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自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设立“小说家”类目以来,古典小说及其研究成为我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民初以来,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以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高深学术造诣的著名学者,以中国古典文献学方法和西方系统科学方法相结合的全新范式,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流变史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成果.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就是其中的典范.文章以《中国小说史略》为经纬,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衍生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小说衍生文献的系统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是一位具有特殊才华的作家,她创造出一种融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于一炉的,古今雅俗错杂的文学体系,既是中国风格的,又是现代性十足,由此而产生的影响也是独特而深远的。本文就其在选材及表现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方志艺文志文献,艺文评论是方志艺文志发展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成果之一。文章就历史上关于这一文献内容的学术评论进行了总结概述,认为方志艺文志的学术评论可以提高方志艺文志的质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二版)是杜贵晨近二十年所作古典小说研究论文的选集。选文最早是1982年作者的大学毕业论文《(歧路灯)简论》,(发表于1983年《文学遗产》第1期)最晚是2001年的新作《论(水浒传)“三而一成” 的叙事艺术》等,属第一次发表。这多达45篇总计近40万字的论文集,主要集中于从传统文化视角观照中国古典小说,几乎涉及古代小说的所有名著和基本的层面。有些是笔者早就读过留有深刻印象,有些初读之下便觉精彩的。内容的丰富是不必说的,其学术上的特点更是涵盖…  相似文献   

5.
范军 《出版史料》2004,(4):106-113
研究中国小说史、小说理论史,古代小说刊本中的序言和题跋等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小说序跋这一形式, 以汉代为滥觞,绵延不绝,直至明清两代则彬彬大盛。它较之小说评点、小说专论的形式,不仅时间要早,数量要大,资料要多,而且更体现了理论的实践性、丰富性,同时也葆有理论的概括性、完整性。它构成了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6.
加强革命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既是推进中共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学科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的客观需要,也是总结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经验规律,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的应有之举。本文对国家图书馆革命历史文献收集历史与存藏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对“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文献普查与总目编纂、专题文献整理出版、数字资源开发与数据库建设等相关实践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面向未来,革命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在根本遵循上要继续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理探索上要加大力度构建革命历史文献学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在整理实践上要创新推动有利于革命历史文献保护利用的分类定级制度,以期产出更多顺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潮流,且能够回应党和国家重大关切,具有深远学术影响的高水平成果。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7.
灿烂与辉煌的中国古典小说,给中国古代文明注上了功不可没的一笔,绝大多数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没有几人说不出《三国》、《水浒》、《聊斋》等这样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许多人的童年、少年就是在说书弹唱这一艺术氛围浸染、熏陶中成长着。 中国古典小说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加之典籍收藏的分散,为现今的读者搜集阅读增加了诸多意想不到的难处。因此,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新近面世的《中国小说提要》(古代部分)一书,正好急读者所需,弥补了今日读者的缺憾。它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导读本,从无以数计的作品海洋中遴选了169部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重要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长篇小说,以精当扼要的语言描述其故事梗概,反映其创作情况。全书60万字,蔚为壮观,筑起了一道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长廊,斑斓多姿,异彩纷呈。它至少为读者提供了两点益处:一是此书可以说是一把步入中国古典文学殿堂的入门钥匙,便于读者阅读、纵览中国古代小  相似文献   

8.
论文通过《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三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目录中对中国古典小说在不同时期的理解与认识及对小说书目的不同归类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探索中国古典小说的源流及其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一位法国游客进行了一场电影放映,这是电影第一次在中国出现。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见证了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史,也成就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繁盛时期,上海电影也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周瘦鹃作为中国早期电影评论家,他善于把握最新的都市动态,及时抓取上海市民文化的精髓,并且把自己的发现和感想积极实践到创作之中。他通过"影戏话"向读者和观众介绍了很多西方影片;另一方面,自己亲自投入"影戏小说"和电影剧本的创作,深入体会电影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刘彦池 《大观周刊》2011,(37):21-21
中国古典小说与西方传统小说,由于文化土壤不同,在结构艺术上呈现不同的特征。中国古典小说深受党史传文学的影响,而西方传统小说受神话与史诗的影响,民族文化心理的不同,使得中西小说在创作上有各自的特点。本文试从叙事视角出发,对中西小说之间的这种异同做出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金玉是颇有功力的档案史学家,他一生孜孜不倦,专心研读古籍,深入挖掘史料,不仅为中国档案史纠偏,还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开创了档案断代史研究的先河,丰富了中国档案史的研究成果。王金玉所著的《宋代档案管理研究》一书,首开我国档案史朝代专史研究的先河,其中对"千丈架阁法"错讹的纠正以及对古代档案机构、档案官员和档案思想等的详细考证,均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档案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二十年来的王重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著名的图书馆事业家、版本目录学家王重民含冤死于新时期黎明前的1975年。至今离开他挚爱的学术事业和学生们已经23年了。王重民学术的研究从傅振伦先生1979年执笔的议中国善本书提要>傅序}开其端,至今也有20个年头了。本文拟对20年来王重民研究的进展略加考察。1...  相似文献   

13.
公共图书馆史研究的力作——《宁夏图书馆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雯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3):141-143
是为《宁夏图书馆志》一书所写的书评。该书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而且在编纂形式、对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对客观发展规律的揭示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绩,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的出版,将为中国各图书馆馆史的编纂提供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将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冯玲 《图书馆论坛》2007,27(5):172-174
历代私人藏书对图籍的保存和传留、文化学术的演进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主要记述了东莞本地几个著名藏书家事迹,并简要总结了他们的藏书思想。  相似文献   

15.
刘洪权 《出版科学》2007,15(3):93-96
《中国旧书业百年》为一部创造性总结中国百年旧书业的宏篇巨制,所写20世纪旧书业历史沿革、地域分布、文人学者与旧书业等内容,填补了20世纪中国出版史研究的一块空白.无论从学术史的个案,还是20世纪学人的群体叙述中,都可以看出,旧书业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化、学术生态环境的一个要素.  相似文献   

16.
李钟履是20世纪重要的图书馆学家。他的学术成就涉及参考工作、目录、索引和国外图书馆学译介等。译、研、编是他的学术之路,《图书馆参考论》是我国第一部参考工作专著。他采摭众长、推阐发明等图书馆学术思想是留给后人宝贵精神财富。他勒令日本赔偿中国图书馆损失的主张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图林深处——广州阿华田和他的图书馆学故事》是郑永田博士的博文集。它的出版丰富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记录,为图书馆学研习者铺设了通往学术殿堂的阶梯。该书是“图书馆2.0运动”的重要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珍贵的学术价值,在中国图书馆学术史上留下了精彩而令人回味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聂家昱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20(5):81,84-81,84
对《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进行了简要的评价。认为作者合书史、目录学史、图书馆史为一体,论述图书事业随近代史进程发生的巨变是一项创新。全书构架合理,在史料的选择、组织及论述上,表现出系统性、综合性、完整性和慎密性的特点,是学习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的好教材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9.
由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任主编、萧东发教授任执行主编的《中国藏书楼》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系统地梳理了中国藏书的历史,从多侧面总结了中国藏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又一可喜收获。中国藏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瑰丽的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