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从“诗”这一新的角度来对黛玉作一新的认识。黛玉的诗人气质和小说的诗化氛围构成了诗意的黛玉;黛玉以诗言志,诗是她的自画像,由此我们可以窥探到诗中的黛玉;诗人的黛玉把自己融入于诗堪称古今无双,形成了永恒的黛玉。以这三方面为中心来省识一下林黛玉的春风面目。  相似文献   

2.
重读《红楼梦》第四十八、四十九回,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诗的故事,使我很受启发。 “香菱在大观园里,受了姑娘小姐们的影响,一心一意想学作诗,先求主子薛宝钗,薛说她“得陇望蜀”,得寸进尺。但她不甘心,又去找林黛玉拜师。林黛玉说,你真要学诗,首先读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揣摩熟透”了;再读一、二首杜甫的七言律,二、二首李白的七言绝句。“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等六、七个人的诗“看一看”,“不用一年功夫,不愁就是诗翁了”。从此以后,香菱“诸事不顾,废寝忘食”,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待林黛玉为她圈定的篇目读尽了,她又请林黛玉出题目练习写诗。她根据林黛玉“咏月”的要求,“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终于作成了一首。黛玉看后,认为“措词不雅”,令其再作一首。香菱一夜未眠,又做了第二首,自  相似文献   

3.
创作与梦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描写香菱拜薛宝钗和林黛玉等人为师,学习写诗.林黛玉推荐了些名作,叫她熟读,并以“月”为题要她试作一首诗.香菱接连写了二首,众人都说不好.后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大家都赞其新巧且有意趣.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六册《香菱学诗》一课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本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她早想学习做诗,只是苦于没有机缘。自从呆霸王薛蟠遭打外出后,作为小妾身份的她,才有机会住进大观园,跟随林黛玉学习做诗。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不仅体会到做诗的“三昧”,而且经过亲身学习实践,写出了“新奇有意趣”的作品。比较她的三首咏月诗和黛玉的不同点评,会让人明白什么样的诗算是好诗。第一首诗:“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  相似文献   

5.
林黛玉,无疑是曹雪芹笔下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之一。纵观林黛玉的一生,不论是体态神貌、举止言行,还是吟诗作赋、赏花弄月,无不体现出诗人的气质,焕发出诗性的光芒。诗性之美,才是她的美之为美的根源。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论述林黛玉的诗化人生:首先,从林黛玉的待人处世等外在表现来看;其次,从林黛玉写的大量诗作中体现出的诗美来看;再次,从曹雪芹塑造这样一位诗化人物所寄托的审美追求来看。由此得出结论:林黛玉的诗化人生其实是曹雪芹诗美理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6.
林黛玉的教学秘笈主要体现在“低位思想”上。 在《红楼梦》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林黛玉的这种低位思想可谓得到了浓墨重彩的展现。譬如香菱讨教作诗之道,她笑称自己“不通”;香菱央求她出个诗题,她告诉香菱:“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竞未诌成,你竞作一首来。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一读再读,我最大的收获是读出了一位教育家———林黛玉。说黛玉是诗人,不会有人反对,因为有她的诗为证;说她是教育家,也不应该有异议,我们可从香菱学诗得到佐证。香菱得机会住进了大观园,便央黛玉教她作诗。黛玉满口答应,给香菱布置了作业,并说香菱“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更指出香菱努力的结果:“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黛玉一开始就道出了香菱的潜力,使香菱倍受鼓舞,没几日就■河北海兴中学张淑华读完了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诗。香菱第一首诗做出后,宝钗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黛玉看完…  相似文献   

8.
谢斌 《现代语文》2011,(2):31-32
2008年11月28日,攀枝花市一所名校的老师到我们县某学校来献课,她上的是《香菱学诗》,当她问到林黛玉、薛宝钗你喜欢谁时,她出示了这两人的照片,请学生们起来回答,学生A说:“我喜欢林黛玉,因为她看上去很温柔。”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在这些形象中多为聪慧美丽的女子,林黛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时她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林黛玉有“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之貌,有“心比比干多一窍”之才,还有“病如西子胜三分”之病,黛玉之美不仅表现在她梦幻迷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还表现在她横溢的才学和浓郁的诗人气质。关于这些,大家的评价基本一致,无须赘言。  相似文献   

