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的精神,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促使对台工作方针重点发生了转变。在当时提出“和平解放”的概念,在政治上是恰当的,有利于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合法政府的地位和台湾问题的内政性质,有力地反击了“台湾地位未定论”和“两个中国”的论调;“一纲四目”是这一思想的精辟概括,为后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有利于缓和台海局势,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了条件,进而为维护太平洋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国永 《天中学刊》2002,17(4):86-90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确定“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是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的。这些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1.朝鲜停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外部条件;2.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内在依据;3.美蒋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直接动因;4.台湾问题不同于东西德、南北朝鲜问题和国共曾有两次合作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台海危机后,为避免中美在中国领土上的直接对抗,继续推进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共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第二次台湾危机后,针对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中共对和平解放台湾政策做出现实调整,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长远目标取代了尽快解放台湾的近期目标;中关建交后,中共顺应形势的发展,逐渐将和平解放台湾政策发展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相似文献   

4.
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代表的中共领导集体逐渐改变建国初期以武力解放为主的对台战略,提出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是中共对当时国际国内局势和海峡两岸形势进行细致分析之后提出的。“和平解放台湾”战略思想的提出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提出,都富含深遂的历史唯物论思想.在当代中国,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如何发挥党的先进生产力代表作用,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与"三个代表"思想在方法、途径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无论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统一,在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宗旨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6.
崔龑 《华章》2007,31(5):83
20世纪初,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新自由"的思想,影响深远.逐渐发展成为"民主和平论".对于这一理论,我们必须有一个深刻、清醒的认识,事实上这一理论存在一定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进一步考察民主与和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溯本求源、开拓致思的基础上,胡锦涛提出了"和谐世界"思想.从和平崛起战略的提出到追求和谐的愿景,从和谐社会的建设到和谐世界的吁求,和谐世界思想层层推进,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8.
主情思潮音乐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最为合理的音乐美学思想.它以"童心"说为基础,以自然为准则,以主情为特征,向传统的礼乐思想发起挑战.是封建主义没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思想愿望在音乐美学领域的强烈反映.  相似文献   

9.
中共“八大“将党的对台政策由武力解放调整为和平解放有着复杂的背景:国际形势的趋于缓和;台湾岛内形势的趋向稳定;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美台军事合作关系的加深;两岸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共识等等.这种政策调整,孤立和抑制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为后来党提出一系列新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政权与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建国后,毛泽东先后提出了"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理论,两大理论构成了毛泽东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不同时期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具有鲜明特点,这一思想在国际政治和中国对外关系两个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但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