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色期望与独特个性、高度重视与地位低微、宣传与实践的三对矛盾引起教师心理压力增大,影响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压力应对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面对。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里学生的心理负荷也在加重.在农村中学里,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很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家长期望和家庭生活状况都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较重的心理负担;来自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对农村学生的冲击和影响相当大.这些使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农村中学生产生心理矛盾,消沉、颓废、沮丧、偏激和困惑等各种心理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些矛盾若不能得到及时排解,就会沉积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多数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我国眼下正处于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术和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其特殊的地位,我们必须通过种种渠道和途径对此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在中小学中 ,有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 ,有近 30 %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 ,中小学生由于不健康的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 ,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 ,危害了社会。因此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应引起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 :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学校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 ,只有了解学…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否身心健康,能否适应现代竞争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对于国家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在生活适应性、学业、人际交往、恋爱、家庭、就业、情绪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和心理矛盾,这些问题已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探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与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的社会教育工作自形成以来,为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家庭心理健康和增强少年儿童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良好个性及品德的养成起到了积极作用。俄罗斯社会工作者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经验,对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社会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家庭环境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北京联合大学303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充满矛盾、亲密度差与知识性、控制性、组织性低的家庭环境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具有社会倔强性高、情绪不稳定等人格特征的高职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建立学校与家庭联动的教育机制,进行个别辅导和专题讲座等措施,解决高职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冲突及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当代大学生认真体验、分析个人的心理矛盾与冲突,正确处理好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纠正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学校教育途径以外,家庭、社区、社会环境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源于家庭与社会,因此靠学校教育单方面力量很难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取得家庭、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建立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大环境大系统。  相似文献   

10.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我校是一所实验性的综合高中学校,在校生2300多人,有普高、女子职高和综合高中三部分。新形势下,学生面对升学就业的竞争,社会和家庭的高期望值,社会上各种媒介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冲击,自身年龄发展的身心矛盾等问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上的不适应和  相似文献   

11.
中年女教授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力军之一,学校和家庭等多重角色的冲突成为她们人生中最复杂的矛盾之一。存在着工作压力感过强、内心矛盾冲突较大、心理负荷较重等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学校、社会和女教授自身足够的重视。重视心理健康并不只是为了减少、避免不健康心理现象的出现,更重要的是促进心理的充分发展,使和谐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提高女教授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心理健康是在家庭、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家庭中父母的职业、学识、个人修养、经济收入等都会对医学生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家庭因素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争取家庭对医学生心理上尽可能的支持与帮助,建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机制是高等医学院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园血案的连续发生引起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认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和沟通,合理化解人际关系矛盾和个人心理危机,防患于未然,在排除或减少类似不幸事件上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女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及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显示女科技工作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职业女性整体水平。影响女科技工作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和事业矛盾、传统的社会观念、多方面的精神压力、社会交往能力偏低和消极的人格心态。为了提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女科技工作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克服消极心理、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5.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说明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郅焱 《华章》2010,(35)
探讨家庭因素与儿童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素质及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及态度等众多因素严重影响着儿童心理的发展.结论:必须改善家庭结构,提高父母文化素质,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并且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武,才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卫明 《考试周刊》2012,(59):176-176
聋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调查显示,聋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等,伴随着心理问题同时还有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及社会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不仅影响到孩子的发展,而且给家庭和社会稳定埋下很大的隐患。因此,全面关爱聋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因面临学业难、就业难、人际关系处理难等多方面压力,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的学风建设.因此,整合学校、家庭等心理教育资源,创新和开辟新的心理教育方式和渠道,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矛盾和障碍,成为大学学风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营造积极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重要的丧失因素等,营造积极和谐的教育氛围,如改善社会环境,优化学校小环境,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温馨的家庭氛围以及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从教师的职业特色影响、教育工作性质、学生家长的影响、社会因素、教育对象的影响、教师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及个人心理特征等方面,分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和个人等多个方面,系统提出了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