10.
简飚 《师道》2002,(2):37
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的学识和才气具有“超级教师”的水平,这在《红楼梦》里是有据可查的。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像林黛玉这样的女子去当教师是不可能的,但《红楼梦》却写她当了一回货真价实的老师(如她教香菱学诗),这一点也可看作《红楼梦》向传统思想挑战的又一战绩。《红楼梦》第48回写林黛玉教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巅峰性不仅表现在它在人物、情节、环境、语言和主题意蕴诸方面都达到了中国文学的艺术至境,而且还表现在它的无与伦比的"奇妙性",其最大的"奇妙"处不是别的,而是用一个人物"扛鼎"起红楼梦世界,这个人物就是林黛玉。《红楼梦》的轴心人物不是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而是林黛玉。作者特意赋予林黛玉许多奇特的禀赋,如"草"、"神女"、"玉石"、"花神"、"帝妃"、"玄珠";"报恩"、"情恋"、"乡愁"、"诗性"、"本真"等,使她成为一个全局化的"结构轴心",目的是要在整体上为其"为史作传"的新人学建设提供一个"一而统万"的"阿基米德点"。与之配套的是小说人物的"立体幻影互文结构",它保证了林黛玉"轴心论"的有效实施、贯彻。林黛玉是中国历史上"新人学"范型的一次辉煌而壮丽的日出!她的神奇之光完全可以与西方现代、后现代的"美学人学"共契圆舞,交相辉映!她是中国的维纳斯、海伦和贝亚德丽齐;是中国近世人学拯救的人格化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12.
林红玉本名隐喻其人如玉,她是除宝玉、黛玉、妙玉之外的另一块色泽艳丽的美玉,具有"玉性"特征。如同其他的以"玉"字命名的人物形象一样,她也有"高洁""诚信""智慧""忠义"等"玉德"之美,她是作者所同情、赞颂的下层丫头形象。作者以"玉"字为其命名应特别值得注意,对林红玉本名隐喻的索解似可以还原其人的本来面目,消除对她的种种误解。  相似文献   

13.
好诗的条件会是什么?一直是历史中争辩不休而未得正解的问题,诗人的见解不免成为主观的诗观的表达,评论者的意见往往又是术语的堆砌,读者接受学的反应,也从未有人真正提出统计数据加以分析。论文试图从诗歌发生学的角度去厘清好诗的基本条件,第一层次在于诗人是否能以自己的心与外物交感互动,成就一首好诗,第二层次在于这首诗是否能够唤醒读者的心与外物(包含这首诗)的交感互动,藉以确立一首好诗的基本特质。并以林亨泰的《风景》组诗、郑愁予的《小城连作》组诗为例证,加以鉴识。  相似文献   

14.
林黛玉主张学习盛唐诗风,作诗应自由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重视格律而不拘泥于格律。林黛玉的诗论暗含着她对礼法的蔑视和对美好爱情与独立人格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创作手法的多样性,表达了作者的末世情怀。  相似文献   

15.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以刻画人物感受见长,幻灭感是其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题材。林黛玉则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多愁善感闺秀之典型。本文主要通过对曼斯菲尔德的几篇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及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性格分析比较,揭示曼、林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触景生情的幻灭感。  相似文献   

16.
林黛玉不具备复杂的合目的性的自由美,使她不能成为贾宝玉的妻子,尽管贾宝玉深爱着她。同时宝玉的多情与试探,使她在宿命的笼罩中终于心力交瘁,香消玉殒:薛家的谋划、裘人与王夫人的促成、元春的抉择使得宝钗在悲剧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的同时也使宝黛的爱情陷入了悲剧:而王熙凤与贾母在这桩被掩盖了真相的悲剧里无辜地承受了百年骂名。  相似文献   

17.
作为红楼第一女主角、十二金钗之首,林黛玉成为一个永恒、经典的美的艺术形象,因凄而美。她的凄美体现在三个方面:还泪的悲剧宿命;飘零的诗意灵魂;情情成痴。从人生命运、才华诗情、痴心爱情可了解林黛玉前世今生的生命内容以及由此闪烁的夺目的光华。  相似文献   

18.
在敷演黛玉之死的戏曲中,无不充斥着悲凉的况味。她双亲早逝,寄人篱下,心无所依,魂难归里。黛玉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又不尽然一悲到底。黛玉之死不同凡人之死,而是升仙去了。这是融合了道教文化的结果。既符合戏曲演出的需求,又多了一点宗教式的关怀。"红楼戏"既在一定程度上忠实于小说,又融合于传统文化,并结合自身特点来改编。  相似文献   

19.
邓廷桢作为晚清词坛一位重要词人,他和林则徐的词被誉为“大臣词”中“双璧”。邓氏词学观以“寄意”为中心,求雅,斥艳,推崇白石、玉田的同时,兼采苏、辛,融合两派,从而锻炼出“返虚人浑”词学主张。他的词高朗疏阔,款款情多而又婉曲清扬,实为晚清词史平添了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学风貌。对邓廷桢词学的研究实有进一步拓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张劲松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5):43-48,97
一般认为《红楼梦》具有反封建和反传统的思想意识,但其实恰好相反,小说意在维护和固守传统道德的价值取向。以黛玉和赵姨娘的性格命运作一比较,意在寻绎出作者欣赏黛玉厌恶赵姨娘背后所隐藏的“阮籍人格”及其对儒家传统思想的执著。黛玉以孤傲蔑视贾府礼教的堕落,而赵姨娘以“犯上”的行动挑战了宗法秩序,两人结局都很悲惨。但作者对她俩的态度却完全不同,因为作者蔑视和伤心的只是礼教的“堕落”和“虚伪”。传统礼制在他心中依然是神圣的。小说的宗旨是要匡扶正教而哀叹家庭伦理的失坠。《红楼梦》并不是一个时代的超越,它恰恰是写出了人难以走出传统桎梏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