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俞大猷《剑经》,研究《剑经》技击理论,用以指导现代武术,有针对性的运用攻防技击技术进行训练,提高技击应变能力和技击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理解分析俞大猷《剑经》,研究《剑经》技击理论,分析《剑经》利用节奏技击的特点,用以指导武术教学和训练,提高运用节奏的技击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俞大猷《剑经》的分析研究,探究辊法技击理论,挖掘棍法技术之绝,用以指导现代武术,并有针对性地运用其理论进行教学和训练,提高技击应变能力和技术水平,对促进现代武术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俞大猷《剑经》的武学思想及其一系列搏击格斗的战略战术、法则是传统武术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对于现代的散手运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俞大猷《剑经》的技击原则、要领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用来指导武术散手运动,为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庄子·说剑篇》中蕴含着丰富的武术文化内容和深刻的哲学理论。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其中所蕴含的武术文化内容、阐述的精辟武术理论和对于现代武术理论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古代武术文化与现代武术文化的比较,以继往开来的角度,讨论《庄子·说剑篇》对于后世武术理论发展的积极启发。  相似文献   

6.
回顾中国武术发展史,剑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实物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给人们一种神奇而又朦胧的意向.从技击实用到舞台观赏,历史发展的必然与偶然为现代剑术乃至整个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总结剑术及剑文化的发展史,在历史中发现规律,将其与现代社会武术的发展相对照,为现代武术及剑术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技击常出现在武术领域中,用来指代武术中的一部分特征.现在人们赋予技击的解释涵盖了从古至今的多种事实,明确技击起源词义是明确现代技击含义的第一步.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技击起源进行探析,得出技击的起源义是指一种军事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中的技击性进行了探讨.现代竞技武术是竞技武术套路与对抗两种运动在竞技中的体现,套路主张健身、表演、欣赏,淡化了攻防技击;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作为武术的一部分,同样应具有其本质特征--技击性,但其技击性有随着竞技武术的发展而淡化的趋势.为更好地发扬光大中华武术,体现武术运动的技击性特点,就应该在它的本质特征上发展创新,遵循武术是"武",而不是"舞"的基本原则,使中华武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武术动作与运动形式及技击性的辩证关系的讨论,得出:套路和搏斗是武术的运动形式,是武术动作的外部表现方式,武术动作是运动形式的基础和内容,运动形式和武术动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踢、打、摔、拿诸法是武术动作的表面特征,动作具有技击性是它们的内在联系,这种表面特征和技击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教学中出现了"剑走偏锋"的怪异现象,主要表现形式为"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上武术课;喜欢武术,却不愿意学"。究其原因是由于武术的健身与修心价值功能人为取代了技击价值功能。创新武术教育教学旨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恢复武术的身份与地位,彻底改变武术在中小学的"社会市场困境",让武术回归其本质属性-技击性。同时也是体现中国武术技击攻防格斗和实战对练的核心价值功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技击是武术的基本特性,传统武术技击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武术技击特性.武术商业化是现代武术发展的必然过程,在当今社会,竞技武术在我国体育体制的影响下和各种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2.
陈从乐 《考试周刊》2007,(3):104-105
目的研究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的运动形式和技术特点,分析武术套路与武术散打的技击方法与内容、技术技能、训练的手段、方法和内容,二者是否相互联系,能否相互利用。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逻辑演绎法、分析综合法进行思考、分析;根据查阅、分析和笔录所得资料对两者的关系与共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武术套路与武术散打虽同出一系,但两者都各有其本身的运动形式和特点,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也不同。(2)两者都是以技击为核心,虽然练习形式各异,但两者的技法技术可进行互补和借鉴。结论武术套路与散打不论在表现形式上或在技法上,都各自有本身运动的风格特征和训练特点,应该传承各自的优势,再吸收他人的技术特点加以改进,以防止武术套路与对抗性练习发生脱节现象。  相似文献   

13.
钱基博以国学大师身份著《技击余闻补》显示了武术的社会土壤之广博,且先生从治心之术来讨论武术,显示了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14.
路明  杨福波 《教书育人》2001,(16):26-27
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的动作为素材。即有搏斗运动,更有套路运动,攻防技击性溶为一体,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通过武术课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实质,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协调性,灵敏性等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顽强进取和拼搏精神。1.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如何提高武术基本套路《青年长拳》的质量,我们着重抓教师的素质,书写教案,…  相似文献   

15.
作为"武术人"来重观《南拳王》,认为它是一部很好的功夫片:因为该电影开幕不久,就突出了自己的特色,那就是戏中"武生"的出现使武术再现历史;南拳与少林寺的结合,彰显佛教文化,佐证"寺因武显,武以寺名";故事情节中的打斗、演练风格凸显南拳的技法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武术的技击本质,进而来张扬"国术"中的优秀拳种。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并结合社会学和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在精读《精武本纪·序》的基础上,对世界伟人的武术价值观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丝绵力.通过研究得出:孙中山先生认为武术之爱国主义精神,巨大的团体凝聚力及技击性对于强种保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武术的本质为依据,套路、散手与功法运动为着眼点,分析当今的竞技武术。强调武术的发展要始终围绕"技击"这个本质。从竞技武术的形成及现代竞技武术的三个表现形式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入手,对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证明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的分支,其本质特征应该是技击。  相似文献   

18.
两步四段教学法是民间武术传统教法与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将其应用于高校公体武术套路课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使没有武术基础的公体学生在短期内理解武术套路中的招式和技击方法,掌握武术套路动作的虚实变化,提高公体学生武术意识,促进其武术套路动作范型化,并尽快形成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19.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也是武术的灵魂.现行警察格斗训练体系主要采用以擒拿为核心,以摔、打、夺、押、铐、搜为手段的技术体系,缺乏对技击的重视.内家拳在技击方面具有自身鲜明的优势,其简单的练法,而且不易受年龄、体重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内家拳具有高效打击等特征,能够丰富现行警察格斗技法,有效破解警察格斗教学训练中的矛盾.将内家拳应用于警察格斗训练,有利于完善警察格斗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20.
技击性是武术的重要特征,对技击性定位过宽,会导致单纯运用"实用性"来衡量武术技术从而限制武术的发展模式;反之,技击性限定过于狭隘,又会忽略武术技术传承而失去自身特色.技击性判断应该限于传统武术范围,传统武术技击性需要理清其定位:传统武术以技击为宗但并非以技击为目的,技击只是通向目标的手段,只是传统武术"打、练、养"中的一个特征.传统武术技击性存在两个限定条件:传统武术技击性以流派武术技术标准为前提,同时负载着武术审美功能.武术技击性受到艺术审美、流派技术标准限定,正是武术可以融入诸多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