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郑梅枝 《江西教育》2009,(12):23-23
当前,“语文课堂不可忽视静思默想”“既要书声朗朗更要静思默想”等观点获得了不少语文教师的认同。堪称培养学生思维体操的数学教学需要静思默想吗?笔者以为,数学课堂也需要静思默想。热闹的课堂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思维活跃,静静的课堂中也有活跃的思维。如何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数学教师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公开课上有些教师盲目追求设计的新奇、课堂的热闹,致使课堂往往呈现出"书声琅琅"、"小组讨论"的热闹景象,但缺乏实效。应认真反思语文课堂教学,通过静读、静思、静听的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8,(6)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师们为了响应这一理念,倡导活跃的课堂氛围,于是就放开手脚大展身手,结果唧唧喳喳的合作交流、琅琅不息的读书背诵、面红耳赤的对话争论填充着整个课堂。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热闹的、充满情趣的,学生也是活泼、生动的。但细细留心思索这样的课堂,发现缺少了静思默想,显得情趣十足而理性不足。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师们为了顺应这一理念,倡导活跃的课堂氛围,于是就放开手脚大展身手,结果唧唧喳喳的合作交流,琅琅不息的读书背诵,面红耳赤的对话争论填充着整个课堂。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热闹的、充满情趣的,学生也是活泼、生动的。但细细留心思索这样的课堂,发现,缺少了静思默想的课堂显得情趣十足而理趣不够。  相似文献   

5.
实施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为了刻意追求"热闹",各种"技法"层出不穷,动手操作、小组竞赛、课题研讨等学习形式充满了整个课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似乎"津津有味",热情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当我们静下心反思时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了吗?这样的课堂真的是有效的吗?莫让"热闹"代替"静思"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当今的阅读教学课堂与以往沉闷的阅读教学课堂相比,学生动口、动手的机会显然多了,课堂热闹起来了。很多阅读教学课堂都是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七嘴八舌的讨论、热情四射的演讲或表演等,却很少给学生静思默想的空间。笔者认为,这种缺少了一份宁静的阅读教学课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师们为了顺应这一理念,倡导活跃的课堂氛围,于是就放开手脚大展身手,结果唧唧喳喳的合作交流,琅琅不息的读书背诵,面红耳赤的对话争论填充着整个课堂。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热闹的、充满情趣的,学生也是活泼、生动的。但细细留心思索这样的课堂,发现,缺少了静思默想的课堂显得情趣十足而理趣不够。[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如果课堂过分热闹,就无法让学生静下来用心阅读文本,无法实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交流。因此,教师要营造氛围、净化环境,让学生披文入境、读写结合,在静学、静听、静思中学语习文,获得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丁能桃 《学周刊C版》2014,(12):151-151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比以前更热闹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动”越来越多了,如表演、讨论及操作等.这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习方式的改革.但是,在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动”,使得热闹的课堂显得有点“乱”了.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谈谈缺少静思的“动”、游离目标的“动”和缺乏凝练的“动”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王丽平 《学子》2013,(4):2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语文老师到底该如何把朗读真正落到实处?一、轻拢慢捻抹复挑——重在指导1.静思默想,酝酿情感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热热闹闹的课堂固然给人活泼轻松的感觉,然而表面的热闹很可能掩盖静心思考的不足,让学习走向肤浅和简单。我们要注重给学生留有静思默想的时间,让学生去自主安排、自由畅想,由表面的热闹走向内在的深刻和丰富。一、以简驭繁,追求过程的简约过多、过繁、过杂的内容和要求会搅乱人的心思,破坏课堂的宁静和良好的学习心境,让人变得  相似文献   

12.
课堂氛围是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人们潜意识里,认为热闹的课堂就一定是一堂好课,其实并不尽然。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静读、静思、静听、静写,这样他们才能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实现阅读教学的理性追求。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3.
语文思维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思维过程。但在当今课堂,有些教师只是一味"走教案"、图热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未能得到发展。其实,学生思维是以"读"为途径,以"想"为特征,以"悟"为核心的。教师应留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价值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碰撞,促动学生深思熟虑。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比以前更热闹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动"越来越多了,如表演、讨论及操作等。这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习方式的改革。但是,在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动",使得热闹的课堂显得有点"乱"了。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谈谈缺少静思的"动"、游离目标的"动"和缺乏凝练的"动"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热闹合作让课堂充满人文性与动态化,让学生获得更多交流沟通的机会。英语课堂作为以交际运用为主要特征的学科教学,更应该注重内容的多元与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动交流的载体。让学生走出热闹合作的形式怪圈,引导他们在静思研读、合作讨论和模拟互动中找到相应的策略方法,有利于活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审视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其乐融融,似乎平静、单调的课堂变得热闹、生动了.许多教师把课堂气氛活跃当作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一味地追求课堂的"热闹",而忽略了默读,甚至认为默读要求学生做到不出声,会造成"冷场",让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因此,极少有教师在教学中安排默读训练,即便采用,也是蜻蜒点水般地安排两三分钟,往往学生刚把课文浏览完,来不及思考,教师便火烧眉毛似的打断学生,马上进行朗读指导.更为普遍的是,教师很少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默读的方式、方法.其结果是,学生课堂上表现热热闹闹,课后收获却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17.
"无生课堂"是一种没有学生,教师在2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新型课堂.2009年4月初,笔者参加了市初中物理优质课比赛,选题是"流体压强".一、赛前静思有关这节课,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重点.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决生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静心""静气",既是一种教学策略,又是为学生做表率;学生的"静思""静听""静神"既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又是一种智慧与灵性的体现。语文教学不应一味追求场面热闹,而要在"动静相宜"中达成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9.
<正>生成课堂的一个外显特征是教师选择一种恰当的启动模式后,教学接力棒就交给了学生。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相互交流、观点碰撞。而教师通过互联与聚焦这两大抓手有效调控课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生成课堂上,教师不是不作为,学生不是放任自流。教师的作用一是把握大方向、"推波助澜",二是精讲点讲补讲、强化提升。对于生成语文课堂,一知半解的教师容易理解为生成课堂就是热闹课堂,片面认为学生热闹一番却什么也没有留下。其实生成课堂研究者早已注意到这一问题,于是摸索实践出了生成课堂的两大抓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不少公开课上,我们感受到了教师的热情,学生的兴奋,课堂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然而在热闹的表面之下,我们看出,课堂上唱主角的只是一部分学生,他们精彩的发言给课堂增添了活力;更多的学生只是配角,他们静静地聆听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