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本文利用EPG和语图相结合的方法,从腭位和舌位角度分析了蒙古语/r铺音每一个变体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试图揭示辅音后/发音过程中舌整体的动作姿态。根据实验结果,蒙古语/r铺音有三个变体,其中主要变体[∫]是一个舌尖后齿龈闪音,出现频率高;变体[r]是一个舌尖后齿龈颤音,出现频率低,发音时舌位和舌姿态与[∫]的一致,不同之处在于颤的次数上,[r]一般颤2—3次;变体[r]是一个擦音,出现频率低,只出现在擦音和送气音前,发音时与闪音和颤音同样舌面后抬起,舌面前和舌叶中心下凹,舌叶两侧和舌尖向上抬起,但不会接触到上腭,而对气流组成阻碍,发出擦音。  相似文献   

2.
基于EPG的研究基础上,对[n,l,,s,th,t,h,,j]等电子假腭能够完整记录到的蒙古语(标准音)辅音的发音特征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蒙古语辅音在词中不同位置有不同的舌位活动空间。在词首,辅音的舌位活动空间最小,即离散度小,音位变体分布最集中;在词末辅音,辅音的舌位活动空间最大,音位变体的分布最分散。在词中辅音里,音节首辅音比音节末辅音更能抗拒协同发音影响。  相似文献   

3.
塞音、塞擦音的生理长度远远长于其声学长度。在总长度方面虽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不送气音一般都比相应的送气音长。词首塞音和塞擦音都比相应的词尾塞音和塞擦音长。塞音和塞擦音在长度排列方面所存在的共性,可能代表它们的长度特点,而它们的因人而异的长度排列,可能显示了发音人的个性。从词首[t^h]/[t]和[t∫^h]/[t∫]的标志性舌腭接触面积变化图中可以看出,[t^h]/[t]辅音的舌位主要分布在齿区内,是舌尖上齿辅音。而[t∫^h]/[t∫]辅音的舌位主要分布在齿龈区内,是舌尖齿龈辅音。  相似文献   

4.
李国俊 《考试周刊》2011,(34):34-36
国内语音学界在普通话语音研究方面,对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三组辅音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研究比较多,但对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外的其他影响因素讨论较少。在实际发音时,舌尖后音舌下会产生明显空腔,这种情况也出现在舌叶辅音中。在发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和舌叶音的时候,可观察到这四组辅音气流通道长度有明显区别。作者认为舌下空腔存在与否、气流通道长度对以上四组辅音的发音有较明显的影响,甚至决定相关辅音的音质,并对此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其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是贵州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其语言语音声母较为复杂,有70个辅音,分为四类:单纯声母,前腭化声母,唇化声母,复辅音声母。其特点是:塞音声母清浊对立;鼻音声母包括单纯鼻音和前带紧喉成分的鼻音;清塞音和清塞擦音声母有送气;有一整套前腭化声母和唇化声母;有复辅音声母[pr];有舌尖颤音[r],但和舌尖后浊擦音[]属同一音位,且与双唇半元音声母[w]对立。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声学数据,从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两个角度考察了湖阳大邢村方言定母字的语音变体。从发音方法来看,定母单字逢低调读为"浊"塞音[d]和清送气塞音[t~h],逢高调读为清塞音[t];定母后字有浊塞音[d]、拍闪音[?]/[?]、颤音[r]以及近音[?]、浊擦音[?]和清送气塞音[t~h]等变体,其中[t~h ]是受单字影响产生的。这些共时平面的语音变体,可以通过一定的音变规则来说明。从发音部位来看,定母字有卷舌和非卷舌两种语音变异。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大邢村方言定母后字的"r-音"变体,主要是由浊塞音[d]的弱化造成的;此外,定母在单字和后字位置时,虽然音变过程彼此独立,但还是会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单音节声母位置和双音节后字声母位置上普通话舌尖前擦音的动态发音过程以及频谱统计参数的研究表明:单音节中,声母位置上的舌尖前擦音在齿龈和硬腭区域的接触十分稳定,软腭区域的接触随后接元音的类型而变化;双音节中擦音成阻的起始方式和时间依据不同的前字韵母而存在差异,后字元音对擦音动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舌面以及与后接元音交界点附近舌尖动作的变化;擦音段频谱不受前字韵母的影响,而与后字圆唇元音密切相关;在声韵母交界点附近,擦音频谱与腭位参数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N1C2(C#C)协同发音的声学模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以汉语普通话C#C结构的鼻韵尾/n/、/η/后续辅音(简称N1C2)的协同发音为研究对象,用动态腭位与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N1C2协同发音的声学模式和成因.研究表明:1)鼻韵尾/n/的发音方法有别于作为声母的鼻音/n/,舌尖的姿态可以指向齿龈,而不必达到.这种高自由度的发音姿态造成音段的高度叠加,产生跨音段的逆向影响.2)N1C2的协同发音属异体协同发音,分别是鼻腔和口腔不同的发音器官,协同发音的模式:/-n/后接舌尖辅音属异体同位(HES),时域上跨音段叠加,跨音段逆向影响;/-n/后接舌根辅音属异体异位(HED),在音段叠加的部份/n/被逆同化为/η/;/η/后接舌尖辅音属异体异位(HED),音段叠加部分舌尖成阻和舌根成阻共存,发生了向/n/的部分逆同化;/-η/后接舌根辅音属异体同位(HES),/-η/的位置更靠后,姿态受限,因此,时域叠加最少,有逆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语/r/、/l/和/h/这三个音的辅音地位受到质疑,一直难以定位。国内外语音学家对其发音方法、发音部位以及区别特征等问题进行论述,一直争论不休。通过对比分析,试图对这三个音进行重新定义。初步认定/r/是齿龈后无擦通音,具体发音形式是[],/l/是齿龈边通音,/h/作为通音则更合适一些。这三个音在某种程度上与半元音有相似之处,它们不是真正的辅音。因此,它们应该是介于辅音与元音之间的中间项,其区别特征可以表示为[+辅音性/元音性]。  相似文献   

