民间艺术宝库。独特的地域化、丰富的民俗活动,促进了民间木版年画的发展。本从闽南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创作题材、表现形式、风格等方面,阐述其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武强年画被称为我国四大年画之一,久负盛名,与它承载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表现在四个方面:民族吉祥文化心理的具象化;多神崇拜民族信仰的集中体现;弘扬忠孝节义,崇拜英雄好汉;记录民风民俗,反映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8.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中一门独立的画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门非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研究的学科.今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正从现代民俗生活中隐退淡出.面对它的消失,我们有必要对它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期望能为它的继承与发展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一、主题活动进展时间:2012年12月1日~12月31日 二.主题活动由来年画是我国民间欢度春节、喜庆丰收、预祝来年吉祥如意的一种民俗艺术品,也是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心愿的一种艺术样式。年画色彩富丽、明快,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一般有祈福、辟祟、娱乐、教化的涵义,并反映了一定的世俗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20.
武强年画是在燕赵文化大背景下发展出的一种木版年画类型,其中的戏曲年画是年画艺人将年画与戏曲相结合而创造的融空间与时间艺术于一体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研究戏曲年画,探索戏曲与年画关系,将对戏曲艺术在民间的流传与接受产生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