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冯舸  赵宁 《培训与研究》2009,26(4):126-129
自从文化转向以来,翻译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文学或语言层面的问题,它和文化因素的联系日趋紧密。在跨文化交际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的时代背景下,翻译成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尤其是汉语典籍名著的英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缺失和扭曲大量存在。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例证的分析,对归化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批评,并提出尽可能地对文化因素进行保留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翻译教学中,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意识相关的内容很少受到重视。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难以准确掌握并表达原文内容。这种情况,将会使学生不能适应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所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需要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行培养。文中主要就英语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颜色是人们认知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人们对颜色词的认知。分析影响文化形成的几个因素有助于我们了解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的文化内涵,提高对不同文化中颜色词的理解,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本文通过对影响文化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不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差异,基于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结合归化异化翻译理论来探讨在颜色词的翻译过程中如何"变色"。  相似文献   

4.
针对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提出商务翻译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点——语言文化能力、社会文化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译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商务活动中的翻译障碍,促进商务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黄琦 《宜春学院学报》2012,(11):122-126
文化语用学的翻译观强调翻译活动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动态顺应的过程。本文从文化的高度,分析汉英民族文化距离与语用模糊翻译的关系,结合文化语用学的翻译观,探讨如何根据语境的需要及民族间的文化距离和文化认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对语用模糊进行文化翻译,提出语用模糊的翻译应从文化语用学的角度入手,才能实现语用模糊的文化翻译研究的本体论回归,才能准确生动地传达思想和审美情感,达到有效的交际效果,从而进行平等理性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当我们对某种语言进行翻译时,文化因素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将文化差异渗透其中,体现不同语言的文化特征,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翻译。本文在简要介绍跨文化交际学的基础上,指出文化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并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进行细分,最后重点针对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翻译策略展开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由于文化差异的普遍存在,译者必须谨慎处理原文文本中存在的文化因素。从解构主义视角来看,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过程就是译者对其在原文文化语境中和意义相互作用关系的解构以及在译语的语言符号系统中对该关系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语篇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成功与否。跨文化交流的语篇翻译中,语义翻译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源语材料的文化内涵,交际翻译应是其重要的补充说明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的改变。由于广告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以及中西文化形态、风俗习惯及认知模式的差异,导致广告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翻译。通过一些广告文本翻译中的例子,分析研究了广告翻译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以及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如何改变翻译标准及策略。对比中英文化之间的诸多不同,并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该如何指导广告翻译实践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商品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跨越中西方文化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桥梁,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在中国上市,商标名的翻译已经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在商标名的翻译过程中,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因素。商标翻译者在遵循翻译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商标翻译的文化禁区,并且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进行翻译。本文主要对商标翻译的原则、文化根源和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问题不仅是语言问题,翻译过程更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翻译教学不应该仅仅讲授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在语言的相互转换过程中 ,文化差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译者来说 ,中西文化差异是翻译的主要障碍 ,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汉英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恒 《考试周刊》2010,(45):23-24
本文通过对汉语古诗词的意境、文体分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对源语言进行翻译、比较,以说明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目标语言的选择除权衡翻译方法外,文化因素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英汉民族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各自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独特的文化心理,这些文化心理因素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心理等.这些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各自民族的情感表达,言语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跨文化交际上的隔阂和语言翻译上的障碍.本文主要从文化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英汉不同的文化心理及其对语言翻译的影响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文化因素。所以本文从文化根源入手,了解文化因素对英语的具体影响,以跨文化交际为背景,研究商务英语翻译方略。  相似文献   

16.
从探索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带有国俗语义的英汉动物习语及其翻译,着重探讨在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策略及具体的翻译方法。本论文的目的在于增进人们对于带有国俗语义的英汉动物习语异同的了解,对跨文化交际和翻译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使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更加的有效,更加的准确。  相似文献   

17.
随着跨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加深,其中汉语文化词语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可造成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失误。本文以引用、举例、对比、归纳为解决途径,对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汉文化词语的翻译失误进行分析,根据两种语言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的异同,将文化词语的翻译分为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包含归化和异化两种途径。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认知过程,这为跨文化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借助文化关联的认知语境获得最佳关联,实现译语与源语高度一致的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19.
吴秀群 《海外英语》2012,(4):161-163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旅游与文化紧密相连,很多旅游文本都负载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而这部分文化信息往往作为中国人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而省略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缺省的存在是妨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这部分缺省文化进行补偿,以达到语篇的连贯,从而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对译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文章针对旅游文本的文化缺省现象提出了六大文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程玲  马勤 《考试周刊》2010,(54):43-45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崛起,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趋明显。本文通过对中医术语特点的分析,旨在说明中医术语翻译在跨文化交际方面不仅是一个中西方文化的共时交际过程,而且是一个古今中国文化的历时交际过程。中医国际化翻译除了应有国际化的标准之外,也不应忽视中国文化这一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