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我国各行各业中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是保民生、保增长、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人才保障。培养高技能人才,可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如采取灵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立法保障,建立终身职业教育体制。但借鉴他国经验一定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2.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技能人才,然而现实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与劳动就业部门所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为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一直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技能人才规模达1.65亿人,高技能人才有4791万人。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将技能人才工作纳入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初步确定。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列为重大人才工程。但从总体上来看,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满足市场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从总体上看,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本文结合职业教育的实践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三个适应,五个结合"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李若楠 《文教资料》2005,(25):133-135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人才却远不能满足需求。技能型人才的供求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国家已将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而校企联合则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将呈现服务化、高新化、智能化、生态化等基本特征,这就对高技能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新力将成为京津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高技能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学校必须注意营造创新的教学文化,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利用学校教育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性格品质和创新能力,成为创新性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存5大问题年龄老化出现断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技术》2006,(16):16-1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调查分析表明,中国中高技能人才工作存在着五大问题。一是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企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国技术技能劳动者有872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2.9%。在技术技能劳动者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为360万人,仅占  相似文献   

8.
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性更多的表现为专用性人力资本。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价值存在"偏离",从而使投资风险加大;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错位和一些体制性障碍也加剧了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根据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征建立合理的技能人才人力资本评价体系,并合理配置政府、各类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资源,形成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元分担模式,进而构建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防范体系是缓解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性更多表现为专用性人力资本。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价值存在"偏离",从而使投资风险加大;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错位和一些体制性障碍也加剧了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根据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征建立合理的技能人才人力资本评价体系,并合理配置政府、各类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资源,形成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元分担模式,进而构建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防范体系是缓解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性更多地表现为专用性人力资本。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价值存在"偏离",从而使投资风险加大;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错位和一些体制性障碍也加剧了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根据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征建立合理的技能人才人力资本评价体系,并合理配置政府、各类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资源,形成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元分担模式,进而构建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防范体系是缓解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在高技能人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壮大了高技能人才队伍,提高了企业竞争力。然而,国企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没有建立起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高技能型人才,生产一线的技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一些高、精、尖生产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以及科技含量较高的岗位后继乏人,直接影响着企业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2.
技术哲学视角下的现代高技能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我国极其缺少现代高技能人才的现实状况,运用技术哲学的观点,阐述了技术发展对技能的影响,特别是现代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技能特性的新变化;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指出现代高技能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工人中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分析了传统观念对技能认识的误区所导致现代高技能人才匮乏的根源;进而论述了加快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军 《成人教育》2008,(1):22-2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对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其中既包括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还包括了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由于我国“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培养人才观念,导致我国的技能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其中高技能人才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高薪难求”的局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系统的职业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但是仅仅具有高技能不等于是高技能人才。在和谐教育观的观点下,高职工科学生还应该注重非技能素质的培养。文章探讨构建“技能素质”和“非技能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非技能素质培养的环境,培养高素质高职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的过程遵循一定的"师承"规律:师培规律、师传规律、师授规律和师训规律。探索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的"师承"规律对我国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转型期是一个长时段。在此过程中,经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需求。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相联系,厘清在经济转型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变迁以及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在所有技术工人中占30%左右,致使高级技能人才短缺,本文主要分析造成高级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及发展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省劳动和保障厅要求劳动保障部门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是省委和省政府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做好的重要工作,是“十一五”期间职业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切实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解决云南省经济发展中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以高技能人才培养带动不同梯次技能劳动者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云南省目前实施的3年10万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云南省至2010年培养25万名高技能人才计划,实际意味着背后近百万中级技工的培养,几百万初级技工的培养储备。(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职工培训提出了强…  相似文献   

19.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缺乏已经影响到经济建设的效果,加强技术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高技能人才匮乏的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评价,并对“本科+技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技能人才,然而现实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与劳动就业部门所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为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一直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思想、物质、动力、制度、环境等五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力求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学生素质与员工素养相适应、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相适应、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体系与能力结构相适应、核心课程与关键技能相适应、课程标准与技术标准相适应、教学管理与工学结合相适应、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相适应、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