10.
闻鸣 《语文知识》2011,(2):81-82
在钟祥方言中,有一种特殊的语音现象:现代汉语中读音为[ts(?)]的轻声后缀"子",在钟祥方言中却读为颤音[r]及其变体[dr]。舌尖塞擦音变读为舌尖塞音,舌尖塞音又变读为舌尖颤音,再加之舌尖肌肉松弛,这些都是舌尖塞音变读为颤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歌唱中,音乐浸化着语言,而语言又溶解着音乐。语言的读音与咬字的清晰是歌唱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歌唱时母音唱得好,就能把声音唱的美丽,子音唱得好就能将字唱的生动,使听众理解。  相似文献   

12.
各种高校《现代汉语》教材对鼻音发音的描述均有失妥当。正确的描述是:发鼻音时,气流主要通过鼻腔,但口腔里也存在少量气流,而且正是这少量气流起到了区别m[m]、n[n]、ng[η]三个鼻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两名汉语普通话水平为初、中级的泰国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声学实验为手段,通过对比分析泰国学生普通话三组塞擦音、擦音与中国发音人之间的差异,寻找泰国学生二语习得过程中语音方面的偏误和障碍,最后针对这些偏误和障碍提出教学对策。经过实验分析发现,泰国留学生在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时长、声母时长方面与中国发音人存在差异;另外,泰国学生在发这三组音时,舌位均较前。  相似文献   

14.
山西绛县方言有27个声母(含零声母)、35个韵母、4个单字调。语音系统中存在一些特殊现象,如有唇齿浊擦音[v]声母、唇齿清塞擦音[pf]和[pfh],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的字有特殊的读法,不分尖音和目音以及文白异读等。  相似文献   

15.
知庄章组声母在现代南方方言的读音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现代南方方言的读音情况复杂,如果从音类着眼,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读音类型:(一)知庄章三分型;(二)二分型,包括三种情况:⑴知、照对立型⑵知二庄、知三章对立型⑶开口、合口对立型;(三)擦音游离型;(四)合一型。  相似文献   

16.
知彻澄章昌母逢开口三等字,关中绝大多数方言点读作[喀、喀“]声母,蒲城兴镇、富平雷古坊、渭南龙背乡南部等处读作[k、k]声母,兴平南位、临潼代王读作[t、t]声母,开口三等支脂之3韵字在关中方言区包括兴镇、雷古坊、南位、代王等处多读作平舌声母;知章两组及日母逢开口三等字,渭南东塬一带把中古知彻澄章昌逢开VI三等读作[t艮t§ ]声母,把船书禅日母字读作舌叶音声母[5,3];船书禅日母逢开VI三等字,雷古坊读作具有一定腭化色彩的[5.3]声母;知照两组合口三等、船书禅日母开口三等及庄组逢宕摄开口三等阳药2韵及江摄开I:1二等江觉2韵字,代王读作翘舌音声母拼开口呼,其声韵拼合特征与关中西部岐山、宝鸡等处相似。  相似文献   

17.
成人学习外语 ,存在语言发音上的一些困难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母语没有的音、相似音、双元音、辅音连缀、句子重音。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相应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难点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反义复词的词序问题,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遵循义序,二是遵循调序,三是将义序和调序有规律的排列组合,本文在前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指出反义复词两语素声母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对排序的影响。其中发音方法主要表现在声母依照由清到浊的顺序,发音部位主要表现在声母发音舌位依照由后到前的顺序,旨在弥补调序和义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歌唱既是语言化的音乐艺术,也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文章以歌唱语言为中心,主要从了解汉语字音结构的基本形态和正确掌握歌唱咬字、吐字的基本方法两个方面入手,详尽论证了正确的语言表达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