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短是消息的特征之一。我国古来就有“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褥为巧”的说法。国外的新闻界也认为,新手写一篇消息要用五六十字,而行家却只要20到25字就够了。可见,把消息写短了才是真本事。然而,现在有些通讯员写消息动辄上千字,有的甚至长达几千字,拖泥带水,不知所云。为什么短不下来,据我分析,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在思想认识上有误区,认为稿子长才有份量,才能显示出其中的价值,而且写长点编辑删才有余地;一方面是写作不得法,没有掌握技巧,无论新闻事件大小、新闻价值轻重,都喜欢把消息写得有头有尾,有导语…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得肥胖症的人也越术越多,一时竞兴起了一个不小的减肥热潮。在新闻界,么有不少人患起肥胖症来。一些人写稿子,动则洋洋千言,好像短了不过瘾似的。前几天一名报道员写了一篇反映教学改革的消息,全文1500字。寄到编辑部后,编辑可能认为大“胖”了,对它进行了“减肥”处理,见报时只有400多字了。文章“肥胖”的症状有:层次过多。有的文章大一二三套小123,小123里又有①②③。就好像军队的编制一样,一个师下面管三个团,一个团下面又管三个营,一个营下边又管三个连。面面俱到。一个事物往往有…  相似文献   

3.
写导语要精练、要准确,这是导语本身的功能所要求的。导语应充当“最扼要、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的角色,才能起到“导”的作用。 勿写细节 常见有的导语写得具体详细。有的300多字的消息,导语用去200多字,导语长过正文,有的导语甚至长达300多字。这些长导语有个共同点,就是把事实讲得很详细。它把消息正文部  相似文献   

4.
新闻短的问题.新闻老前辈陆定一、李普、穆青曾大声疾呼新闻要短,特别是消息要短。可是,现在的新闻仍是越写越长了。新闻文章化,消息文章化。翻开机关报,长文比比皆是,特别是党报头条消息,一个很好的消息成了一篇长篇报告,一版只能登两三篇稿子,版面就都被占完了。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写得那么长,谁有时间看呢?谁又有时间读得下去呢?报纸校对最苦,得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其他人甚少关注,就是领导干部也无暇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去读。  相似文献   

5.
孙根荣 《新闻三昧》2006,(11):21-21
近读一些省市级工人报,我发现,长篇文章与日俱增了,尤其是“周末版”。这使我想起一些新闻界老前辈的“呼号”。如胡乔木曾呼喊:短些,再短些!赵超构也曾呼喊:短些,短些,再短些!有的省市级工人报所以喜欢上了长篇文章,细究起来,原因有三:一是报纸跟风扩版,但没有这么多新闻充填版面,只得将原来本可以写成几百字的东西,拉长成二三千字的大块头;二是报纸走休闲化之道了,误以为让读者休闲,就得用长篇文章来供读者消磨时光;三是有的记者没有写短文的基本功,只有写长篇的“裹足布功”,当然也有的记者认为,能写长篇文章,才显记者的真功夫。然而,不…  相似文献   

6.
写消息是一个记者的基本功,也是“看家本领”。初入道者,往往不把写消息放在眼里,不就几百字吗?立马挥就。管它事实是否新鲜、典型,材料是否丰满、厚实,细节是否生动、传神。若把稿件拿到桌面上仔细推敲,就发现,那消息写的象干干巴巴的剩馍馍,无滋无味的白开水,弱不禁风的绿豆芽。因此,有些记者时间干长了,反觉得消息越写越难,越写越不会写。对于写消息,笔者认为要在三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胸装全局,选择典型新闻事实一篇优秀的消息除了具有一定的信息价值和审美价值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宣传价值。在决定一条新闻价值的诸多…  相似文献   

7.
眼下,不少读者埋怨报纸上的文章太长,信息量太少。有些报社的领导对自己的报纸也望“长”兴叹,大摇其头。写短文、刹长风的呼吁已非一日,然而新闻写作的长风却日甚一日。比如,有的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动辄七八千字甚至上万字,一个版登不下,还要“下转第×版”,洋洋洒洒,既长且空,令人难以卒读。那么,有些记者、作者为何喜“长”不喜“短”?难道他们甘愿既耗费时间又浪费笔墨去制造长而空的文字吗?不是。长有长的原因。现在有的报社实行了责任制,对记者规定了任务和指标,每月必须见报多少字。超指标者有奖,完不成指标者无奖。为了完成任务,记者们只好在  相似文献   

8.
一些通讯员私下抱怨,你们要求我们写短稿,可是你们自己的稿件却越写越长。 翻开报纸一看,这话还真有道理,君不见,但凡数千上万字的稿件,无不是“本报记者”的杰作,难怪通讯员们会有这样的意见了! 记者写稿,天经地义,而且一般情况下,记者参与采访和写作的,大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新闻,往往需要作突出的反映。实事求是地说,要对字数进行一刀切也是不现实的,对于重大事件的写真、英雄事迹的描述,便需要一定的篇幅作保证。但除此以外,是不是也存在记者和通讯员在用稿问题上宽严有别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9.
刘勇 《新闻界》2000,(2):53-53
提倡写短消息 ,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从40年代开始 ,中央宣传部门就不止一次的要求把消息写得短些 ,再短些。消息写得长 ,这是不少新闻媒体久治不愈的顽症 ,喊一会儿 ,短一阵儿 ,然后还是习以为“长” ,该长则长 ,该短也长 ,想长便长了。现在 ,一两千字的消息已屡见不鲜 ,由一版转至二版的消息也已司空见惯。这种“长风”不仅中央大报有 ,地方小报也有 ,较为严重的当属不大不小的产业报了。短消息是读者的期盼 ,是时代的呼唤。消息只有写得短 ,才能写得快 ,只有快 ,才能保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感 ;也只有短下来 ,才能使报纸版面活起来 ,令读…  相似文献   

