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姚志能 《新闻界》2007,(3):130-130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蓝鸿文的近作《面向新闻界(增订本)》出版后,在新闻界引起了很好的反响。笔者记得1995年8月,蓝教授的初版《面向新闻界》受到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欢迎,《新闻界》杂志不仅作了报道和评述,姚  相似文献   

2.
1998年3月24日《羊城体育》一篇《“首尾”之战场外音》引发了一场新闻官司,同时也引起新闻界关于“客观报道”的争论。上海《新闻记者》1998年第6期贾亦凡、顾向东《“羊城疑案”谁与评说》一文提出对“客观报道”的看法;四川《新闻界》1998年第5期发表程天敏教授《也谈“客观报道”兼舆论监督》对此观点提出异议。1999年《新闻记者》开辟“客观报道讨论”专栏。而谈及客观报道,又会牵涉到新闻倾向性的问题。1998年—1999年四川《新闻界》发表数篇文章讨论“新闻倾向性”问题。读过这些文章,感觉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3.
1998年第六期《新闻记者》刊出贾亦凡、顾向东先生撰写的《“羊城疑案”谁与评说?———陆俊、大连万达诉〈羊城晚报〉社侵权始末》(以下简称《贾文》)后,由于对《贾文》中讲解“客观报道”的一段话有不同看法,我便写了一篇题为《也谈“客观报道”兼舆论监督———就“羊城疑案”说些题外话》(以下简称《程文》)的拙文,投向《新闻界》。1998年第五期《新闻界》刊出了此文。1999年第二期《新闻记者》以《也谈“客观报道”———就“羊城疑案”说些题外话》为题,转载了《新闻界》发表的《程文》,并以此为由头,开展了关…  相似文献   

4.
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艾丰经济报道的特色,因为他总是在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尝试。然而,认真体味艾丰的作品就会发现,他的新闻报道观念决定着其经济报道变化的走向,或者说,这些新闻观念正是他报道不断创新和变化背后的动因。本文透过艾丰的经济报道作品对其经济报道观念试作粗浅分析,以供新闻界同行借鉴。科学理性:渗透于艾丰报道中的内在追求艾丰堪称学者型记者。这不仅在于他有《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写作方法论》《新闻报道与写作》(译著)《思考的笔》《沦海、桑田、乐园》(中介论)等近10部新闻学、经济学和哲学方面的著作,而且…  相似文献   

5.
最近,由《羊城体育》报的新闻《“首尾”之战场外音》引发的陆俊诉讼案使体育圈和新闻界的许多人士颇为关注,陆俊最后是胜诉了,新闻界的反映是“总结经验教训”,但同时又觉得新闻报道实在难搞。什么是真实报道?什么是客观报道?为什么要做到客观报道?客观报道能保护...  相似文献   

6.
论文缩微     
经济新闻深度报道制约因素浅析 裴毅然在《新闻界》杂志2002年第4期上撰文说,在目前各档新闻报道中,经济类新闻已是日益上升的重中之重。然而经济新闻又是相形见绌的软档,不如其他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2006,(4):37-37
《福建新闻界》2006年第1期发表唐亚强的文章《独家新闻难求 独特报道可求》。  相似文献   

8.
读《中国记者》2000年9月号关于经济走势报道的一组文章,很受启发,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引发了一些想法。因此,笔者愿响应编者按中“欢迎新闻界的同行继续来稿”的号召,也就经济走势报道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9.
海湾战争爆发,举世关注。国际新闻界全力以赴,向世界及时报道有关信息。贾亦凡、凌荣华《海湾: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文,对国际新闻界围绕海湾战争的新闻大战作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0.
经济报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使之具有深度和力度,是经济记者面临的一个课题。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在《经济参考报》、《新疆日报》和《新疆经济报》上发表的《石河子草板厂何以停产》、《“女儿街”——多彩的画廊》、《病症在哪里》、《出租柜台的忧与思》、《菜篮子变奏曲》、《亦忿亦忧话“三乱”》等问题新闻,受到了新闻界同行的赞扬,有的获了奖。我在采写实践中体会到,经济报道要克服以往的毛病,就要在抓问题上狠下功夫。经济记者如果不善于从错综纷繁的经济生活中发现问题,揭示本质,满足于模式化的动态报道,那是搞不好经济报道的。1、要抓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党和政府正在抓的事,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事,就是经济报道的热点。一段时期以来,从家庭到社会。从学生到职工,谈起“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人人反感。我在采访中也耳闻目  相似文献   

