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早在2001年,我国师范教育的理念开始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的"教师教育"转型。教师教育的发展,开始从单一的师范院校职前培养向"专业教育、入职辅导、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体系转变。[1]"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一项针对农村学校师资脱岗培训和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的培训计划,是教师教育"一举两得"的好办法。2010年海南省琼州学院参与"国培计划"顶岗  相似文献   

2.
“国培计划”实行至今,已为我国的师范教育与教师的终身学习进行了卓有成效探索,也为农村的中小学培养和输送了优秀的教师,对师范生顶岗实习和“国培计划”的研究仍然意义深远。文章在阐述“国培计划”的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国培计划对教师、学生的影响;对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以及其对终身学习理论的践行。国培计划与传统的教师培训比较,师范生顶岗实习与传统的教育实习比较,传统教师培训与实习存在很多弊端,国培计划和师范生顶岗实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培计划与师范生顶岗实习具有时效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理论价值。当然“国培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有针对性地探索,提出国培计划的新策略和可行意见。  相似文献   

3.
"国培计划"中的"顶岗置换"项目是高校师范生实习与农村中小学教师脱产研修有机结合的一种新模式,是基础教育师资职前实训和职中研修协同促进模式的有效尝试。本文基于对师范生实践教学保障不足、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面临的困难等问题分析,总结了"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双向协同促进机制的状况,提出了发挥区域统筹、县域主导、经费分担和双重双向担责等进一步优化完善基础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和职中研修协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是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结合的"双培"模式。文章从师资置换培训的角度阐述了高师教师在师资置换培训中应该增强"三个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科研意识。  相似文献   

5.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是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结合的"双培"模式.文章从师资置换培训的角度阐述了高师教师在师资置换培训中应该增强"三个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科研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是指选拔优秀的农村教师脱产3个月到院校集中研修,由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到受训学员所在农村学校顶岗实习.笔者参加了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度的“国培计划”项目,到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中学顶岗实习,在实习中得到了“真枪实弹”的锻炼,并切实地感受到这一教育政策的积极影响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顶岗支教实习是高原地区教师职前培养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之举。社会角色理论为顶岗支教实习教师角色建构提供了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为高原地区顶岗支教实习教师角色定位和角色建构提供了重要视角。本研究遵循覆盖各专业类别、各类区域、各类实习学校的访谈对象抽样原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对8名顶岗支教实习教师的深度访谈和编码提出,认为高原地区顶岗支教实习教师的角色具有转换性、实践性和情境性的特征。在角色冲突中表现出“理想教师”与“实际教师”的专业角色冲突,“局内人”与“局外人”的组织角色冲突、“城市人”与“乡村人”的社会角色冲突,顶岗支教实习教师角色的内在矛盾既是高校加强师范生职前实践性知识的依据,也是增强顶岗支教实习教师角色意识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笔者利用自行设计的“音乐学科在实施‘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中的实际情况调查问卷”,对江西省4年来参与实施“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的有关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通过“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农村音乐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均有所提高,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顶岗实习生在实习中丰富了教学经验,但顶岗实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实习问题.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教育分配和资金投入不公平的现象,加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硬件设备;制定一套科学的、规范的音乐教育顶岗实习模式,有效地发挥顶岗实习生的专业优势;充分利用高校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音乐师资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双培计划"是乐山师范学院采取的选派自己的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同时把"被置换"下来的农村学校的教师再接回学校进行"回炉"深造的一种培训形式.在为期三年的实践中,乐山师范学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双培模式.通过"双培计划"的实施,顶岗实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育智慧获得了提升,返校接受培训的教师获得了新思维、新技能的再培训,从而实现了师范学院和地方学校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
"国培计划"中的"顶岗置换"项目,是将师范生教育实习和农村中小学教师脱产研修相结合的一种培训模式。本文基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项目的运行实际,通过对置换项目顶岗实习制度的分析和一线的实施效果的调研,提出了优化国培计划置换项目顶岗实习环节的若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相互沟通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效能和能力的组织与管理。实现从“送培”到“求培”的转变是教师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教师自主选择培训需要政府、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校、教师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陈水晶 《文教资料》2011,(10):113-115
随着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全面实施.作为“国培计划”项目之一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更是备受关注.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模式。在这个模式的实施中,师范生到农村中学顶岗实习.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农村中学教师重返高校接受培训.加快了专业发展进程。本文在总结置换研修的理论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其后续的发展完善问题,以使“国培计划”更好地开展落实.促进教师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合作研究共同体”是在“顶岗支教实习”基地学校建立的、由高校教师、在职教师和实习教师组成的合作研究团队,是以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为目的的职前职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保证了实习教师的教育实习质量,提升了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了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4.
顶岗实习支教: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顶岗实习支教是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改革的新形式,是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突破口.顶岗实习支教促进了高师院校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师职前培养与入职教育的桥梁,是教师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的连接点,同时又促使高师院校进一步重视教师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15.
张秀珍 《广西教育》2014,(19):172-174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是“国培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培计划”既能促进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也能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在实施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过程中,既要在培训课程中体现人文性,又要在管理上充分注入人文性,运用专业敬业、以“学”为本、借力助推、扎实周全等管理策略,以为参训教师和顶岗学生提供优质培训服务,确保教师培训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6.
高师实现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双赢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深化高师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在此基础上从两个方面重点探讨了高师教师教育的改革,即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促进理论修养和技能素质和谐发展;实施“顶岗实习,脱岗培训,行为跟进”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新模式。通过大胆改革,期望实现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综合改革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推进,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从相互分离走向贯通衔接,"U-G-S"的协同育人模式应运而生.在分析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 "U-G-S"视角下顶岗支教实习的重要性,从健全多方协同机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岗前培训教育体系、丰富职后培训模式、建设"双导师"队伍等方面提出了"U-G-S"视角下顶岗支教实习提升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陆宾 《广西教育》2013,(48):58-59
初次见到刘敏红,是在2013年教育部“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初中地理骨干教师短期及顶岗置换培训班上,她是主讲专家。她主讲的《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的优化设计》吸引了在场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关于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必须加强师范生实践教学的改革.基本对策是:建立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准备、研究性准备和顶岗实习的新模式,形成大学与中小学的共生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连续渐进的全程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加速师范生职前培泰和入职适应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卓越教师”计划作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备受国际、国内各大高校的广泛重视。“卓越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坚定的教育信念、敦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育思想、娴熟的教学技能、敏锐的实践与反思能力、自主的专业发展以及过强的创新能力。实施“卓越教师”计划应构建职前、入职、职后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参照的人才培养规格,修订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蓝本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借鉴学习CS和UGS优秀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建设“双师型”和“双导师”的师资队伍,制定政策吸引优秀生源,重视提高“卓越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