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益创业是指个人或社会组织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创业活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青年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下,大学生公益创业存在诸多困难,在思想上,个人理解不到位、高校教育待提高;在实践上,组织运营困难、政策缺乏针对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社会、政府需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学生公益创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下,一个关于青年和责任的新名词“公益创业”正在渐渐兴起。对于公益创业该如何诠释?企业对于公益创业的看法又是如何?社会责任和公益创业是否合宜?这些问题都是大学生创业时必须去思索的。  相似文献   

3.
公益创业是公益事业运行机制转变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随着政府角色的转变、非营利组织的转型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公益创业在全球大量出现.在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背景下,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拓展大学生的创业就业领域和培养公益事业的后备力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价值为中心的创新是公益创业的根本特征,因此,衡量公益创业的关键,就在于评估其社会价值;关注、扶持和推动公益创业的发展的本质,就是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在欧美发达国家,成本收益分析法、社会投资回报法等社会价值评估工具的广泛应用,有力地引导了社会投资与公益创业.但由于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整体性滞后,我国的社会价值评估仍然是个新鲜事.只有通过宣传倡导、典型示范和政府规制推广的共同协力,才能真正让社会价值可见,让公益创业可行.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公益创业有利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公益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育科学认识不足、专业教育不够、社会资源驱动不及等问题,高校既要依托校院两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公益创业活动,又要完善公益创业教育机制,更要整合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知公益创业、参与公益创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公益创业是大学生创办公益企业组织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大学生公益创业有助于促进社会变革、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大学生在公益创业过程中遭遇制度欠缺与社会认知的冲突叠加、教育体系与外部监管的矛盾交织、创业素质与内部治理的匹配失衡等多重困境。要推进大学生公益创业,宏观层面上需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氛围,中观层面要重构教育理念、切实履行职责,微观层面需提升创业素质、创新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杨志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3):123-125
公益创业作为开展社会创新、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模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需求.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发展面临认知基础差、项目价值低、智力支持弱、社会基础差等多方因素制约,整合高校、政府与社会等资源形成多元合力,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持系统,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单纯地依靠高校单方面支持是完全不够的,政府及共青团组织、企业及公益组织、高校及团学组织、网络等新兴技术等有效的社会支持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助推器,共同的社会责任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各方面社会支持关系的粘合剂,广泛的认知支持、积极的情感支持、有效的行为支持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社会支持的动力源,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支持关系应当在共同的社会责任基础上构建多元性的社会支持体系,助推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公益创业已在我国悄然兴起并成为慈善创新的一股新力量,但由于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社会治理的缺失,使其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呈现的特点及组织治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其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目标及相关组织特性,借鉴国内外公益组织治理模式,提出构建以大学生、高校、社会企业、政府为基点的"四位一体"、多方协同治理模式,为有效促进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及其创业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公益创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公益创业在国外的产生和发展,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通过对公益创业经典案例的介绍,总结公益创业的特点.对公益创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认为公益创业的推广可以为唤醒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提供新思路,但是公益创业在中国的发展也要适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公益创业不同于一般的自主创业,它是具有创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个人或群体,以满足社会需要、创造社会效益为宗旨,通过创新性的经营理念与运作方式,实现自身创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效统一的创业活动.大学生公益创业以追求社会效益、创造社会价值为首要目的,本质属于公益事业范畴,在其角色定位上理应受到社会层面的积极支持.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实困境看,需要积极借助政府、高校、社会和创业者等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公益创业不同于一般的自主创业,它是具有创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个人或群体,以满足社会需要、创造社会效益为宗旨,通过创新性的经营理念与运作方式,实现自身创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效统一的创业活动.大学生公益创业以追求社会效益、创造社会价值为首要目的,本质属于公益事业范畴,在其角色定位上理应受到社会层面的积极支持.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实困境看,需要积极借助政府、高校、社会和创业者等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公益创业不同于一般的自主创业,它是具有创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个人或群体,以满足社会需要、创造社会效益为宗旨,通过创新性的经营理念与运作方式,实现自身创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效统一的创业活动.大学生公益创业以追求社会效益、创造社会价值为首要目的,本质属于公益事业范畴,在其角色定位上理应受到社会层面的积极支持.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实困境看,需要积极借助政府、高校、社会和创业者等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来看,在我国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公益创业存在大学生缺少理性系统的学习、融资缺乏、公众认同不足、教育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缺少相应的政策法律支持等突出问题。结合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实际,应建立"政府扶持、高校助推、社会支撑、大学生践行"四维联动工作体系,探索"输血"转型为"造血"式的公益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公益创业是个人、机构和网络通过捕捉新机会,处理社会机构供应不足或应对社会环境产品分配不均,从而挑战传统结构失效的产物。公益创业教育则是指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有益尝试,是解决日益激增的社会问题的有力手段,是弥补传统高等教育不足的有效方式,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抓手。高校构建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可以从教育目标确定、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构建、组织与制度的建立以及教育保障平台的搭建等方面来推进。  相似文献   

16.
公益创业作为介于政府和市场间的补充,以创业落实就业,以创业支持公益,构成了创新创业的新模式,并为社会治理提供方案,吸引了大批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投身其中。本文基于实证调查结果,梳理了当下大学生群体参与公益创业的现状,从身份认同、理念创新,创业形态、组织规模、创业领域、效益追求等多个方面入手,分析大学生群体,特别是大学生创业者们所面对的现实困境,就推动公益创业、支持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的途径与方式,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益创业是近几年国内兴起的一种新兴创业模式。公益创业与传统创业相比有几个方面的不同:其一,它更强调创新的理念和方式。其二,公益创业力求解决的是社会问题,它所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其三,公益创业是在创造社会价值而不是为个人谋利。其四,公益创业更容易获得全社会的支持。其五,公益创业在一定程度上不直接面向传统市场中的企业竞争。  相似文献   

18.
公益创业的核心在于使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既能锻炼商业技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基于麦克利兰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结合公益创业的十个过程,可以将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分为知识、价值观、技能三大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存在差异,影响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政策、资源等。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促进社会公益创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建立起政府引导下的公益创业驱动及孵化机制、高校保障的智力支持机制以及社会多元推动和资源支持机制,构建基于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支持体系,为公益创业创造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陈阳 《黑龙江教育》2023,(11):52-54
大学生创新创业公益精神的培育和公益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道德风尚和志愿服务活动的传承与发展,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意识及公共服务精神的一种体现。文章通过用奋斗精神引领大学生自主自觉地认同、参与创新创业公益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的意识,探索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思创融合教育的全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刘蕾 《江苏高教》2017,(11):84-89
公益创业的核心在于使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既能锻炼商业技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基于麦克利兰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结合公益创业的十个过程,可以将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分为知识、价值观、技能三大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存在差异,影响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政策、资源等。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促进社会公益创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建立起政府引导下的公益创业驱动及孵化机制、高校保障的智力支持机制以及社会多元推动和资源支持机制,构建基于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支持体系,为公益创业创造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