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一期杂志期刊上刊登庆祝李福清院士诞辰80周年的贺词时,我们不知道他与病魔进行了无形却是顽强的抗争,但病魔并没有放过他。2012年10月3日,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鲍利斯·利沃维奇.李福清,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学者,中国文学、民俗学和民间文化的杰出研究者离开了人世。李福清院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3日,李福清先生——这位伟大的学者在创立了数座学术丰碑后,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的音容笑貌,一如既往,润泽流长……就在李福清先生离世前的几天,9月26日,我接到天津大学的电话,说冯骥才先生希望能做一份中文的李福清先生著述(研究成果)的详细篇目,列  相似文献   

3.
李福清先生是原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苏联科学院院士,是俄罗斯著名的汉学家,也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于1960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据说李福清先生在这之前在文学所进修过一段时间。1980年9月我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蒙古英雄  相似文献   

4.
李福清院士离开我们已经1个月了,但是他依然活在我的心中.这一个月来,一回忆起往事,李福清院士那充满活力而永远忙碌的身影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最早知道李福清先生的名字,是因为他的那本著名的博士论文《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当时他把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结合起来研究的做法一下子吸引住了我,特别是先生在《三国演义》小说与平话比较中对动作描写单元的对比研究更是给了我很多启发,甚至比母题分析还吸引我.后来我关注到李福清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在蒙古国做过本子故事说唱艺人的田野调查,发表过很多关于本子故事说唱艺人生平和东蒙古史诗传统的研究论文,于是就搜集他用俄文和德文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5.
刚度过80华诞不久的老友李福清(Б.Л.Рифтин)10月3日离别了人世,消息从莫斯科传来,使我们感到十分震惊。今天,我们只能强忍悲痛来缅怀他,纪念他一生的丰功伟绩。我同李福清相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他先来华访问,后在校留学,我们虽然不同系,但仍是北大的老同学。不过我和他相知却始自80年代。  相似文献   

6.
李登辉于1999年上半年距他下台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发表了自传体裁的著作《台湾的主张》。据作者称,这本书“是许多友人、知己尽心协助的成果”。所谓“友人”、“知己”,据日本东京出版社一家中文报纸透露,此书原来是李登辉口述,由一个日本人捉刀代笔的,也是他新近抛...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自18世纪末开始译介中国通俗文学作品,迄今已逾二百年。老一代汉学家如В.П.瓦西里耶夫、B.M.阿列克谢耶夫在介绍和研究中国俗文学与民间文化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当代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司格林、华克生和郭黎贞等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杰出的成果。对中国俗文学与其他民族俗文学的比较研究,以及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相互影响研究,是前苏联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两大主题,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俄罗斯。俄罗斯中国俗文学研究具有材料特殊、视野开阔、角度新颖、观点创新的特点和长处,但也存在着用源于西方的一般文艺学、美学理论生硬诠释中国文化和后继乏人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叔同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名人,高尚的人格和真诚的性格助他与许多友人建立起君子之交。他的友人中有几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受到李叔同人格力量的感染,他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李叔同,让他从生活走进了文学,使得经文学提炼出的李叔同形象更加感人而又平实。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使我想起了和日本友人最近的一次交往—— 这位日本友人就是三桥耕一先生。应他的邀请,我们辽宁省教育基金会访日代表团一行4人,于1994年10月8日。经上海乘坐东方航空公司的银鹰,飞往日本。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奥运会就要在北京举行啦!这可是一场国际性的体育盛会,会有许多的国家组队来参加比赛.虽然我不在北京生活,但是我想,到时候也会有许多外国友人来我们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的江南观光旅游吧!于是我想动员全家学习英语,至少要让爸爸妈妈学会一些简单的对话,今后遇见外国友人也好应对嘛!  相似文献   

11.
国庆长假刚过,正值慵懒之际,却惊闻李福清先生去世了.虽然知道他身体不太好,但这个消息还是让人难以接受,去年还在北京见到大病初愈、欢声笑语的他,怎么这么快就去了呢?回忆起自己这几年的学术探索中,不仅是读到了李福清先生的著作,让我受益匪浅;更是有幸亲见到老先生本人,在学术上得到指点、教诲;尤其是我的硕士、博士论文答辩,都有幸请到他来参加,他还提了不少具体而翔实的意见,让我在修改的过程中茅塞顿开.李福清先生对我这样的后学、晚辈、年轻人没有丝毫的居高临下,更没有嫌麻烦,反倒是抱着学术交流的态度,用一颗平和的心,与我非常认真地探讨.如今,这些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永驻在脑海中不会淡去,令我感谢和怀念这位亲切、平易的老先生.  相似文献   

