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微博发布突发事件,常需借助话语策略,提高话语权威和可信度。微博主要通过@、引言和附上链接网址等技术手段,诉诸官方话语权威、亲历者的经验权威、权威人士的社会权威及正义感权威等话语路径,建构权威。在话语路径方面,官方微博在借助正义感权威,表达正义谴责肇事者的同时,常整合各方面因素理性地判断和表达,综合运用多种话语权威。草根微博主要关注亲历者经验权威,有意远离官方性的话语权威,理性地引用多种权威的能力也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2.
杨雪莲 《东南传播》2012,(11):98-99
2007年,微博在中国初露头脚,2010年国内微博迎来春天,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国内微博用户数目不断攀升,如今,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工具,在网络时代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举足重轻的话语空间。它使个人在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方面获得了更充分的主动权,也使个体在记录社会、影响社会方面具有了更大的力量。但是,微博中是否存在真正的公共领域,微博中的一些所谓民主的话语是否在本质上只是隐秘传播的一种新形势,这些争论或疑惑一直存在。本文通过对微博现状的深思,从多个角度探讨微博中的"公共领域"问题,从而对以上问题做出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微博中的自我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书信到邮件到即时消息,从著作到博客到微博,从电视剧到电影到微电影,从面对面交流到电话到微信,在信息时代,一切信息传递都变得更加简洁、快速、直观.随着交流与传播方式的改变和加速,产生了一批新兴媒体和新的社交方式,人们更愿意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生活,倾诉自己的私人话语.其中也不乏一些名流在商业模式下利用微博进行炒作和营销.本文以微博为例,分析网民在微博中的自我表达.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到来,新闻话语表达依据所处微平台而发生变化,人民日报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典型报刊,凭借其党报身份的影响力,受众庞大多样,在微博新闻的话语表达中具典范性和标杆性。本文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为例,从受众的中心化意识与话语表达的互动性、受众的人文化意识与话语表达的亲切化、受众的休闲化意识与话语表达的简洁性三个方面来阐释。  相似文献   

5.
宋雪 《传媒》2019,(12):51-53
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所有地市环保部门均开通了官方微博。以“生态环境部”微博为龙头,全国环保系统微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环境政务微博在传播政府环境政策、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传播格局变迁、政府职能转变及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政务微博话语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环境政务微博话语空间存在哪些问题?环境政务微博话语空间应如何转变建构路径,以重构政府环境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6.
基于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新闻意义塑造的重要作用,本文借助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以"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在微博的传播为例,研究微博受众对危机事件的话语态度。总结发现,微博话语注重情感发泄,虽然有与媒体的互动信息,但微博依靠高语境信息表达负面消极态度,消解权威话语。同时,受众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迅速集聚的情绪推动了新闻热词的传播,犹如集结的"乡民",使微博舆论场既表现出公共领域的特性,又无时无刻不具有流动群体作为"乌合之众"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董朝 《东南传播》2014,(1):104-106
基于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新闻意义塑造的重要作用,本文借助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以“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在微博的传播为例,研究微博受众对危机事件的话语态度.总结发现,微博话语注重情感发泄,虽然有与媒体的互动信息,但微博依靠高语境信息表达负面消极态度,消解权威话语.同时,受众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迅速集聚的情绪推动了新闻热词的传播,犹如集结的“乡民”,使微博舆论场既表现出公共领域的特性,又无时无刻不具有流动群体作为“乌合之众”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分析框架,以重庆市七所高校学生使用微博和SNS的情况调查数据为例,研究了影响大学生选择微博或者SNS网站的因素。分析发现,微博作为新生代的自媒体,在多方面满足受众需求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微博和SNS在不同的方面有各自的生存空间,微博在新闻信息传递功能上具有独特的优势,SNS在原有的生活圈子和SNS中形成的好友圈的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微博无法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现实与隐忧:微博意见领袖的话语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名亮 《今传媒》2012,(5):11-13
微博因其"平权"、"零散"与"再中心化"的技术特质,具有对公众"表达自由"的"赋权"能力。解读有关微博意见领袖的两份权威的实证调研报告,展开综合研究,并认为:以知识精英为主体的微博意见领袖群体,正在积极回应微博技术的赋权,彰显自身的话语影响力;目前,他们的微博话语权力的发挥,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和隐忧;其微博生存的未来也难以乐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微博新闻评论成为一种新的新闻评论形式。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微议录"栏目856个样本进行了分析,试图研究传播语言方式的转变是否影响平民话语表达,探讨@人民日报后续微博评论在对主贴信息场域再建构的过程中该评论形式对个人参与公共事务的程度以及在平民话语中呈现怎样的分布特点,对我国进一步实现公共话语中的平民话语权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微博在当今自媒体时代早已成为个人话语表达的重要平台,很多在传统媒体工作的记者都创建了自己的微博,此时他们身上具有两重身份:既是媒体机构的记者,需要在传统媒体上记录事实和发表见解,从事新闻生产;同时作为社会人,在微博上能起到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而他们在这两种身份下表现出的话语表达的内容和权限是不尽相同的。厘清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在话语表达中保持媒体的公信力成为传统媒体记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黄鸿业 《传媒观察》2012,(10):22-24
微博在当今自媒体时代早已成为个人话语表达的重要平台,很多在传统媒体工作的记者都创建了自己的微博,此时他们身上具有两重身份:既是媒体机构的记者,需要在传统媒体上记录事实和发表见解,从事新闻生产;同时作为社会人,在微博上能起到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而他们在这两种身份下表现出的话语表达的内容和权限是不尽相同的。厘清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在话语表达中保持媒体的公信力成为传统媒体记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纸媒应审慎看待微博传递的新闻信息、警惕微博带来的新闻伤害,作为利用微博的一个重要方面,纸媒官方微博的运营具有和纸媒同等的公信力,因而在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新闻的基本原则上,必须用要求纸媒的同一标准来要求纸媒的官方微博。  相似文献   

