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留守学生逐渐增多,他们远离了父母的关爱照料,造成了留守学生情感上的真空状态。为了让留守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填补留守学生的情感真空,提出五方面的对策以供参考:真心关爱,“高看一眼”;摸底调查,建立档案;加强沟通,倾注真爱;密切联系,协同施教;组织班会,建立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2.
亲子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亲子关系不和谐、父母没有树立榜样作用以及对子女监控机制的弱化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良好品格的塑造。学校教育工作可以转变家庭、学校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不断完善学校课程设置,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拓宽教育途径;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促进留守儿童良好品行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武陵山区苗族农村留守女童体质长期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为相关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择武陵山区腹地的麻阳苗族自治县(苗族人口占87%)的锦和镇为长期纵向研究观测点,相同年龄组分别用2005、2010、2014年的均值与2000年的均值进行对比,均数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显示:十五年来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形态指标多数出现了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P<0.05);十五年来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多数没有出现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P>0.05),而上幼儿园的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中共有9项指标发生了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P<0.05);结论:十五年来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形态出现了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这可能得力于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营养极大改善;十五年来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没有出现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这可能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等高度相关,其中适合于儿童的科学而合理的体育锻炼最为重要,良好的幼儿园教育和父母亲的悉心呵护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境差,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十分重要,要帮助学生养成合理安排学习英语的时间,尤其是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本文调研了贵州凯里市鸭塘镇四联村苗族留守女童的现状,包括她们的学习情况、生活和心理状态等,得出了一系列统计数据,最后分析了问题原因:(1)"留守儿童少年"与临时监护人存在隔膜且照管不足;(2)缺乏亲情的抚慰导致生活问题;(3)社会教育严重缺位;(4)少数民族留守女童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女童劳务负担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农村留守女童劳动负担问题的实证研究,提出留守女童承担的劳动种类及存在的年龄差异现象。描述和分析了劳动分配中的性别差异,并试从监护人的态度以及经济和文化根源的角度解释这种差异的成因。通过分析劳动负担过重对留守女童身心健康和学习的消极影响,以期唤起社会对留守女童劳动负担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一年级,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几年来在低年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切的感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由于经济不发达、封建历史的原因,回族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交通和信息严重落后,重男轻女的现象较为严重。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回族留守女童问题日益严重。在我国很多回族聚居地区,留守女童享受教育的机会要低于男性,她们长期处于低素质的状态,也形成了恶性循环。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和政县回族留守女童教育的现状和原因,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曹华平 《学子》2013,(1):41
针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感、安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近几年的品德教学工作中,本人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以品德日记为依托,在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一、强调真实,养成农村留守儿童认真观察的习惯学生日记是学生生活的反映。一般地说,写日记能够养成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位,常与电视、网络等媒体相伴,习惯于被动接受信息,不爱观察、体悟周边事物。那么,怎样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首先,务必使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新要求,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几年来在低年级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作者深切感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才能会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农村211名留守初中生和223名非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初中生在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三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留守学生,且差异显著(P<0.05);在人际关系状况、健康适应及心理压力总分三个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P<0.01)。调查结论:农村留守初中生面临的生活压力事件多于非留守学生;留守初中学生在生活压力事件因子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学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和成才,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发展社会交往,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对417名农村留守学生进行无记名测试,以412名农村非留守学生为参照对象。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低于非留守学生,其中,在生活满意度上,显著性地低于非留守学生(p〈0.05);农村留守学生的自尊、一般效能感、生活事件应激量与幸福感显著性相关,并均进入回归方程。据此,提出提高农村留守学生幸福感的建议,促使农村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元分析法,探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结果表明:(1)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2)留守女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留守男童;(3)四种监护类型中,同辈(无)监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差,隔代监护和父辈监护类型稍好,单亲监护的效果相对最好;(4)不同留守类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当前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杜玉东 《考试周刊》2011,(76):219-22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外出淘金者越来越多,“留守学生”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学生虽然能吃苦,独立生活能力较强,但学习的随意性也较强,自我控制能力偏低,加上周围环境的消极影响等,不少“留守学生”学习被动、自由散漫,甚至有的发展成为“问题学生”。如何帮助他们健全人格、健健康康地成人、成才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学生暑期留守生活状况。方法:应用自编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10名本校留守学生展开调查。结果:81℅的留守学生的月均生活费在300~600元之间,57.6%的学生留守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人素质;66.5%的学生能按预定的日期坚持留守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有不足25%的学生体验充实,60%左右的学生体验到孤独等消极情绪;有超过53%的学生认为基本达成目标,但有72.7%的学生对留守生活给予积极的评价。结论:大学生留守的主要原因在于提升个人素质;大部分学生坚持了比较长时间的留守,不过,留守期间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绝大多数留守学生对结果是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留守学生"的关注越来越多,我校也设立了"农村留守学生研究"这一课题,作为班主任的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主要负责"留守学生在校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一子课题中学习习惯的研究。我对我校三年级42名留守儿童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整体学习习惯状况堪忧。学习习惯较差(作业完成情况较差,甚至不做作业)的"留守儿童"有14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总数的33.3%;学习  相似文献   

18.
关注农村留守女童的性安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留守女童是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岁以下的女性儿童。留守女童遭受性伤害的问题在农村比较严重。其原因是性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缺乏、安全监护缺位和农村地理环境缺乏安全性。防范这一问题必须严格父母的监护责任,家庭、学校、社会要对留守女童加强性安全的意识教育和防范教育,农村社区要加强性侵犯活动的防范,同时,加大打击和惩处的力度,震慑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学生暑期留守生活状况。方法:应用自编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10名本校留守学生展开调查。结果:81℅的留守学生的消费水平在300-600元之间,57.6%的学生留守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人素质;66.5%的学生能按预定的日期坚持留守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有不足25%的学生体验充实,60%左右的学生体验到孤独等消极情绪;有超过53%的学生认为基本达成目标,但有72.7%的学生对留守生活给予积极的评价。结论:大学生留守的主要原因在于提升个人素质;大部分学生坚持了比较长时间的留守,不过,留守期间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绝大多数留守学生对结果是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作为学校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和身心发展。通过"经典诵读"方式引领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让留守儿童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从而为终身健康发展作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