12.
戈宝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远东也是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物。作为他的老朋友和老同行,我不能不说:在生活当中,尤其是在熟悉的中国友人当中,像他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我这个人很走运,有幸接近过这位不寻常的人。首先,他对俄语、对我国文学、对俄罗斯人民古代与现代文化的谙通,委实令人惊讶。这不仅是由于他从事这一行业。戈宝权对于我来说,首先是善与德的代表。从第一天相识,我就觉得他不止讨人喜欢,而且属守自己的世界观和信念原则。像他这样能够始终一贯地坚持自己观点和文学信念的人,对俄罗斯文化保持酷爱的人,在我的脑海里为数…  相似文献   

13.
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的奠基者,他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着祟高的地位。普希金的抒情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这是因为,这些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他对俄罗斯大自然的描写,致友人的诗篇,浸透了真挚的情感,能  相似文献   

14.
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作最后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责备地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动作太慢了。"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时间在整修雕像,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俄罗斯各个时期的读者不断地在普希金身上寻求他们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寻觅到的当代特征.人民将普希金视作自己的同时代人,并没有把他当作历史人物.正如苏联著名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所说:“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感到普希金在我们身边.他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然而随着新人一代一代地成长,他也不断变得更加年轻,因此他总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一代又一代的俄罗斯人承续着“普希金情结”.从这一文化现象中不难发现,许多传统的东西非常现代,许多现代的东西又非常传统.普希金让这两者和谐地相融、互补.事实上,传统与现代不可能截然分开.象一切事物一样,普希金的创作成为俄罗斯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现代对传统的认同与沟通的过程,它揭示出了文化演变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蓝翔 《老年教育》2002,(9):14-15
毛泽东和许多书画家、收藏家都有交往.如果把国内外友人所赠送之物保存在自己身边,他完全可办一个大型的私人收藏博物馆.可是他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不可收礼,即使收下也要缴公,因此毛泽东同志是一位过眼烟云的收藏家.  相似文献   

17.
在欧洲东部和俄罗斯,最为奇特的神秘现象之一就是“幽灵”火车之谜,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关于“幽灵”火车的报道,怪诞的“鬼火车”事件曾在俄罗斯的一些报纸媒体上多次报道,莫斯科大学的科学家也曾对“幽灵”火车现象进行过调查研究。但是由于铁路部门一般不愿将这类无法解释的现象公布于众,还有一些与幽灵火车有关的事件不为人知。与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里头骨遗失有关的火车失踪事件就是其中之一,果戈里曾被许多人称作“俄罗斯的狄更斯”。他于1852年去世。1931年,果戈里被迁葬到了莫斯科的达尼洛夫公墓,后来那里成了一座少年犯监狱,当他的遗…  相似文献   

18.
《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文字比较浅显,学生通过注解很快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对这个简单的故事,也能说出很多道理。有学生说文中友人不守信用,因为他没有按时到达;有学生说友人没礼貌。他骂陈太丘不是人;还有学生说陈太丘的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因为他面对元方的回答感到惭愧。对于元方的做法,有学生认为他回答友人的话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9.
万恶懒为首     
提到牟其中,许多人也许感到陌生。但是,如果加上一句“就是那个用几百车皮的货物从俄罗斯换回四架飞机的个体户”的注解,人们大多会有所耳闻的。 牟其中不是个体户,他是拥有巨额资产的南德经济集团总裁。除了换飞机,他还有“文革”中被判了死刑而幸免“立即执行”的传奇经历;除了创造物质财富,他在管理理论上也不乏新意和创见。 对牟其中其人现在仍有许多争议,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读他的文章。 至于他的未来,我们只能让未来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俄国大作家、大诗人普希金诞生二百周年。作为一个俄罗斯诗歌的译者,一个普希金诗歌的译者,我有许多想说的话。普希金的诗歌作品歌唱自由,歌唱美丽的俄罗斯大自然,歌唱爱情、友谊和美好的情感,多年来深深打动中国读者的心——不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年代。他的名字已经和历代许多大诗人的名字一起,深深扎根在我们心中。普希金是俄罗斯人文精神的当之无愧的代表。今年2月20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唐宋名篇吟诵会”发表讲话之后,中国现代人文建设的问题已经摆在全国人民、特别是文化界的面前。纪念普希金,对建设中国现代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