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修辞从来都是对“僵化语法“的突破,修辞更多的是追求语言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当然,这并非说为了追求修辞效果可以漠视语法规范,而是强调:运用修辞手法,往往意味着对固有语法的“临时变通”,意味着可以达到一种“无理之妙”的境界。对于只有狭隘的语法意识、没有修辞目光的人来说,我们的语言几乎到处都是毛病。有鉴于此,拙就不仅仅是替“幽你一默”打抱不平了,更为主要的目的是想提醒人们在对一种语言现象进行“规范”之前,先照顾一下“修辞”。  相似文献   

2.
修辞学科在语言中的功能和语法、逻辑等学科比较起来,有一些比较显著的个性。人们在论述语法、逻辑、修辞不同性质时,常常说语法管的是“通不通”,逻辑管的是“对不对”,修辞管的是“好不好”。“好不好”这种价值判断中应包含所调适的语言文明不文明,社会语言生活是否健康、丰富、活跃。可见,修辞与语言文明有密切关系,它是服务于语言文明建设的。搞好这项“服务”,修辞学科要增加修辞研究的新视角,一方面是注意修辞的社会、文化、心理属性,把它作为语言文明建设的热土;另一方面是注意创造有利于为语言文明建设服务的条件。社会…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组合规则,除了人们普遍关切的语法、修辞规律以外,还有一种潜在于人们深层意识中的特殊的也是重要的组合规律,这就是约定俗成的语用规则。所谓语用规则是指某种因社会习惯而形成的语言要素之间的一种稳定的联系,是一种语用规律。分析语用规则存在的根源及其类型,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展语言研究的范围,深化语言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所显示出来的自然倾向的观察,主要从“形合与意合”、“静态与动态”、“物称与人称”、“被动与主动”以及“复合与简单”这五个方面入手,对一般的修辞规律进行概略性的对比讨论,并结合翻译实例对英汉修辞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修辞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 修辞分析的任务在于揭示语言事实中蕴含的修辞价值。析句的任务在于揭示语言事实中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修辞价值体现在以一定的题旨和情境为转移的语音、词汇、语法诸语言要素的运用过程中,而语言事实中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则是相对静止地存在于语言体系之中的语法事实。因此,修辞分析和析句方法,作为一种研究的方法,是不同的。修辞分析属修辞学范畴,析句方法属语法学范畴。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界对修辞学的性质、对象和任务,认识不很一致,影响着修辞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亟需注意的问题。(一)认识分歧的由来从社会上看,对于“修辞”是什么,认识是十分含糊的。有的把修辞同写作等同起来,有的用“语法”代替修辞,有的认为修辞就是使语言用得优美生动。这就产生了两种偏向,一种偏向是认为学了修辞,就能写好文章;另一种偏向是,认为修辞没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有发展的趋势,并逐渐形成一种较普遍的语言现象.现代汉语中“副+名”的组合,有的出于语法的需要,有的则出于修辞的需要.出于语法需要的,大都具有关涉性的语义特征;出于修辞需要的,大都具有描述性的语义特征.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有两种类型,即语法类型与修辞类型.两种类型的“副+名”组合,在具体分类、句法功能、语义等方面是不同的,修辞类型中的名词可看作活用,名词临时活用为形容词.  相似文献   

8.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它管的是语言内容对不对的问题;语法研究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管的是组词造句通不通的问题;而修辞研究的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它管的是语言材料选择得好不好的问题。普通逻辑与现代汉语中的语法、修辞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语法、修辞都要以逻辑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有发展的趋势,并逐渐形成一种较普遍的语言现象.现代汉语中“副+名”的组合,有的出于语法的需要,有的则出于修辞的需要.出于语法需要的,大都具有关涉性的语义特征;出于修辞需要的,大都具有描述性的语义特征.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有两种类型,即语法类型与修辞类型.两种类型的“副+名”组合,在具体分类、句法功能、语义等方面是不同的,修辞类型中的名词可看作活用,名词临时活用为形容词.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汉语知识的教学内容,仅限于语法和修辞。在“课程阶段目标”中,要求7-9年级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可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法、修辞知识主要是作为帮助阅读的一种辅助手段,被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附录三”中,规定语法修辞知识的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几种与语法有关的修辞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管用词、造句的对不对。修辞讲表达效果,一个意思往往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说法,考查几种说法在表达上的差异,这是修辞的事。“语言里有不少的现象,既要从语法的角度去考查,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考查,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常常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在汉语里,这样的现象可能比在别的语言里还要多些,可是我们以往从修辞的角度去考查的工作作得很少,虽然语法方面的研究也还不够。”(张瑰一:《修辞概要》再版序)因此,对于一些语句的研究,如果既能从它的结构规则着眼,又能从它的表达效果着眼,就能指导人们更好地运用或调配语言。下面所谈只是举隅性质,更多的语法与修辞有关的语言现象,有待于同志们一齐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习有两种方式,即“语言——语言”与“言语——语言——言语”。我国传统的语言学习采取的基本就是“语言——语言”的学习方式,古代文学家学习语言都是如此。吕叔湘和朱德熙先生曾在《语法修辞讲话》中谈到这两种方式。他们认为“语言——语言”这种方式在古代有点“效验”,在今天就不行了,而“言语——语言——言语”这种方式在今天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意合语法是以修辞为前提的,没有修辞,便没有意合语法.意合语法的修辞内涵包括语义感情色彩的协调、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的选择以及对题旨情境的适应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修辞是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修辞是否具有阶级性?在我国修辞理论研究中历来就存在着严重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修辞和逻辑、语法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是没有阶级性的。修辞方式的运用,虽然并不是和人们的思想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归根结蒂”,这还是个语言技巧问题。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修辞具有社会性,包括阶级性。修辞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同多种学科都有联系,因此,修辞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研究修辞应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一、“语文”提法的模糊性“语文”一词最先由叶圣陶先生提出,意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指,合而为之”。《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的解释有两种:一指语言和文字;一指语言和文学。这三个解释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等诸多方面,如果把语言视为一个系统,那么文字只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语言和文字,岂不犯了母子系统并列的逻辑错误。至于文学,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分别以声音和文字为承载工具。如果把“语文”理解为文学和语言,岂不…  相似文献   

16.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不仅局限于词汇层,而且涉及语法层。本文以韩礼德创立的功能语言理论为出发点,讨论了比喻在语法层上的类型,及其在语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从“白菜”是“菜”而“木马”非“马”谈起我们知道,修辞和词汇是不同平面的两个范畴。词汇,作为语言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修辞则是从表达方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来研究语言诸要素的运用的。因此,从语言成品(篇章著作等)中提炼、总结各种表达方法和手段,并将它们形成体系  相似文献   

18.
形合和意合是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提I{I的两个概念,是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连淑能在《英汉对比研究》中提到,形合指“句中的词语的分旬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  相似文献   

19.
一、课标要求修辞即修饰文辞,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修辞通过调整和修饰语言,使说话或写文章更准确明白,生动形象。如果说语法是研究语言表达对不对的问题,修辞则是研究语言表达好不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平淡风格与绚烂风格的计算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梁实秋的《北平的冬天》与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两篇同属怀乡题材的散文作为对比分析的文本 ,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 ,以统计分析与计算分析的科学方法 ,细密而微地归纳出“平淡”与“绚烂”两种语言风格法的具体差异 ,总结出这两种风格类型的修辞特征 ,并由此推衍出这两种语言风格建构时所要遵循的修辞基本原则。不仅与前此的语体修辞研究的“印象式”的非科学研究模式划清了界线 ,也为中国修辞学和汉语语言风格研究的科学化奠下了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