14.
王雪桦 《中国出版》2013,(15):51-53
自媒体传播,尤其是微博等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平台,在传播渠道层面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垄断",从而使得自媒体全民传播的特点更加全面地展现出来。就自媒体的传播主体而言,在信息传播中集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于一身,因此通过微博等自媒体传播,用户不但可以满足强烈的信息需求欲望,同时还可以实现社会角色的主动性转换,从而满足话语表达等权利需求。因此,我国微博等自媒体用户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6,(20):49-56
研究主要通过"大阅兵"在微博平台的传播,具体分析被传统媒介预构的"媒介事件"话语共识,在自媒体平台到底存在话语解构危机还是共识重建效能?研究发现:自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更倾向于构成一个不同言论相互影响的"诠释社区",但这并不影响专业媒介在"媒介事件"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同时,这种网络围观和集体协商过程也伴随着冲突与"脱轨"的话语显现,但其中的一些"抹黑"或"破坏"性信息,只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下的边缘性存在;同时,微博评论的立场与原微博立场有较大联系,负面立场的信息传播效果更好,这警示各大传播主体应积极利用微博平台理性表达自身观点。  相似文献   

16.
苏婷 《大观周刊》2012,(49):38-38
大众传播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人类传播信息和表达意见的平台。而微博作为顺应网络移动化发展大势而兴起的新媒体,它在带来信息传播方式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与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微博中公众意见表达的特征及形态,讨论了公共话语空间在微博的建构,及其治理与规范。  相似文献   

17.
陈雪薇 《今传媒》2016,(1):45-46
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使受众涌入了社会信息传播的"微时代",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它们在更新生产机制的同时,也更新着各自所承载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中传递的话语体系更影响着我们日常的交往、生活.微信公众平台是"微时代"中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中重要的分支,一方面,不同类别的公众号都有各自独特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也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话语形式.本文试图从多模式话语的角度来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运作模式和信息传播方式,探索微信公众平台的类别及其话语模态,阐明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话语体系来吸引受众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Web2.0和3G技术的发展,微博这一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为军事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径。与传统媒介相比,微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所传递的信息时效性和动态感更强,独特的信息交流机制更使其成为军事信息的交流平台,且在对外军事信息传播方面大有可为。同时,微博在军事信息传递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人们加以重视与解决。  相似文献   

19.
杨乐 《新闻实践》2012,(10):24-25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载体,微博为个人畅所欲言、交友群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人的表达欲望得以最充分的满足。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微博及时关注并映射社会动态,便利而高效地实现信息传递和分享,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微博助政,对于形成公平有序的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飞 《青年记者》2014,(1):47-48
微博话语权,是指微博作者借助微博平台,通过文字、图像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和将信息向外传播并取得一定程度的影响力。所以,微博话语权可以相应地分为表达权和影响力。微博的表达权,强调的是一种微博作者话语的资格以及实现话语的可能性。微博的影响力,强调的是微博信息的有效传播以及微博信息影响他人的能力。在微博语境下,微博的话语权出现了表达权草根化、影响力精英化二元分割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