10.
因是报人,近水楼台地便有了好几份报纸在手里,办公室里又订有多种“外报”,花花绿绿一大堆.留心看看,现在的报纸是越办越厚,越办越花哨,记者的稿子也是越写越长,越写越“生动”,翻开报纸,确实是满篇的热热闹闹,如果埋头进去,几个小时出不来,但仔细想一想,又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年初采访“停试”后的中国核试验基地,稿子没来得及写就参加解放军报社第30次记者全会。会上,社领导和记者部又要求攻一攻短新闻写作。我想,“落实会议精神”,不妨就从这组未完成的札记开始。这样一动笔,真还新感受不断。1、再短也能写成篇本报规定消息(新闻)不超过800字。过去总觉得牢不够用。这次想写短新闻,觉得800字还长。那写多少字?遂打开笔记本电脑。往屏幕上一数,25个字X22行=550字。为了方便,就照着这一张“纸”写吧。第一篇写下来,觉得没丢掉啥。写到第3篇时,又长了。但因为是自己定了短字数的还是决心压下来。这…  相似文献   

12.
时下,报纸上的稿件趋长之风仍未减势,一条消息动辄七八百甚至上千字,一篇通讯或评论则洋洋数千言,一版登不下,还得往下转。广大读者望文生厌,难以卒读。这不能不影响到报纸与读者的关系。在当前的新闻改革中,这种倾向应引起新闻界的重视,应在采取剎“长风”措施的同时,提倡多写、多用短稿。造成新闻报道趋长现象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13.
不管写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问题。有些记者、通讯员写新闻,总喜欢文字长一点;发新闻,也希望篇幅大一点,似乎文字越“长”越有分量,篇幅越“大”越能显示自己的水平。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新闻,广告是广告,二者绝不可以划等号。然而近些年来,在有的报纸上,新闻和广告却打破了界限,彼此不分,广告用新闻来表现,新闻中包含着广告,使新闻的“无偿”变成了“有偿”。有偿新闻在报纸版面上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消息、通讯,一种是专栏、专版。有偿消息有各种各样。比如工厂投产、公司开业或某种新产品问世,这些单位便将记者请来接来,而后发一条消息;或者由单位自己撰写成新闻稿交记者发表。这样的消息当然不是白发的,而是有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是“倒稿酬”。因为正常的稿酬是新闻单位给作者发,而这种报酬是作者(工厂、企业)给编辑记者发,而且决不会是千字30元,而要高出许多倍。还有一种有偿消息。在写  相似文献   

15.
眼下,不少读者埋怨报纸上的文章太长,信息量太少。有些报社的领导对自己的报纸也望“长”兴叹,大摇其头。写短文、刹长风的呼吁已非一日,然而新闻写作的长风却日甚一日。比如,有的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动辄七八千字甚至上万字,一个版登不下,还要“下转第×版”,洋洋洒洒,既长且空,令人难以卒读。那么,有些记者、作者为何喜“长”不喜“短”?难道他们甘愿既耗费时间又浪费笔墨去制造长而空的文字吗?不是。长有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陈云同志曾经对《人民日报》的记者说:“文章越长,看的人越少;越短,看的人越多。应当多写点‘豆腐块,文章。”然而。有些通讯员觉得文章短了无份量,“豆腐块”有失“笔杆子”的风度。果真如此吗?从历次“全国好新闻”获奖的作品来看,最长的不过1500字,最短的只有95字,大多数都在5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17.
只要稍稍留意一下近些时候的报纸,就可以发现相当多的要闻版的消息变得越来越臃肿了,随时都可以看到上千、几千字的长消息。消息的肥胖症,偏离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降低了消息的功能,影响了宣传效果。 消息的肥胖症,须引起各方面的注意,予以根治。  相似文献   

18.
眼下不少报刊社所实行的文字稿稿酬支付办法,大多是“按字计酬”法,即按作品的字数来计算稿酬。诚然,此法确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而且操作简便。但其缺陷却显而易见,最主要的问题是不利于在文风上“刹长倡短”。 为了改变新闻作品越写越长的风气、鼓励短文写作,笔者建议,报刊社在继续实行“按字计酬”法的同时,不妨适当“引进”“短稿从优”法,即对三五百字左右或一千字以内的作品施  相似文献   

19.
记的字素养的体现 (一)消息需要干净、精短的字。有的记认为,消息几百个字还不是手到擒拿?这是误解。其实,消息的篇幅从长到短,材料从杂至精,不是简化,而是净化;不是单纯求量少,而是求质精。而要做到这一点,记的综合提炼能力和字素养非常关键。我国名记李普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消息字要短,段落要短,句子要短,叫做“三短”。这是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报纸进行新闻改革,消息简短了,版面也不象过去那样死板了,很好。可惜的是,这种改革对于通讯、尤其是典型报道,竟有点“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势,还是那么长得怕人。典型报道,绝不能和“长”划等号。不是越长,典型性就越强,就越有说服力。记得我和另一位同志写过一篇三千多字的通讯,送审时曾受到过周总理的赞许。总理说:“人民日报的同志,你们写长的,我们实在怕。今天写得短,我赞成。写东西要引人入胜。当然,典型,写个太短的也不行,写那么五分之二版或半个版就行了。空话少讲,就是要联系实际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周总理在这里提出“你们写长的,我们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