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任课老师是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二是否同心同德,和谐相处,直接影响到班级的进步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下面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王敏 《江西教育》2006,(9):31-31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是现代教育的起点。它既有助于个体成长,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以学生为本的温馨和谐的班级教育教学环境.既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保证,也是建设班集体的需要。由于班级管理是以教育为宗旨,具有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不成熟性、方法的多样性、管理的多重角色性等特点,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抓好学生思想品德、运动锻炼、卫生保健、安全常识、校内外活动等方面内容的工作,从而达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目的。为了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必须强化班级管理,以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在长期班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我摸索出了班级管理“四字经”,即:勤、正、活、时。由于念好了这“四字经”,在担任班主任的数年中,我所带班级班风良好,学生各方面进步明显,并经常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4.
大家知道,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进步的民族;一项没有创新的工作,将会阻碍事业的发展。班级管理也是这样,管理方法不创新,势必影响素质教育整体推进,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当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主体,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并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相似文献   

6.
高礼妍 《考试周刊》2014,(51):179-179
班级管理是影响班级发展、班风学风建设、学生进步的关键因素。一个善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教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班级荣誉感,还能够有效推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而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更具实力。本文尝试议论全面发展视角下的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7.
民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独断专横,说一不二,让学生成为听话的机器,驯服的羊羔,学生内心就会受到压抑,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消极被动地对待学生生活。久而久之,影响了学生的主动进步,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创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就需要教师首先发扬民主精神,  相似文献   

8.
班级管理是促进班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极大阻碍了初中班级管理的发展与进步。文章立足于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工作经验,旨在通过研究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印达明 《中学文科》2005,(10):72-72
诚信是做人、处世、专业、交友、修身的基本准则,诚信班级管理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成人与成才、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完善。因此,构建诚信班级管理模式,是新时期教育的要求,是学生自我完善、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人们追求自由、民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国政府和人民也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养成民主意识有利于发扬民主,促进社会进步。而学校、班级实行民主管理、民主施教,让学生耳濡目染,学校、老师就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模仿能力最强感染最深的时候。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实行民主管理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实行民主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班级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具体的工作,要提高效益,就必须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只有学生才能担当班级管理活动的领导者角色。  相似文献   

12.
周小霞  高晓兵 《考试周刊》2011,(36):230-231
为了加强中职班级管理,本文提出中职班级的五化管理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制定和共同完善健全班级制度,并借用班级通告来更灵活有效地加强管理;通过成立各类加强组并实行班干轮值等途径,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实现班级自治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寄教育要求于学生的情感教育中,多关心、尊重和赞赏、表扬学生,用师爱感化后进生去寻求进步;创新学生评价,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找出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93):12-13
现在班级管理情境中,班主任经常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对学生往往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甚至存在着训斥、责备,更有甚者还出现了打骂与侮辱学生的现象,学生迫于权威被动地顺从,但内心却愤愤不平,致使班级管理失去了民主的意味。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采用一贯独裁者的身份来管理班级,要俯下身子走进学生,教育和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教师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让每个学生在班主任的启发、引导、合作探索下,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对自己的思想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提高,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习惯。因而,班级管理只有摒弃班主任的权威,由权威趋向民主,才能最终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创新不只和教学有关.也与班级管理有关。换言之,教学要创新。班级管理也要创新。用旧观念、旧办法去管理学生是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接班人和劳动者的。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平凡甚至十分繁琐的工作。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小世界,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社会。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怎样才能把几十个“小世界”统一成一个班风优良、团结进步、朝气蓬勃的战斗集体呢?它不仅需要班主任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严格的班级管理以及必要的权威,同时还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罗丽英 《成长》2020,(4):117-117
从班主任主导班级管理工作到实现班级学生的民主化管理,这不仅是班级管理模式的进步,更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发展。本次研究对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民主化策略进行分析,围绕班委会的组建、班级规章制度建设、班级活动组织、班级管理评价机制建设等重点环节进行论述,对教育工作者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龙冬玲 《学周刊C版》2019,(3):156-157
班级管理的关键是指导学生自主管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积分制"的管理策略越来越受到重视,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青睐。运用"积分制"管理班级有利于推动班级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促进学生主动认识自我和改变自我,是班级管理进步的表现。班主任要做好引导者和激励者,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班级的高效自治。  相似文献   

18.
周来喜 《文教资料》2010,(27):125-126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身体力行.创新管理理念,建设和谐班级;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衔接交流,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用自己的智慧、品行、修养等去教育、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79):157-158
小学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和主要部分。班级管理是一种班级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班级所有资源,建立和实施激励机制,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文章围绕当前小学班级管理现状,提出了激励机制的应用策略:巧用竞争,激发学生进步动力;重在细节,注重激励机制与课堂实效深度融合;情感激励,注重养成正向无意识;合理激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光靠班主任“独”管很难解决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的作用,提倡学生自我管理。学生自我管理应围着班级管理目标转,围着制度转;各项管理工作要目标化、制度化、程序化。班主任要创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优化班级管理方式,多管齐下,开展好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