11.
听吴敬琏谈经济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生请吴敬琏谈经济报道的想法,源于两个原因。其一,吴敬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近年来,他因致力于国企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的研究而广受新闻界瞩目。他接受过很多采访,对当前的经济报道应该有较深的认识。其二,吴敬琏本人与新闻界渊源甚深,其母邓季惺女士是报业史上赫赫有名的《新民报》的早期创始人和著名的报业管理家,其生父和继父也曾先后担任《新民报》的主笔,因此笔者臆断,请吴教授谈媒体的新闻报道,应该有比较好的“谈话背景”。  相似文献   

12.
去年11月,上海发生了于双戈抢劫杀人大案,应该说,新闻界的报道是有很多突破的。《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生活周刊》等报对于犯作案、公安干警追捕、被害人身世及其遗孤和法庭审讯等很多细节作了不同角度的报道并配以评论,电视台还播放了于双戈一案的法庭审判的录像,社会各界包括新闻界自身对此都较为满意。于双戈一案报道的最大不足之处是报道起点太晚,整个报道是在于犯被捕之后才开始的,与案发相隔了七天,影响了时效性。对于案报道的突破与不足,给我  相似文献   

13.
日前,上海市新闻学会在嘉定县黄渡乡召开了新陆禽蛋生产合作社专题报道的学术研讨会。由采写报道的作者、新闻研究单位和大学新闻系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市农委县政府以及新闻界的有关人士在会上作了发言,他们从报道的指导思想、有关农村经济政策以及经济改革与新闻改革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讨。一个有争议的典型今年8月11日至23日,《解放日报》《文汇报》《支部生活》等报刊先后发表了10多篇报道、调查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闻界的同行都在探索经济新闻的改革。1981年10月,我们在全国电视系统办起了市场新闻,搞了一个小小的栏目《市场掠影》,从财贸报道的角度,对改革经济新闻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一、从共同兴趣着眼,开拓新的报道领域。长期以来,观众反映经济新闻没啥看头,认  相似文献   

15.
国际新闻界     
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揭晓纽约当地时间4月16日,代表美国新闻界最高成就的“普利策”奖揭晓,,有4家媒体各获得了两项大奖,它们是《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波特兰的俄勒冈人报》。《迈阿密先驱报》《因在其封面文章中报道了美国特工突袭并带走古巴男孩埃连一事而荣获“突发新闻”报道奖。美联社记者阿兰·迪亚兹为此报道提供图片荣获“突发新闻摄影奖”。“公共服务奖”被《波特兰的俄勒冈人报》获得,得奖是因为一篇关于  相似文献   

16.
翻翻第二届《中国新闻奖》得奖作品目录,你会发现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题材的报道占了43.8%;在17篇获一等奖的作品中,经济报道的比重更高达53%! 经济新闻难写、难看、难听——这个多年来困扰着新闻界的老大难,似乎在整体上已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7.
《新闻战线》1981年第8期《新闻界人物》专栏里,以《静悄悄发光的人》为题,报道了四川日报第一读者凌根源潜心搞好校对、检查工作的事迹。读来令人折服,深受教益。从报道中不难发现,凌根源同志所以能够  相似文献   

18.
结束语并非结束──评《名牌:千秋万代的民族事业》丁一衡量一篇经济述评的高下关键要看这篇文章能否给你提供理论亮度及新的视野。当然这是高要求。新闻界同行都说经济报道难搞,是一块硬骨头,不好啃。可是,越是硬骨头,啃起来就越有味,这就是关于经济报道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民族新闻”的断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年第6期《新疆新闻界》发表了刘万岚同志的论文《民族新闻定义刍议》,其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否可以这样给‘民族新闻’下定义,即运用符合民族个性特点的报道形式,对新近发生的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关事实的报道。”显然,这是启发读者的思考,让大家讨论的。作为《新疆新闻界》的读者,我们仔细地阅读了万岚同志的文章,并且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今将不同的想法笔谈如下,以就教于万岚同志和其他同志。应该说万岚同志的定义比余正生同志的定义(即“民族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马合秋报道:12月3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社组织首都新闻界部分专家学者就“党报如何应对市场”举行专题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新疆经济报》社长、总编辑苏继善的专题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新疆经济报》从1991年创刊以来在党报与市场结合方面大胆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使这家报社从创刊之初固定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