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朔"新京味小说"的叙述方式彻底摆脱了以往"京味"小说的建构程式和审美规范,建构出一种迥异于旧"京味小说"的叙述模式.这一点在其小说文本对叙述者的设置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其小说大量设置的第一人称叙事者"我"是一种"另类"形象,从根本上颠覆和否定了传统的正面价值.同时,其小说叙事具有强烈的"倾诉性"特征,叙述者"我"本身反映出作家强烈的反讽倾向.这些叙事特征都从某些侧面拆解了王朔小说文本的深度.  相似文献   

2.
小说《祝福》中第一人称"我"有多重身份,不只是事件的见证者、叙述者,还是观察者、思考者。从叙述视角的角度分析叙述主体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以探究作者鲁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3.
从《无名的裘德》文本出发,运用现代叙事学中的视点理论解读《无名的裘德》中多元叙事视角的运用,主要包括作者叙述、以小说中的人物为叙述者的人物叙述、以旁观者为叙述者的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或称戏剧视角三种模式的交替运用。多元叙事视角的使用,颠覆了19世纪维多利亚小说的叙事常规,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反讽效果和人物命运的不确定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复调效果,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开创了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叙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三点前提性认识--关于确立小说中人物"他"的叙述者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主义小说中以人物“他”的眼光叙述的作品逐渐增多,但由于受现实生活中的言语习惯影响,人们对这个新出现的叙述者“他”不予认可,往往以文本中个别的视角越界和叙述话语不符叙述者身份来否定“他”的叙述者地位。但是我们若把“他”的叙述与第一人称叙述者“我”的叙述加以比较,就可以发现这些否定理由并不能成立。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使“他”的叙述者地位得以认可的三点前提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教学的"叙述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作为一个勇于借鉴外国小说技法的文学大师,他的小说现代气息浓郁.所以引入西方"叙述学"理论来解读鲁迅小说是适当的.根据中学实际,引入四个概念:叙述者、视角、节奏、理想读者,目的是加深中学生对鲁迅小说的理解,使中学生能更深入的探究鲁迅小说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小说《迷舟》展现了作家格非高超的叙述技巧,它颠覆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言说方式和书写定式,显示出迷宫般的魅力。零叙、快叙、慢叙的合理布局营造出快慢变化有秩的节奏艺术,时序的任意变化给人以时空错乱之感,全知叙述者的运用使叙述视角的转换有了极大的自由性等,这些都是"格非迷宫"的形成之源。  相似文献   

7.
华裔作家丽萨·康创作的《离岸人》是由三重叙述分层组成的嵌套型叙事结构,故事外叙述层的异故事叙述者以外聚焦视角设置叙述框架,故事内叙述层的全知叙述者以零聚焦视角展现主人公的生活境遇,元故事叙述层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以内聚焦视角展现主人公面临的伦理困境与无奈之下作出的伦理选择。小说中的叙述跨层由叙述者或人物跨越自身所处叙述层并入侵其他叙述层产生,叙述者与人物的抗衡与牵制产生了一系列跨层冲突,不但导致文本解读的多重可能性,而且投射了现实世界中的移民政策、身份错位与文化冲突等族裔问题,引发社会深思。  相似文献   

8.
黄玉雪在其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中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视角.黄玉雪曾表示第三人称的安排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中国漠视个体文化的反映.尹晓煌则认为第三人称在这部自传体里的应用是受到了美国自传体小说传统的影响,黄玉雪的说法只是为了使文本具有异国特色,增加小说的销量.黄玉雪借助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产生的距离实现了叙述者身份的转换,阐释了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体现了华裔在美国社会寻求自我身份的艰辛历程,但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也凸显了华裔作家在后殖民的语境中确立其话语权时产生的阐释的焦虑.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在复出后的第一部小说<叔叔的故事>中实现了她叙事策略的转型.叙述者以"叙述代言人"的身份讲述了叔叔自设与他设的神话被一一击碎的过程,在讲述"叔叔"故事的过程中也涉及到叙述者本身的故事,同时透漏了叙述者这代人的精神状态,使小说具有思想和叙事上的双重涵义.作者通过"非‘元小说'性"的双层的叙事文本演绎了叔叔的"信仰"和"我"的"游戏"背后共同的精神虚无.  相似文献   

10.
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具有独特的叙述模式。在故事层面上被完全解构成了一个不确定叙述,在叙述层面上也是由于叙述者的独特位置,视角的选择、以及它的元小说因素,在小说叙事层面上也造成了一定的颠覆与解构。但这样一个颠覆性文本却在小说叙述形式以及对历史对永恒人幽的探寻上都开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得这篇小说具有了耐人咀嚼的韵味。  相似文献   

