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市场竞争中的网络外部性效应: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帅旭  陈宏民 《软科学》2003,17(6):65-69
本文研究了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结构以及竞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中由于存在多重均衡以及正反馈效应,因此往往表现出赢家通吃的市场格局,并且对用户基数以及互补性产品的管理将是决定市场竞争的关键。最后,本文通过VCR产业中VHS与Beta的竞争案例来研究网络外部性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易余胤 《预测》2008,27(2):62-67
考虑了两家企业1和2,其中仅企业1雇用企业管理者管理企业,企业2的所有者就是企业管理者。运用博弈论研究网络外部效应下企业管理者的激励问题。研究表明,当网络外部性满足一定的条件时,随着产品间相关性的变化,激励参数的改变对企业1和企业2的产量和价格决策将造成不同的影响。网络外部效应、产品间的相关性以及单位成本的改变将影响最优激励参数。其中,网络外部效应越大,则最优激励参数越小。网络外部性总是提高均衡产量和利润,而均衡价格可能提高、减少或保持不变。网络外部性还将进一步加大由于企业管理者决策目标不相同所带来的企业之间的均衡产量、价格和利润差距。  相似文献   

3.
分析当技术存在互补关系且创新者在纵向结构上不对称时,网络外部性对专利联盟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内部创新者与公共管理者的角度,开放式专利联盟是最优许可策略,但是并不是外部创新者的最优策略.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大时,外部创新者倾向于选择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小时,外部创新者倾向于选择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该研究为网络外部性环境下互补性技术许可策略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使用演化博弈研究方法解释技术标准演化的动态过程,预测市场均衡将会到达什么状态以及如何到达。研究结论如下:(1)技术标准的兼容性越强,产品让渡价值在竞争中的作用就越大;兼容性越弱,网络效用在竞争中的作用就越大。(2)引起市场演化的总效应可以分为增长效应与竞争效应,在市场增长阶段,增长效应起主导作用;在市场饱和阶段,竞争效应起主导作用。(3)当两种技术的让渡价值相差很大且兼容性很强时,具有较大让渡价值的技术总是抢夺竞争对手的用户,不论市场的初始状态如何,具有较大让渡价值的技术都将会占领市场。(4)当两种技术的让渡价值相差不大而兼容性较弱时,初始状态占优的技术会抢夺竞争对手的用户,初始状态的优劣由让渡价值与兼容性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5.
移动服务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差异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由于移动服务产品具有极强的网络外部性,将服务产品的质量和网络外部性强度系数引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分析了在不完全市场覆盖下,不同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和产品质量对双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影响.此外,产品质量和网络外部性系数对社会福利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军  吴贵生 《科学学研究》2005,23(5):635-640
技术规则经营是21世纪企业成长战略的最新发展动态,其核心内容是技术创新、标准拟制和市场“锁定”。企业技术规则经营的典型策略通常包括“赢家通吃市场”、合作与兼并、发起标准战。针对美国著名企业或企业集群(联盟)的具体策略,提出了构建中国企业技术规则经营战略的系统建议。  相似文献   

7.
考虑节能指数、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共性技术供给、政府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建立了政府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燃油汽车企业之间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补贴下限与准入标准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收益和政府收益作用方向相反,对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均衡价格和销量均无明显影响,政府补贴下限、准入标准及两者共同调整的结果使得汽车市场达到由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共存的均衡状态;随着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的增加,汽车市场呈现燃油汽车"消"而新能源汽车"长"的均衡状态,随着共性技术空缺度增加,出现燃油汽车"长"而新能源汽车"消"的均衡状态,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及共性技术研发和建设是补贴退坡背景下更具根本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刁新军  杨德礼  任雅威 《预测》2009,28(6):37-42
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品纵向差异化模型中,研究双寡头垄断企业在市场未完全覆盖或完全覆盖情况下的Bertrand价格竞争策略。研究表明:在市场完全覆盖情况下,两产品的市场价格、份额和利润都大于市场未完全覆盖下的市场价格、份额和利润;两产品的质量水平差异程度小于市场未完全覆盖情况下的质量水平差异程度。无论哪种市场覆盖情况,高质量产品都获得市场优势;当具有网络外部性时,高质量产品的均衡市场价格,份额和利润都大于不考虑网络外部性时的市场价格、份额和利润,且随网络外部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低质量产品却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9.
蒋丽丽  梅姝娥  仲伟俊 《软科学》2012,26(12):137-140
通过构建消费者之间具有正的组内外部性的双边市场模型,研究了组内外部性和移动增值服务的价格对垄断运营商的定价方式及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组内外部性较强时,运营商更倾向于向增值服务提供商收取较高的接入费,而向消费者收取较低的入网费,运营商总收益越高;当增值服务的价格较高且组间外部性强度较低时,增值服务提供商的接入费越低,消费者的入网费则越高,运营商的总收益也较低。  相似文献   

10.
鉴于当前在探讨制造业集群供应链上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低碳创新的行为演化时,将政府环境规制、链内企业合作契约及消费者绿色偏好3类因素同时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的研究还较为欠缺,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制造业集群的绿色化转型,聚焦于集群供应链内供应商企业与制造商企业组成的二级结构,将政府行为、链内契约以及消费者反馈作为企业低碳创新策略选择影响因素,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的长期最优均衡策略,并通过案例数值仿真分析讨论关键参数对博弈系统演化路径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供应商企业与制造商企业分别进行低碳创新后,消费者支付意愿增值、博弈企业双方共同低碳创新与单方企业低碳创新产生的收益增幅之差、碳税抵扣额、对方违约罚金这四者之和大于企业低碳创新研发净支出时,博弈双方的长期均衡策略均为{低碳创新};当企业低碳创新研发净支出越低、违约处罚越高、消费者绿色偏好越强时,企业越倾向于选择{低碳创新}均衡策略;碳税税率变化对企业的均衡策略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制定科学的环境规制政策、构建合理的链内合作契约、着力培养消费者绿色偏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吉宏伟  陈忠  孙武军 《预测》2007,26(5):75-80
网络外部性和兼容性是网络经济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深刻影响了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各种竞争行为。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业中,企业产品的兼容性竞争战略关乎企业竞争的成败。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面对潜在竞争企业的市场进入威胁时,在位企业之间的兼容性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位企业之间的兼容性偏好以及进入企业对进入兼容性市场还是进入非兼容性市场都取决于网络外部性强度的大小和潜在进入企业的市场进入成本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黄嘉文 《科研管理》2019,40(9):57-64
日益兴起的社会网络负功能研究,修正了以往过度重视积极效应的认识误区,逐渐成为社会网络研究的核心话题。本文基于企业层面,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总结梳理后发现,企业社会网络的负功能可作用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别表现为限制组织成员的创造力、导致企业面临"负债"困境、促使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的形成。在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现有的分析框架可归纳为网络结构主义和组织环境两种理论视角,网络排他性、过度嵌入、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技术动荡、企业生命周期与战略目标均对社会网络负功能的发生产生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研究视角、内容、方法和理论建构四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元胞自动机在经验型连带外部效应市场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荣  顾斌  李绍铭  余亮 《科研管理》2001,22(6):128-134
对于诸如操作系统或计算机软件之类产品而言,需求很明显地具有连带外部效应并受到客户学习经验的影响。本介绍了关于这类产品之间市场竞争的模拟研究。事实上,对于这类产品而言,客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需要考虑自己已经使用过栽产品多长时间(客户通过使用产品而积累经验)以及周围有多少人使用该产品(连带外部效应),通过给每个元胞添加记忆单元,本给出关于此类产品竞争的智能体元胞自动机以及相关的模拟结果。对于大多数初始条件而言,通常只有一种产品可以生存下来并且占据整个市场;不过不经验因素比较重要的时候,两种产品都可以生存下来。而且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就可以影响最终的取胜。  相似文献   

14.
李美娟 《预测》2012,31(3):76-80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n期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接入定价与电信竞争问题.当存在n期竞争时,如果接入价格大于接入成本,将会导致电信运营商网络规模的大小与其在零售市场产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同时,若某一运营商在竞争初期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多的用户基数,且在第一期新用户加入该运营商网络的比例大于其初始市场份额,则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通过n期竞争后将产生马太效应.研究结果得出:当存在n期电信竞争时,规制者应以低于接入成本的方法进行接入定价,这样不仅有利于电信竞争效率的提高,而且还可以改善消费者福利;若电信运营商的通话流量平衡,为在实践中更便于操作,可采取免接入费制度进行接入定价.  相似文献   

15.
余谦  刘嘉玲 《科学学研究》2018,36(5):946-954
本文将技术邻近性引入创新超网络的演化动态研究,基于专利技术结构给出了企业间技术邻近性的度量方法,分析了创新超网络的技术邻近择优连接机制与超度择优连接机制,并结合超边增长机制构建了技术邻近动态下的创新超网络演化模型。进一步,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对创新超网络的数值仿真和实证分析进行了比较研究。不同演化机制下的创新超网络演化动态仿真和新能源汽车创新超网络的实证数据比较结果表明:技术邻近择优连接和超度择优连接的共同作用导致企业创新超网络最终演化为具有无标度性和高集聚性特征的网络;技术邻近择优连接机制的作用越大,创新超网络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越均衡;超度择优连接机制的作用越大,创新超网络的无标度性和小世界性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产量为边权的企业-产品二分网络如实地刻画一个产业内企业与产品市场之间的关系,其中的网络社团揭示了哪些企业主要在哪些产品市场上展开竞争,是分析多产品产业市场结构一个很好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对2000~2006年中国汽车产业展开分析,揭示了其市场结构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张颖  顾远东  高杰 《科研管理》2020,41(4):140-150
众多研究将服务化视为制造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然而,伴随着对商业模式过度创新的质疑和对硬科技的持续关注,服务化究竟能否促进产品创新并最终塑造长期竞争优势亟待研究。因此,本研究分析了服务化对制造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及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基于中国239家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研究表明:1)服务化与产品创新度之间呈U型关系;2)技术动态性和市场不确定性负向调节服务化与产品创新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制造企业全面认识服务化作用,明确服务化对产品创新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有效推进服务化实践。  相似文献   

18.
雷平 《软科学》2009,23(10):12-16
利用2002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通过研究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区域集聚效应,探讨了我国省际水平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区域根植性。结果发现,在省际水平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与雅各布斯外部性,直觉上应当在高技术产业中表现较为显著的马歇尔外部性与相关产业集聚效应并不显著,表明从省际水平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还没有形成集群的协作优势,进一步的产业结构研究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受国际产业布局影响大,产业价值链缺乏区域根植性是导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当前集聚效应特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新春  马骏  何轩 《科研管理》2006,40(12):51-61
本文以2002-2012年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混合截面数据模型,探讨了在制度演进过程中,创业者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的价值及其变化趋势问题。研究发现,随着制度的演进,人力资本对创业绩效的贡献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而社会网络的贡献率则表现出逐期递减的变化趋势;高人力资本和强社会网络投入显著地提升了创业绩效,并表现出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进一步,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贡献在处于竞争程度较高行业中的小规模企业中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在制度演进过程中,创业企业成长中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的价值及其变化的意义,这对于拓展转型经济的创业理论和理解我国特定制度背景下的创业行为特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