11.
从叙述者的角度来看,鲁迅先生的自我小说《头发的故事》和《在酒楼上》凸显了叙述者的特征,即采用叙述代言人的方式来结构全文。叙述者与接受者身份的相互转换、作者自我的分裂和人物限制视角的使用,都体现了鲁迅先生在叙事策略上的高明之处,为自我题材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8,(3):62-66
"叙事作为修辞"是在"后经典叙事学"的语境下对叙事给予修辞性的解读,是通过小说的叙述结构、视角、时间、距离、声音等问题的指涉来理解叙事在叙述者、文本现象、读者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巴金的中篇小说《憩园》,以小说中的人物"老黎"为主要叙述者,以"憩园"新旧主人姚家和杨家为叙述对象,通过多个次要叙述者的设立、多重叙述视角的切入、叙述空间和时间上的延展以及"抒情性"叙事策略的展开,使叙述声音呈现出"复调"特征,建立起三个叙事层面、多重对立的情感模式。  相似文献   

13.
卡森·麦卡勒斯在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运用了不同的叙述视角。通过分析第二人称叙述视角在小说中的运用,指出其作用是双重的。在第二人称叙述视角下,其叙述者既是小说中的全知叙述者,也是读者,从而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故事中的人物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判断。此外,该文还分析了小说中所运用的不同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其中包括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叙述视角。不同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在交代故事背景、揭示小说主题,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等方面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叙述者的角度来看,鲁迅先生的小说《在酒楼上》经历了由“我”到吕纬甫到老发奶奶的三次转换,而叙述事件的相因而连,人物的行动元与角色兼具,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视角的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相合而用,叙述者与接受者身份的相互转换,都体现了鲁迅先生在叙事策略上的高明之处。  相似文献   

15.
元小说"碎片化"写作:颠覆传统叙述的整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小说"是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对传统小说艺术进行自我反思的结果,"碎片化"叙述是元叙述解构现实主义写作成规的叙述语言变异之一,它颠覆了传统叙述的整体性并进而消解这一叙述模式背后的意识形态.文章以马原等先锋派作家作品为例,依据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推导出元小说叙述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学创作的碎片化叙述语言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我弥留之际》的交替叙述视角。本书的多层次叙述视角包含三类叙述者:核心叙述者,家庭叙述者以及外围叙述者。正是通过这种多角度叙述结构,读者有机会深入到角色内心世界,体察叙述者之间的呼应和对立、叙述内容的现实和虚幻,从而理解福克纳小说的现代派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正>一、拓宽阅读教学的视野:清楚叙述视角的界定对"叙述视角"的关注,源于走进江南大学文学院,旁听黄晓丹博士的儿童文学阅读课,其中,《主题、叙述者和文体》这一课讲到了"叙述视角",引起了我的兴趣。"叙述视角"是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即作者是以什么身份,站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来进行叙述的。具体  相似文献   

18.
康巴乡土小说的叙事呈现出多样中的统一.从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来看,康巴乡土小说的叙述者与人物处于同一平面,以真正的平等姿态,感知大地;从叙述视角来看,康巴乡土小说表现出对内聚集的偏好;从叙述者本身来看,康巴乡土小说出现了大量的干预叙述者;从叙事节奏来看,延缓与停顿不时出现.这样的叙事美学,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9.
王敏 《学语文》2003,(6):55-55
故事人人爱听 ,可故事从哪里讲起才能取得预期的最好的艺术效果呢?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通过他的创作和理论提出叙述的视角问题 ,引起了文学界的普遍关注。叙述视角的分类有很多种 ,鲁迅小说中有诸多尝试 ,这里介绍常见的四种 :一、完全不受限制的叙述———全知视角这是传统小说里运用最多的一种 ,并且成为第三人称叙述者的专利。中国古典小说是继承唐宋以来广泛流行的说唱文艺而逐渐发展而来的 ,因此 ,在早期的小说里 ,作家往往是固定使用说书人的身份的叙述者 ,以一双无所不在的“上帝”的眼睛 ,洞悉小说中的一切 ,从而展开广阔的生活画…  相似文献   

20.
在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我”的大量出现是其形式的重要表征,换句话说,“我”作为叙述者成为鲁迅小说中一种非常重要而常见的叙事视角。“我”不仅具有形式的功能,即往往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叙述故事;而且“我”把小说作者鲁迅的价值观念、情感世界以读者更能够接受的形式带到小说的叙述中去。因此叙述者“我”的创造性的运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带有鲁迅鲜明的主体特征的高度理性化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